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2-07 12:09郝志红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抑郁精神分裂症焦虑

郝志红

【摘 要】目的:研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n=50)接受常规护理指导,B组(n=50)在上述条件下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对比A、B组的临床干预成效。结果:护理前,两组的SDS、SAS量表评分与SQLS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B组的SDS、SAS量表评分与SQLS评分较A组减分均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心理护理,能够更明显缓解其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系统心理护理;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205-01

精神分裂症是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维、意识以及精神活动等层面上,对于社会与患者家庭均是一种极大的负担。有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6%的人口有终身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且该占比仍在不断攀升[1]。重视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处理,尤为重要。本文对收治的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心理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具体示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此次选择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证实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的判断依据吻合[2]。按照1:1比例随机归为两组,A组50例中,男/女27/23例,年龄在33~76岁范围,平均(52.4±5.3)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4.2±0.8)年;B组50例中,男/女26/24例,年龄在35~74岁范围,平均(53.1±4.9)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4.5±1.1)年。将A、B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A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包括引导患者检查、叮嘱其按医嘱服药等。B组在上述条件下接受系统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普遍存在以及个体存在的问题,分别给予集体心理护理以及个体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个体化疏导:积极与患者交流,结合其情绪状况、心理特点等资料,采取适当的语言方式引导患者客观对待自身病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每周2次,每次20~40min。②集体式疏导:定期举行集体活动,让恢复良好的患者为其他患者树立榜样,并通过相互交流与鼓励,增强治愈的信心,每周举行1次,每次40~60min。③音乐疗法:安排医护人员调查了解患者的音乐喜好,与患者共同讨论并筛选适合个体需要的音乐,每日午间、临睡前于病房内播放,以舒缓患者情绪,减轻其情绪负担。

1.3 评估项目

参照焦虑情绪自评量表(SAS)、抑郁情绪自評量表(SDS)以及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QLS),评估两组不同护理阶段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三项量表自评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改善越显著[3]。

1.4 数据分析方法

将计数、计量数据输入SSPS20.0程序中处理,具体通过卡方与t完成检验,卡方检验结果输出显示为率(%),t检验结果以(x±s)方式显示,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DS、SAS量表评分与SQLS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B组的SDS、SAS量表评分与SQLS评分较A组减分均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机制尚无定论,现有资料多认为心理易感因素、外部社会环境应激是导致该病发生以及发展的主要原因[4]。其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病,对于患者是一种较重的心理负担,并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现阶段临床普遍认为,除了积极的抗精神病治疗外,做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指导工作也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与指导,能够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措施或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起到调节患者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5]。本研究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以及个体存在的问题,给予定期的个体化疏导、集体式疏导以及音乐治疗,结果显示,B组患者经此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与SQLS评分较A组减分均更显著(P均<0.05),充分说明了系统心理护理在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重要价值,能够积极稳定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心理护理,能够更明显缓解其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孙玲. 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9):241-241.

[2] 何晓艳, 许可, 杨梅.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3):353-355.

[3] 李影. 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4):257-258.

[4] 李秀环. 系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1):123-124.

[5] 何凤叶. 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6):193-194.

猜你喜欢
抑郁精神分裂症焦虑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