苏峰:集宁车辆段上的“外科医生”

2020-02-09 03:02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二连车辆段外科医生

王海珍

苏峰的微信运动步数不出所料又在朋友圈排名第一。“户外工作,每天走三十公里左右吧。”苏峰轻描淡写地说。相对而言,夏天轻松些,冬天因为御寒需要,要穿羊皮袄、羊皮裤,再加上毛毡靴,一身行头小三十斤,一穿就一天。“时间长了,也习惯了。”苏峰又笑笑。

苏峰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宁车辆段二连运用车间、集宁车辆段青年人才培养基地货车检车员。二连运用车间位于二连浩特市,这座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的边境小城,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两市相距仅4.5公里;南面距离北京690公里,是距首都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这里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14公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7623公里,边境线长72.3公里,是连接蒙古、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咽喉”。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重要的货运地位。

因中、俄、蒙三国铁路轨距不同,所有进出口货物在此倒装作业,旅客列车要换轮才能出入境。倒装过程中,机械作业容易与车体发生碰撞,造成车体墙壁、车端及车体破损。承担三国联运客、货车辆技术检查任务的集宁车辆段二连运用车间的职工,每班除要完成技检作业外,还要对破损车进行修检,如果严重还要扣车,工作量巨大。对修检员而言,业务要求也高。

沉下心,扎根二连浩特

2013年11月,集宁车辆段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在二连运用车间挂牌成立。按照基地设计初衷,集宁车辆段新入职青年统一要到条件最艰苦的二连运用车间工作、锻炼。从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苏锋,是培养基地成立后来的第一批年轻人。

这位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90后小伙子,虽然在草原长大,但刚到二连浩特时,还是被二连浩特恶劣的气候环境震了一下:夏季40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很常见,冬季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更是比比皆是,疯狂肆掠的沙尘暴,不定时入侵,瞬间卷起的石子、小沙粒漫天飞舞,路上行人只能掩鼻奔走……不管天气怎样恶劣,苏峰和他的同伴们都必须坚守岗位,在露天中认真检查往来停靠的车辆,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

而且,货运车辆检修还有一个難点:没有客运火车沿用的列车时刻表。货车什么时候抵达、什么时候离开,也没有准确的时间点,一切都要听调度安排,每天出工时间不确定,随时进场检修的弦一直紧绷着,不能有丝毫大意。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最初苏峰也会觉得紧张,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适应,练就了听到调度就随时抓起工具箱的敏捷,猛冲入刚刚停止“咆哮”的货运火车旁边,开始检修。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客、货列车安全运输,列检作业是一个重要环节,容不得出现半点疏忽和纰漏。”这是苏峰刚来时每天都会听到好多遍的嘱咐,是每一个老师傅都会挂在嘴边时常告诫新手的话,看似平常但语重心长。

也有老师傅会给初来乍到的检车员“掏心窝子”:“这里环境恶劣,你也感受到了,想离开吗?想离开就好好学技术,业务能力过关,才有可能改变命运。”这样知心的建议,苏峰也听到过很多。往自然环境好一些的地方调动,是很多工友自然的选择。一开始,苏峰也想过离开,但他又一想,如果学好了技术就想走,那谁还守在这里?

在二连浩特风沙和烈阳下来回穿梭检查一个又一个过往车辆时,苏峰听到自己心里一个声音冒出来:“我不仅要做一名业务骨干,还要在这里扎根。”踏踏实实在这里干,不走了。他对自己说。如今,七年过去,当年一起来的15个大学毕业生,只有6人留下,苏峰便是其中之一。

苏锋原本有机会调离。一般来说,青年职工在二连车间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工作、锻炼两三年后,都有机会再次分配,到工作环境更好的车间,苏锋也一样。但他不仅放弃自己调动,而且动员老家的女朋友也来到二连浩特,在这里结婚生子,把家安在这片艰苦的荒漠上。

