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代凤 尚建英 姜汪静 严茂春
【摘 要】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皮内注射时疼痛的方法。 方法:将21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皮内注射法,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改良式皮内注射能有效减轻注射时疼痛程度。
【关键词】 改良;皮内注射;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89-01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医护服务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患者对于减轻疼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已成为例护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内容[1],我们在临床反复实践中发现将传统皮内注射方法进行改良,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时疼痛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需要做皮内过敏试验的住院患者214例,年龄15-81岁,平均年龄45±3.0岁。均无意识障碍,语言表述清楚。按心理学家威斯顿的人体触觉二点阈值[2]筛选患者手背皮肤感觉阈值为(11.00±2.00)mm。按数字表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7例,观察组中男38例 女69例,平均年龄(43.10±11.20)岁。其中32例需要做头孢菌素类过敏试验,43例需要做美洛西林过敏试验,29例需要做哌拉西林类过敏试验,3例需要做破伤风过敏试验;对照组中男40例,女67例,平均年龄(42.20±10.10)岁。其中31例需要做头孢菌素类过敏试验,39例需要做美洛西林过敏试验,35例需要做哌拉西林类过敏试验,2例需要做破伤风过敏试验。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及感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由科室统一培训合格的同一组操作者进行,操作前不进行心理暗示,不特地介绍注射方式,操作后需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记录。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操作前均需评估局部皮肤、合作程度 、药物及酒精过敏史;操作前的用物准备相同,都是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1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皮试液配制方法相同。操作过程对照组按传统皮内注射法操作:选择部位前臂掌侧面下1/3段内侧,采用75%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操作者用左手将受试者皮肤绷紧,右手1ml注射器并用食指对针栓进行固定,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度角进针,当针尖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换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针栓,右手拇指推入皮试液0.1ml呈皮丘。观察组:选择部位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患者用另一手环形握住前臂,离针刺点上方约2-3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皮内注射时,操作者左手掌托受试者手背及手腕,左手拇指下拉近腕关节中部掌侧皮肤同时用力加压;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针尖顺着皮纹进入,当针尖斜面进入到一半之后,将针尖和皮肤平行,当针尖斜面完全进入到皮内之后注入皮试药液0.1ml呈皮丘;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穿刺点,同时嘱病人将握住之手松开。
1.2.2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定:用0到10这11个点来描述疼痛的强度,0分表示无疼痛;疼痛较强时增加点数,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让患者选择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疼痛的程度。
1.2.3 統计学方法 对数据采用配对资料的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值的比较 详见表1
2.2通过对两组观察值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观察值之间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传统皮内注射疼痛原因分析 通过实验发现传统皮内注射时疼痛明显,因为传统皮内注射部位在前臂掌侧下端1/3内侧,从前臂掌侧皮神经的分布情况来看,这个地方是皮神经前支分布区域,有着丰富的感觉申请末梢,对于药物刺激所导致的疼痛相当的敏感;与皮肤呈5度角进针,相对增大了皮肤针刺接触面积,传入大脑的刺激也就增多;针尖逆皮纹而进,使皮纹产生机械性损伤;综上所述故疼痛明显。
3.2 改良式皮内注射减轻疼痛原理 通过实验发现改良式皮内注射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针尖斜面进入一半后将针尖与皮肤平行待针尖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注入药液,相对减少皮肤接触面积,针尖顺皮纹而进,机械损伤小,故不痛或微痛感觉。
4 小结
疼痛属于主观感受,引起皮内注射疼痛的原因很多。如何通过最好的皮内注射方法,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已经成为了当前护理人员所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次探讨对传统皮内注射进行针刺部位及进针角度改进;增加拇指用力加压针刺部位的上下方,对减轻皮内注射疼痛意义明显,且不增加人力及物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慧敏,陈玉蓉,廖美琳,等.胸腺肽在非小细胞治的应用[J].中国癌症杂志,2005,15(3) : 244.
[2] 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