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新发展战略,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双循环”,已成为国内学界和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双循环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双循环经济发展中抓住机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要深化“双循环”的内涵认识。“双循环”有人理解为发展战略,有人理解为经济,有人则将其当成市场范围。当人们将其理解为市场时,一般会考虑要素投入和产品销售两方面。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最初是从石油进口角度提出的,后来拓展到了其他资源。“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对发展要素和流动范围的抽象。经济发展要素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资源投入,人的劳动投入,资金、技术和研发等的创新投入。资金投入建设工厂生产产品,产品卖到国内市场,资金回笼,构成一个国内循环;产品卖到国外市场,资金回笼构成国际循环。十多年来,我国产品出口遭遇贸易摩擦增多、劳动力供给下降、比较优势减弱、环保压力上升等挑战,需要进行战略调整。以内循环为主,不仅因为脱钩或疫情下的供应链困局倒逼,而是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层次开放的必然选择。从党中央2013年提出新常态,2014、2015年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乃至从外循环为主逐渐转变为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潮流提出的新发展战略。
要瞄准“双循环”的市场需求。14亿人的消费本身就能构成一个巨大的市场。2019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房地产市场销售额16万亿元,物流市场298万亿元,市场总规模是400万亿元。未来的潜力依然巨大,以汽车为例,我国每1000人拥有170辆车,而美国1000人有840辆,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等有600多辆,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400辆左右,说明我国的汽车市场大有可为。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看,我国口罩、防护服等出口不仅获得了相应的收益,也展示了中国有全球制造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具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全球产业配套体系最完备的国家。从国家投资重点“一重两新”看,不仅能打通堵点、畅通循环,还能带动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贸易是各国商品的“互通有无”,以国内循环为主并不是关闭国门,而是要在相互促进中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同样世界各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市场。企业不仅可以从进口替代上寻找机会,而且还可以在“补短板”中寻找市场。
要解决“双循环”的物流畅通问题。循环的本质是“互联互通”。没有“通”,双循环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物流成本越来越成为流通总成本的主体部分。在制造业产品成本中,物流成本占40%-60%,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比高于制造业产品,价值低、重量大的制造业产品的物流成本更高。因此,要想保持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国内物流必须高效、便捷、顺畅,国际物流体系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供应链重构、新业态形成,核心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可以低成本、无障碍地在瞬间完成,交易成本甚至为零。而物的流动是实在的,要依靠现代物流技术(包括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信息化物流)来实现。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中,物流是中枢神经,要在互联网技术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与支持下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是流程设计、流动方式、路线选择、物流成本的关键要素,暢通是前提,性价比高是关键。
要重视“双循环”的地区异同。东部应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重点地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要素集聚平台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部应选择一批基础较好、交通便利、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城市,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驱动、智慧高效、绿色低碳工业发展,形成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应重点设立边境合作示范区,解决“企业组团去越南却不愿意去云南”的问题,在广西、云南等边境地区和东南亚等地设立产业链关联紧密、资源共享的劳动密集型和中高端制造业生产基地,境外工厂以资源开发、产品初级加工为主,国内工厂以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为主,推动先进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打造由我国主导的跨境制造业合作产业链。东北应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遇,发挥装备制造和科研攻关、技术工人多等方面的优势,集中攻克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建设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区、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
要形成“双循环”的制度安排。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能源市场等,均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一二级市场、期货市场、交易市场,均是商品流转的平台。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从制度上保障国内要素市场得到充分发育。尤其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造公开、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大企业可以强国,小企业可以富民,也是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国际经验看,中小企业可以提供80%以上的就业机会。从外循环看,中国正成为具有强大进口、出口、转口能力的全球性贸易中心,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2013年开始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类似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有5000个。继2018年举办第一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后,每年一届的影响在扩大。跨境电商发展迅疾,1-6月同比增速在40%以上,形成先发优势,并成为商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等要素禀赋流通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国际贸易中心,开始向进口大国迈进。
应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挖掘传承产业发展空间,依靠科研进步实现产业化,提高内循环消费主体的能力。在实现国内循环的同时,也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循环,形成双循环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迈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