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产党员道德观的内涵分析

2020-02-07 05:35唐东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涵新时代

唐东辉

摘  要:党的十八大至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内容、手段与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在道德观上渗透着浓厚的使命意识和时代责任感,创造性的指出新时期背景下共产党员道德观应涵盖大德、公德、私德三方面,为我们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新时代;共产党员道德观;内涵

“德”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针对不同群体,它可以表现出不同内涵。党员干部既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又在社会分工中占据特别的地位,其道德程度高低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具有公共性,代表着公信力;其道德牵连着“党德”,折射着“国德”,示范着“民德”。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实践出發,深刻阐释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就是要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这三方面及符合我国当前的新世情,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当前实践在科学维度、价值维度以及实践维度的逻辑统一。

1.党员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忠诚于党

“国无德不威”,明大德首先要做到忠诚于党。大德,是立国之基,是“厚德载物”之德,指政德。明大德,就是要铸就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和民族的良好品格,坚定信仰,保持政治定力。忠诚是指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定,在大事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任何时候,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确保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本单位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更需要忠诚于党,这是政治要求、态度立场,也是明大德之理。

我们说信仰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行动的罗盘。心中有信才有忠诚,忠诚于信仰,“钙质”才能永固。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政治上不迷茫,思想上不偏向,是非上辨得清,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始终保持坚定立场,笃志躬行;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坚如磐石。以明大德之觉悟,尽忠诚之赤心,铸牢“四个意识”,勇担时代重任见于行动,肩负时代使命付诸实践,一片丹心为人民,一颗红心永向党。

2.党员领导干部要“严公德”,用权为民

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道德观念, 与《党章》所规定的根本宗旨一致。作为调整规范党员行为手段的党员的道德, 必然要规范每个共产党员的言行举止。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员道德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 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 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一切以人民幸 福为目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锋队, 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政党, 它绝不牟取私利。党从诞生以来, 就始终坚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党的利益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利益的集中表现。

共产党的权力姓公不姓私。“业无德不兴”,严公德首先要做到用权为民。公德,是党员领导干部立身之本,是领导干部引领社会风气之本。严公德,就是要严守职业道德、遵循社会公德、铸牢公权之德,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要一心为公,用权为民。古人云,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领导干部是人民大众的官,既然是官,就要修公德、铸公德,不断升华公德。为政以德治,重视官德,必先修公德。公德,是廉洁从政的必备素质。用公德指挥公权,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俗话说,“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这朴素的话语折射出领导干部守公德的重要性。当前,领导干部必须要杜绝以权谋私、结党营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一心为私的利己主义思想。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能只图个人私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能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

3.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私德”,强化操守

“人无德不立”,守私德首先要做到强化操守。私德主要指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表现为个体的道德情操、品行操守等,对党员干部而言,私德就是从政之基。

党员干部修私德重在四点:一要培育好的境界。有心系大局之眼界,主动把工作置于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自觉做到局部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有豁达淡泊之胸襟,从古至今,“将军肩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能容毁誉风中过,坐看烟云笔底穿”等名言警句一直警示着世人。只有心胸豁达,方能成就事业、方能收获快乐;只有心胸豁达,方能成就自己之事、成他人之事、成百姓之事。 有平和练达之睿智,心态平和。党员干部只有常怀这种“平常心”,才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不为名而失志,不为利而乱意,不为权而动心。形成积极向上之好风气。风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可以强烈感知,而且有着巨大的能量。好风气能聚人心、出人才、兴事业,给人带来安全感、温馨感和幸福感。党员干部是党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形象好,党的形象就好;党员干部的威信高,党的威信就高。

二是对待亲情要修其党性。人之常情,人人都有;人情之常,谁都顾念,领导干部亦如此。在亲情的问题上,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正确看待和把握亲情,处理好党性与亲情的关系,既要讲亲情,更要讲家国情怀。

三是对待友情要修其原则。领导干部要从党性原则的高度交友,远离功利、势利、唯利的“朋友”。朋友交往要严守道德底线,远离违规、违纪、违法;朋友交往要注重品味品格,远离低俗、媚俗、庸俗。对待友情,要分清是善友、益友,还是恶友、贼友,能够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能够坚持原则,建设清清爽爽的同志情谊。

四是对待子女要修其美德。德继后人,廉风传世;家风清正,芬芳千秋。所以,党员干部要留给子女精神美德。“四知太守”杨震,清白家风世代相传,其子孙在这一家风的影响下建功树业,彪炳后世;抗倭名将戚继光,其父戚景通临终之际给其留下的仅有“忠贞爱国之心”。古代君子如此,在党的历史上,我们许多优秀共产党员、革命家、爱国人士也是如此。朱德同志临终之际,留给儿孙的亦不是钱物,而是“两万元存款要上交党组织,作为我的党费”的忠党、爱党之情;开国将领陈洛平给子孙的也不是钱物,而是“三块弹片”,要求他们继承传统、自力更生、努力工作,如此实例,数不胜数。他们留给子女的不是金钱,而是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官从政为子女留下的不应是有形钱财,而是造福全社会的精神人品,留下的应是一条如江河之水生生不息永不断流的公德血脉,这将是子女之大幸、家庭之大幸,更是人民之大幸、国家之大幸。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19.11

[2]  《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奉献精神研究》,宋鏐洋,2018.6

[3]  《儒家修身思想对新时代共产党员修养之借鉴》,高换梅,2018.5

猜你喜欢
内涵新时代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