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丁国磊
【摘 要】目的:分析针对肛瘘同混合痔并发的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同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将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来我院治疗就诊的96例肛瘘同混合痔并发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病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肛瘘切除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术同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瘘同混合痔并发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术联合剥内扎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肛瘘;肛瘘切除术;外剥内扎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79-01
肛瘘是较为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患者肛管、直肠下段与会阴部位连接,若患者患有肛瘘症状且伴有混合痔,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1]。本文基于针对肛瘘同混合痔并发的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同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来我院治疗就诊的96例肛瘘同混合痔并发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来我院治疗就诊的96例肛瘘同混合痔并发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病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32.78±6.9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26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31.69±7.03)岁。两组患者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值得深入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肛瘘切除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术前的准备工及医用工具,对患者进行相关清洁工作,如灌肠、导泻等。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待麻醉生效后,将医用探针沿患者肛门入内,切开瘘管和内口部分,将其所含有的坏死组织及瘢痕全部清理干净,手术完毕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病情观察[2]。观察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术同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方法,其相关准备及清洁工作与对照组患者一致,在进行手术时对患者的痔核部位进行切口,切口形状为V字形,对患者的痔核部分进行剥离,距离齿状线0.25cm-0.35cm处结束[3]。然后使用相关医用工具将患者的内痔切除并进行结扎缝合。手术完毕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病情观察。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数据予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描述,予以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肛痿和混合痔同为直肠肛管类疾病,其中混合痔虽然发病几率较低,但是极易引发并发症,其中并发肛痿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在患有混合痔并发肛痿后,其自身的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会下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身体的危害性较大且难以自愈,所以患者在出现出血等相关临床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接受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4]。原有的单一性肛痿切除术并不能够体现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而采用肛瘘切除术联合剥内扎术治疗,通过对患者受患部位进行有效缝合结扎,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还能降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减少创口面积,有助于患者加快恢复身体健康[5]。
综上所述,对肛瘘同混合痔并发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术联合剥内扎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安红军.肛瘘切除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7):1011-1012.
[2] 周丽,邹鲜容.分析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19,6(27):29-30.
[3] 蒋志国.肛瘘切除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9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2):85-85.
[4] 王兆奎.手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95.
[5] 郑峰.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6):3804-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