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韵汉风落遗珠

2020-02-08 08:43林冬阳陈明怡彭毅
档案与建设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昆曲江苏文化遗产

林冬阳 陈明怡 彭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了一方文化。在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影响之下,江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曲艺、民间美术、手工技艺、民俗民风……无论是日常生活积累形成的艺术形态,还是奇思妙想凝结汇聚的传统工艺,或细腻柔美、玲珑雅致,或刚劲激昂、粗犷浑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河湖泊、名城古镇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江苏名片。

江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皆备,在省内各地均有分布。就目前公布的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江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州、南京、无锡、扬州、常州、镇江、南通、徐州等地。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江苏有133个项目入选,其种类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七大类。这些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方生活与文化的展示与结晶,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民族记忆。

翻开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串串映入眼帘的项目名字立刻唤起人们的记忆或是勾勒出一幅幅画面。梁祝、白蛇,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评弹、吴歌,吴侬软语,丝竹声声;剪纸、云锦,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庙会、灯会,流光溢彩,如梦如幻。苏南苏北的独特风情也在这些画面中呈现:苏南的清嘉雅韵,酝酿出婉转优美的戏曲唱腔和细腻雅致的织锦绣缎;苏北地区欢快高亢的柳琴戏落子舞和夸张古朴的剪纸年画,则映射出刚劲有力的楚汉雄风;以江淮名邑扬州为代表的苏中地区,则是兼宗南北,柔中带刚,造就了雅俗共赏的曲艺和平实不失精致的琢玉髹漆……

在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代表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传统手工艺技能“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和传统表演艺术昆曲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而这两个项目,也展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厚、更丰富的内涵与价值——承载文化传承,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文化逐渐融合发展、相互影响,实现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升华。

起源于唐朝的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正是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承载着文化传承意义的代表。公元7世纪,用于印刷佛教经像的雕版印刷术起源于民间,逐渐成为中国文化承载传播之主流。到了19世纪,现代铅活字印刷术进入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随之急剧衰退、濒临灭绝。于是,1866年,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传承金陵刻经印刷技艺。140多年来,历经战火洗礼的金陵刻经处不但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老的雕版刻经技艺,更保存了12.5万余块珍贵的经版,包括大批金陵刻经处刻印的,或是从全国各地刻经处汇集来的有价值的佛经版。

如今,金陵刻经处仍在南京闹市区的高楼大厦之下,保留着古风古韵,静静见证着这项技艺的坚守与传承,刻经处内的工作人员也仍然煞费苦心地为了佛经典籍的储存与研究而奔忙。经版库房内,一个个高大的木架,一排排饱经风霜的棠梨木经版,从以经文与注疏会合形式精制珍存的《大藏经》《龙藏》,到从日本和朝鲜等国寻回的《中论疏》《百论疏》《唯识述记》《因明论疏》《华严三昧章》等约300种国内早已散佚的隋唐佛教著述,再到鲁迅先生为母亲祝寿专程刻印的《百喻经》……在这些从内容到版式都包罗万象的佛经版中,晚清至建国前苏南地区乃至全国佛典刻经的流布与刻印内容特色等情况都可见一斑。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南京金陵刻经处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四川德格印经院联合申报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有着“百戏之祖”美誉的昆曲。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的元朝末期,原型是昆山人顾坚初创的“昆山腔”。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加工提炼编写了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形成了新的声腔。至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构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象,更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这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昆曲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优长之处,同时借鉴江南民歌小调音乐,整合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调,演唱时注意使歌词的音调与曲调相配合,同时延长字的音节,形成舒缓的节奏,呈现出行腔优美、缠绵婉转、柔漫悠远的特点,给人以特殊的音乐美感。尽管这种柔美的特质有着显著的江南烙印,但是由于昆曲在改革的过程中吸收了北方曲调和相应的北方伴奏乐器,其传播与融合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一时间有“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美谈。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并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并为京剧、越剧、川剧、湘剧、婺剧、赣剧等声腔剧种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借鉴内容。

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江苏先民的杰出创造,还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审美等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距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其生存空间日渐狭窄,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解,以及过度开发与建设性破坏,对其存在形态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的技艺或曲艺因为生产效率和传袭方式的限制已面临衰落甚至失传的危机。

为了保护江苏先民千百年来创造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7月,江苏省文化厅启动实施了江苏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用三年多的时间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普查,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6万余条,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3万项,走访调查对象近9万名,收集保存档案3万余件,录制影像资料2900盘,从信息源头探寻非遗踪迹,再收集档案保存非遗印记。这一轮全省普查,全面摸清了江苏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传承现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保护、科学保护、长期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11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逐步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申报”“评审”“保护”层面向“传承发展”方向转变的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出现在博览会、展演会、文化沙龙、中小学校甚至是综艺节目中,吸引了不少关注,更招募了一批“非遗传承人”。南京市提出了“活态化传承”的思路,由非遗主管部门南京文广新局及南京非遗研究所牵头,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及存世需求,分析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特质与传承需要,推行差异化的扶持政策,解决保护“泛化”痛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炼打造成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丰富文化内涵的活态化品牌,让被保护的非遗项目顺利融入百姓生活、融入国内经济大潮,并通过3—5年的市场化运作与扶持,走出困境,再放光彩,步入可自行造血、输血的良性循环。苏州市艺术学校于2005年增挂苏州市昆曲学校牌子,开设昆曲表演专业,因材施教,在坚守昆曲文化传统、传承经典曲目方面不断努力探索。昆山市档案馆联合相关部门,聘请专家编著出版了普及昆曲文化、推动昆曲艺术传承与保护的《大美昆曲的前世今生》。《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等珍贵资料出版,“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在剑桥大学开通运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渐渐突破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传统形式,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正展现出“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

