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丽萍
摘 要:为了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笔者分析了作文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其中包含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教学针对性以及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力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學困境;对策
语文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作文又是语文的教学重点,教师合理进行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提升其审美,对学生的日后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然而,目前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当进行课程调整,克服困难,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调,教育内容枯燥
当前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设计比较传统,通常都是选择优秀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最后针对文章的写作规范、写作步骤进行固化的基础知识讲解,随后给定学生主题,如让学生写一篇贴近生活的记叙文,作文教学活动到此戛然而止。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课堂中,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文,文中敷衍、重复的内容比重大,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升。
(二)教学一概而论,缺少针对性
通常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练笔,随后教师对文章进行批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出现教学问题,教师没有在课堂中给定学生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每个阶段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把握不精准,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写作计划,导致学生的作文学习相对盲目,整个初中期间作文水平都无法得到提升。
(三)过于依赖材料,缺少真情实感
由于初中生缺乏生活经验,自身也没有更多的素材积累,导致学生在进行作文练习时,缺乏真情实感的表达,大部分学生选择按照参考资料进行作文编辑,文章内容也是东拼西凑,更有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丝毫不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写作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
二、初中作文教学对策分析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根据作文内容对作文进行分类,在教学时让学生朗读比自己等级高的作文,全班同学进行听读互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内容进行探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教师发现水平较低的作文时,可以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在课堂上放大其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其敢于产生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评论会,仔细阅读,运用巧妙的词句,进行分享。
(二)深挖教学内容,教学主题针对化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并且目标要具备时效性和有效性两个特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进行初一阶段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记日记、周周练等活动,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进行初二阶段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仿写,改变写作语言枯燥乏味的缺点,逐渐形成结构意识;教师进行初三阶段的课程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使其对写作产生兴趣。
(三)增强实践力度,写作真情实感
首先,教师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思想,使学生认识到写作就是对自己生活的记录,以及对自己情感的表达,需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并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其创作根基就是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审美,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有内容可写,可以为其组织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例如。课前分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晚上家里发生的事情、假期的安排等,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生活趣闻,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作文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其创造力得到提高。其次,教师也可以在学校内为学生组织校园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改变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例如,开展“校园文化我知道”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其作文不再空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其文学素养。
总结
目前,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模糊、作文空洞缺少真情实感,是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基于以上情况,教师应当端正教学思想,根据教学任务适当调整教育方法,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情况为其设置贴切的教学目标,使其有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总而言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06-107.
[2]谢灵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66.
[3]王宗莹.困境分析,对策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