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风雨扶贫路一甲子奋进奏华章

2020-02-07 01:58王瑞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菌种香菇食用菌

文/王瑞霞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我国是认知食用菌最早的国家,近十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加速发展,传统种植和工厂化生产方式齐头并进,已经成为继粮食、油料、水果、蔬菜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食用菌产业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国832个贫困县约有80%首选了该产业。

品种驯化和推广 打好扶贫准备战

中国香菇栽培技术的突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食用菌所”)第一任所长陈梅朋率领团队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栽培食用菌,包括香菇、双孢蘑菇、银耳等而完成的。1956年,陈梅朋带领科研人员成功研制了香菇木屑菌种并在浙江、江西等省进行香菇纯菌种椴木栽培试验,随后在全国各地举办培训班,将香菇椴木接种栽培新技术广泛传播。为了满足各地的迫切需要,上海食用菌所除自行加班培育香菇纯菌种14万瓶供应,还帮助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建立了香菇纯菌种繁育场1~2所;此外,还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苏、浙江等22个省市培养340多位食用菌技术人才,并开办专门训练班,不断增强食用菌方面的技术力量。椴木栽培很快就替代了奉行近八百年的靠天吃饭的栽培方式,在香菇栽培史上写下新的一页。这是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椴木栽培。

潘迎捷研究员(中)指导香菇栽培

1960年, 陈梅朋先生采用木屑代替椴木栽培香菇获得成功,实现了香菇人工栽培史上的第二次飞跃—袋料栽培,为我国成为世界香菇生产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栽培技术优化 深入扶贫第一线

上海食用菌所科研人员首创了锯木屑菌丝体压块栽培香菇技术并取得成功,每平方尺收获0.75公斤鲜菇,大大提高了生物学效率。该技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一切有木屑、棉籽壳等原料的地方,广大山区农民和城市郊区的农民、居民,都能从事香菇生产。1974年,何园素、王曰英筛选出配套菌株‘7402’,该菌株具有出菇早、出菇整齐、菇型圆正、对温度耐受幅度大的优点,1979年在上海郊区推广约13万平方米,之后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改革开放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春天和“科学的春天”一起来到祖国大地上,以何园素为代表的老一代上海食用菌所人一方面大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能,培育新品种;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改革开放后各地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而带来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秉承陈梅朋老所长的优良传统,在上海及各地主产区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并走入贫困山区,为大江南北、关内关外的山区、老区和贫困地区培养了一代代专业技术人员。在陕西省留坝县,何园素研究员从1984年开始,在三年里8次深入留坝山区,推广香菇栽培技术,曾经被当地菇农称道“不是山里人,胜似山里人”。当年《农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上海科技报》等媒体都专门做过报道。何园素和她的同事们是我国最早一批通过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帮助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先行者之一,秦巴山区、大别山区、闽东山区、沂蒙山区、太行山脉、十万大山都留下过上海食用菌所科技工作者的身影,他们点燃起食用菌科技的星星之火。

1985年,上海食用菌所完成的“香菇木屑栽培及良种选育”项目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木屑栽培成功,打破了香菇只能在山区生产的地域限制,扩大了原辅材料的来源,为我国成为世界香菇生产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育种理论创新 引领产业整体升级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上海食用菌所潘迎捷研究员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优质高产香菇新菌种,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以单核原生质体为食用菌育种材料的观点和理论,这是生物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研究中的重大突破,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1992年,上海食用菌所完成的“原生质体融合和无性繁殖技术在香菇育种上的应用及配套香菇新菌种选育”项目,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潘迎捷主持的“香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培育出的“申香8号”“庆科20”等10个分属于秋冬菇型、中低温型和耐高温型的香菇新品种,形成了适合新品种栽培的生产模式和栽培技术。这10个品种覆盖率超过全国香菇用种的70%,累计推广130多亿袋,产值达到280多亿元,惠及广大菇农。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食用菌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以潘迎捷为代表的新一代食用菌人顺势而为,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注重食用菌营养功能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引领中国食用菌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精准扶贫抓手 设施制棒生态出菇

谭琦研究员(右)深入山区指导香菇生产

2006年,上海食用菌所以谭琦研究员领衔的团队首创“设施制棒生态出菇”模式,与上海大山合集团公司在云南施甸联合成立云南大山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当地周年可以出菇的地理优势和新产区的有利条件,关注无法进行工厂化生产的大宗食用菌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所谓“设施制棒生态出菇”模式,即公司负责香菇菌棒生产,成熟的菌棒卖给当地农民,公司派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指导,所产的香菇由公司负责收购。该模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设施设备的熟化而逐步普及,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成为新一轮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

栽培技术再升级 工厂化栽培

2017年,谭琦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香菇产业发展》一书出版。书中首次提出,香菇工厂化栽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2017年起,谭琦带领团队为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卢氏县)提供技术支持,引领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的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向工厂化、集约化、周年化、资源综合利用等生产模式升级。如今,上海食用菌所与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世界上最前沿的菌种研发机构,培育菌种,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上海食用菌所的年轻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下,常驻香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成功攻克液体菌种的技术壁垒。香菇液体菌种技术大大缩短了制种时间,提高了菌种活力和纯度,缩短菌棒培养周期,且每棒节省成本约7分钱,广泛使用后,全国每年可新增效益10亿元。液体菌种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香菇栽培即将迎来第三次飞跃。

秉承四种精神 造福万千菇农

迄今为止,上海食用菌所的科研人员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和新品种的足迹遍及中国内地(除海南省外)的每一个省份。上海食用菌所培养出的学员很多成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至今仍旧活跃在我国众多食用菌主产区,为食用菌栽培区域的北进西扩、模式的因地制宜创新、发挥脱贫致富作用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陈梅朋、何园素、潘迎捷、谭琦为代表的上海食用菌所科研人员,用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一系列成果,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作出令人瞩目的成就,绽放光芒,谱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60年来,我们可以从上海食用菌所老一辈食用菌人创新、创业历史中梳理出四种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情系菇农的奉献精神、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坚持实践的务实精神。上海食用菌所的科研人员始终以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己任,坚持立足学科前沿,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国食用菌产业首先是从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发展起来,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老一辈科研人员带着年轻人到农村、下基地、送技术、办培训,手把手教、一村一村跑,条件艰苦,但没有人有怨言,上海食用菌所的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赢得了菇农的信任和尊重。食用菌学科是边缘学科,也是交叉学科,基础薄弱,从上海食用菌所陈梅朋老所长起,食用菌所开始了长期的科研探索,历经一次又一次磨难和失败,终于形成了遗传、育种、栽培、加工等学科体系,在上海食用菌所的字典上,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始终是精神支柱。

在今天中国食用菌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中,上海食用菌所秉承这四种精神,正踏踏实实地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断作出贡献。这四种精神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进程中无数食用菌人的真实写照,更是食用菌事业的共同精神财富。

不忘初心 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食用菌在健康产业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上海食用菌所正抓住历史机遇,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使命和责任,努力为中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菌种香菇食用菌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香菇接种三招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