2008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独家承担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试点工作。省语委在全省设70个调查点,用5年时间,在全社会遴选425名发音合作人,采录了时长超过320小时、数据容量超过830GB的方言和地方普通话有声数据,同时邀请10多名国家一级演员、150多名群众录制了时长近7小时的地方戏曲、童谣吆喝、民歌等方言文化有声视频资料,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当下江苏语言及语言文化实态。2013年9月,开通“江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网”,向社会展示部分方言和方言文化音像资料。2013年底基本完成调查和建库工作,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采集的资料包括文本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全部入库保存。2014年6月,整理出版音像资料《方言江苏·乡音悠扬》。全片由《方言说江苏》《方言诵经典》《江苏戏曲》《童谣·吆喝》和《吴歌》等5张光盘组成,每张盘里有几十首各市的方言口头文化资料,总时长约250分钟,配方言和英文双字幕,作为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召开的世界语言大会赠品,向世界传播江苏声音。2015年12月,出版纸本资料《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全书共19册,900万字。前13册按13个省辖市划分,每市成卷各一册。每卷按该市所设调查点分章,每点一章,章内包括所调查的该地语言结构资料;后6册以方言内容为编排顺序,依次是《语音系统卷》、《字音卷》(分老年青年两册)、《词汇卷》(分上下两册)、《句子卷》,每卷都将全省70个点的相关资料列在一起,并按方言分区排列,便于读者比较和了解各地方言特点。该汇编成果的出版,为后世留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完整记录江苏省语言实态的纸本资料,为科学保护方言、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平台。为进一步安全保存和充分利用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成果,江苏省语委、省教育厅决定把相关资料送交省档案局永久保存。

2006年,江苏省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市档案局有计划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收集进馆,全面开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将征集对象重点放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上。省档案馆将南京地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云锦、金箔锻制技艺、秦淮灯会等四个项目的档案资料征集进馆。以金陵刻经处为例,作为江苏省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其金陵刻经技艺全套申报档案,包括申报文本图片、刻经工艺资料、工艺流程照片、杨仁山先生家族照片、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专题录像片和各类经版实物,以及珍贵的清代唯一官刻汉文大藏经《乾隆版大藏经》等近万件档案资料均由江苏省档案馆接收并永久保存。十余年时间,江苏省档案馆完成了金陵刻经技艺、南京云锦、昆曲、南京白局、锡剧、扬州清剧、秦淮花灯、金坛刻纸、苏州评弹、紫砂、江苏老字号、江苏方言语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档案资料征集工作。

目前,全省共普查记录非遗资源项目28922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项,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46项、省级611项、市级1640项、县(区)级4591项。根据分级保护原则,列入各级名录的项目都分别落实了保护主体、保护计划和保护措施。共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研究基地6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个,各类非遗展示馆(厅)和传习所583个。共命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5446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78名、省级354名、市级2597名,县(区)級2317名。经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已经构建起基础厚实、梯次合理、规模适度、传承有序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守护人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201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以充满仪式感的传统礼仪举行授徒仪式。仪式流程分为入席行礼、递拜师帖、师徒赠礼、拜师、敬茶、聆讯等几个步骤。这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意义,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精神风韵。例如,长者、学子、师者入席时,分别向孔子像行正规揖礼,表达对至圣的敬重,也传达尊师重道的思想;师徒赠礼之间,弟子需要向儒门先圣行大礼,需要“三叩首:一叩首‘华夏文明,德牟天地;二叩首‘先圣师道,功过古今;三叩首‘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师徒赠礼时,师徒双方更要互赠六礼,每一礼都蕴含着浓浓的情意与深刻的寓意。弟子敬上以干瘦肉条(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桂圆(启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宏图大展)等组合成的六礼束脩(修)礼;师傅以金钱、五彩丝线、孔雀羽、意匠稿(织云锦的材料)、葱(寓意聪明)、芹菜(寓意勤劳)组成的六礼回赠。简单却精致的礼物背后,不仅是师徒双方对彼此的美好祝福,更展现出世世代代匠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在社会各界全方位的不懈努力之下,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以越来越现代化的方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南京白局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走向全国;金箔与剪纸两项国家级非遗结合形成崭新的“黄金剪纸”亮相南京文化艺术节……从传承保护到融合创新,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研究所、博物馆走向大众,从资料与档案回归生活,更好地被利用、更好地闪耀光芒,才能发挥它们真正的价值。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自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其中既有历史的源流、文化的传承,又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文化遗产,是先贤对后辈娓娓诉说的往事,是历史记忆的灯塔,让我们背负昔日的荣光,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呵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光耀千年。

猜你喜欢
昆曲江苏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领略昆曲之美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Task 3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