“也没有想那么多,只觉得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精一行。”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语速平缓,话语朴实。

扎根不易,自然气候恶劣、工作时长期在户外奔波,“只要出工,就基本上要连续作业五六个小时吧。”夏天汗水打湿衣服,冬天眉毛头发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冰霜,“可是干什么工作不辛苦呢?任何一个工作,想要做好,都要付出,我也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朴素的理念,支撑着苏峰。

奉行自己内心的行业“金线”

参加工作7年以来,苏峰优质技检货物列车20万列100万辆,发现处置重点故障60余件。“说从没有出一点纰漏,也有点夸张,但没有出过大差错,我们这里位置特殊,进出货运关系着国门,这点意识觉悟还是有的”。苏峰笑笑,“如果真出了大差错,往大了说,是给国门丢脸;往小了说,自己心里也过不去啊,自个儿不能对不起自个儿。”

苏峰以热爱学习,在整个车间闻名。除了听从调度随时拿着工具箱出工之外,他一有时间就趴在练功车下认真琢磨,细心钻研配件名称缘由、结构特点、作用原理;在日常工作中,苏峰也给自己制定了工作流程,蹲、看、躺一系列作业标准严格执行,即便是方圆十里整个工作区只有他一个人。标准化动作,能够确保标准化完成,每一个配件检查、确认都必须到位,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要始终如一。他内心深处有自己要守住的“金线”——经得住严苛检验,不出丝毫问题。除了给自己定标准,认真琢磨工作细节,及时复盘,他还特别注意向老师傅请教。老师傅们也很喜欢这个认真爱学习的小伙子,倾囊相授。苏峰的技术在日复一日的认真实践和师傅们的指点下迅速精进。

随着业务能力提高,他内心的“金线”标准也在往上提升。他想把业务能力再往深探一些,知其然,也想知其所以然。有些问题,熟能生巧,解决起来很容易,但这个系统运作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他也有兴趣。有一次,他在观察车辆风管路走向时,有点搞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查阅资料也没找到相关说明。带着发现问题的兴奋,苏峰冲进师傅宿舍,发现师傅正在熟睡,这才想起是午休时间。趴在车底下钻研的苏峰已经完全忘了时间概念。

他不忍心打扰熟睡的师傅,自己又跑到练功场趴在车底下仔细观察,等问题弄明白,从车底下钻出来后,才发现,暮色已经降临。但那种解出一道难题之后的舒畅的“心流”感,让他非常兴奋。回到房间后,他才惊觉裤子在车底下蹭来蹭去,破了好几个洞。

如同医生一样,处理疑难杂症固然是名医标准,但微小问题的日常注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防患于未然、治未病,这些医生理论同样适用于苏峰和他的同事们。攻克高尖端难题的同时,也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火眼金睛,能提前看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把它消灭在胚芽中。所以日常工作之余,要背的基本规章他会认真背,定期检查的零部件会一丝不苟的完成,在一线工作期间,遇到有问题的车辆,就会展现出外科医生的风格:“快、稳、准”,他们是诊断并治疗货运车辆的“医生”。

二连准轨作业场钩舌推铁故障易发,车钩钩舌推铁变形容易卡死,很难从钩腔内部取出……这类顽疾,经常影响一线作业时间。针对这种情况,苏峰根据多年钻研的理论,再加上丰富的实战经验,经过多次实验,最终研发制作推铁拖具,把拖具顶在钩腔内上托,轻松方便就可以取出钩舌推铁,破解了多年来困扰现场作业的难题。

苏峰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荣誉和奖项接踵而至——2016年呼和浩特铁路局春季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苏峰获得车辆系统货车检车员组全能赛冠军;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春季职工职业技能比赛车辆系统货车检车员组全能赛中,苏峰再次夺冠。凭着工作的出色表现,2017年苏峰被破格晋升为工人技师、2020年又晋升为高级工人技师,并先后荣获全国铁道团委“尼红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等项荣誉称号。

