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防开路或过压保护装置设计

2020-02-07 02:51钱志昊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通开路绕组

钱志昊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CT)的作用是将大电流变成规定的小电流。该器件广泛应用于一次线路的电流测量、控制和保护,是电流表、电度表和电流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配套元件。CT正常工作时,二次侧处于近似短路状态,输出电压很低。但在运行中如果二次绕组开路,或一次绕组流过异常电流(如雷电流、谐振过电流、电容充电电流、电感启动电流、一次负载短路电流等)时,二次侧产生高压,这主要因为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由一次匝数决定,当二次侧开路后,电流为零,若要维持功率相等,只能无限上升电压,直到铁心饱和。也就是说,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就会在二次侧产生数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高尖峰电压,这不仅给二次系统绝缘造成危害,还会使CT过激励损坏互感器及与其连接的测量仪表,甚至危及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开路,这也是二次侧开路的危害所在。

电流互感器开路保护装置设计

电流互感器防开路(过压)保护装置设计主要用于各种CT二次侧的异常过电压保护。保护装置并接于CT二次绕组两端,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因泄漏电流极小,呈高阻状态;当CT二次回路开路或一次绕组出现异常过流时,保护装置内部控制器件将迅速导通,将CT二次侧短路以消除高压并给予保护。待故障排除后,电路恢复原状态。此时保护器无需手动复位,内部控制器件截止又呈高阻状态,互感器又可重新投入正常运行。

保护器内部线路工作原理分析

在图1所示的保护器内部线路工作原理中可以看到,保护装置从并接CT端AS1、AS2取样,经D1、D3整流,再经瞬态抑制器二极管TVS(SMAJ33CA)和电容C(47uF/50V)滤波,进行输入信号采样。其中加TVS为高频能保护器件,当TVS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在瞬间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嵌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了线路中的元器件。

在保护装置线路设计中采用TL431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它的输出电压(2.5V~36V)范围宽,可由TL431参考端Uref电阻来设置。以此来确定Q1(确定Ub电压)的工作状态。当保护装置检测有高压状况时,Q1(Ue>Ub)饱和导通,Q2截止。电压通过Q1、D2加至Q3、Q4(Q3、Q4为大功率场效应管)的栅极G端,触发Q3、Q4在10ms内导通工作可靠地将二次绕组短接,对CT二次侧短路以消除高压给予保护。

当CT电压正常时或故障排除后,Q1由导通状态转换放大工作状态,Q2截止变换成导通状态,但因为有电阻220K限流和压降,在Q3、Q4的栅极G端的电压不足以使Q3、Q4导通工作,此時并接至CT的保护装置自动复位呈高阻抗状态,装置重新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结语

目前市场上现有类似保护装置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内部使用双向稳压管TVS,会出现过电流能力小的问题,保护装置不能过大电流或长时间在过电流下工作;二是使用压敏电阻增加了过流能力,但因本身有电容量,且漏电电流大影响互感器精度;三是保护装置控制采用继电器开关,待二次接通(开路故障排除)后开关不能及时恢复将会是其最大的弊端。

本文提出的保护装置有如下特点:一是响应速度快。在CT两侧有大于30V左右电压时,保护装置立即导通(动作时间快,导通时间小于10ms)并处于保护状态,且低于安全电压36V值。导通后可将互感器二次端子电压限制在2V以内;二是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控制器件采用场效应管,截止状态下漏电流小于1mA,对测量仪表、互感器精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最为关键的是,保护装置内部采用瞬态抑制器二极管TVS作为限压元件,再配以合理的内部控制电路,有效地解决了保护装置温度过高的现象,导通后设备可长时间工作。根据CT的大小保护装置最大过电流可以达到40A。在与市场上同类产品比较后,本CT保护装置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猜你喜欢
导通开路绕组
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阻测试与分析
某型号产品电性能测试数据漏项问题分析
基于24V直流电机调速的应用
串联晶闸管同步导通设计研究
浅谈电缆网电性能检查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
冬令进补还需“开路药”
民用飞机导线失效率计算及其应用研究
1—2 GHz可计算偶极子天线的研制
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绕组重绕数据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