当周围的人提及这些荣誉,苏峰会摆摆手,仿佛在说,那没啥。“实际上,也的确不算什么”,苏峰说,“我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我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自己也很开心。每一天没有浪费,这份充实感挺重要。”

苏峰说,站在领奖台上的他心情挺平静,倒是有一次在集团公司团委组织的新入路青工成长成才分享会上,当时内心很激动。“台下有很多同行,我和大家进行成长故事分享时就在想,多年努力没有白费。那一刻,心里挺自豪的。”

如果说有什么会让他沮丧,那就是不能回家过年。从上班伊始到现在,只有第一年,苏峰回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家里和家人吃了一顿年夜饭,又匆匆赶回来。之后六年间,他每一年春节都在车间里度过,二连运用车间很多国际货运车辆来来往往,春节货运也不停歇,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工作也要随着货运车的节奏不能停摆。“除夕夜最难熬,有时在一线修检,有时会在宿舍待命,那时候就特别想家,想和家人一起吃一顿饺子,但又知道,我们这里工作特殊,这也只能是奢望了。”尤其当了爸爸后,每年的除夕夜只能借著和媳妇视频的机会看一眼粉嘟嘟的、可爱的儿子,又开心又心酸。

青年职工的“职业导师”

近两年,苏峰除了完成自己工作外,又为自己揽了活儿——为车间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培训青年职工。

集宁车辆段二连车间青年人才培养基地自挂牌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培养优秀青年职工的重任。基地一方面全方位打造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升新职工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基地由党委负责,团委具体开展工作,党建带团建,形成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良好局面。

由于业务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苏峰成为青年职工的“职业导师”。工作之余,他会把新来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理论课,带他们到练功车底下实战。不仅培养他们过硬的业务本领,也要求他们有担当精神和理想信念。

苏锋与他们一起学习业务,也一起在一线克服任务重、天气恶劣等各种困难,在车辆走行部、车钩连挂和制动连接等处钻进爬出,落实安全规章,执行作业标准,确保隐患不漏检、故障不漏修。有了这个年轻的“前辈”现身说法和带头领路,新职工们无形中增强了内在担当与责任感,在各自岗位健康、快速成长。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而且颜值高、性格开朗的苏锋,则被大家誉为二连基地“形象代言人”。

7年来,培养基地生活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集宁车辆段团委书记赵永强说,段团委想了很多办法,丰富青年职工业余生活,“比如在工作园区开垦青工小菜园,分给各个班组。每到春耕,青年职工业余时间到自己班组的小菜园里翻土、播种、施肥;入夏,看幼苗破土发芽、长大;秋天,大家吃着自己种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感受四季轮回,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班组凝聚力,对车间产生归属感”。

为了活跃车间气氛,车间领导把车间原有空地建成篮球场,让劳碌紧张的青年职工在工作之余享受奔跑、流汗带来的愉悦。有人利用车辆的废旧木板、废旧长大风带,为花池制作了绿植滴灌环形带和休息凳。还有人利用休息时间把电线杆粉刷成蓝天白云的形状,用自己的创造力让“家园”变得更美丽。

“有时凌晨车辆进站,我们也得出去工作,冬天天冷,忙得身体里出汗,湿透皮袄,在皮袄外面冻成冰溜子,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状态,新来的青年职工们也要适应”,苏峰说,“这并不是什么牺牲,也不是什么奉献,而是工作的一部分。这里虽然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但大家相处融洽,氛围很好,很开心,而且有一份责任在肩上。这份工作不轻松,但我们要能坚持下去并做好,也期待更年轻的人继续坚持,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二连车辆段外科医生
脚下的风景
埃及Badr车辆段排水方案分析
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过程控制研究
地铁车辆段场安全行车组织与施工管理控制分析
一只羊腿
荷兰外科医生完成由机器人辅助的超微外科手术
西安地铁二号线渭河车辆段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