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丽 周建欣
【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MRI)、CT对于鞍区肿瘤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8例鞍区肿瘤病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2019年1月,对全部患者都借助CT、MRI实施检测,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MRI对于颅咽管瘤、胶质瘤总检出率大于CT,且诊断总正确率高于CT,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鞍区肿瘤患者来说,在运用MRI后,对比CT而言,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诊断效果,但是,CT对于钙化进行的显示高于MRI,所以,临床中要依据两类方式检测最后的结果实施分析与研究,以增强诊断总正确率,给各项诊治给予保证。
【关键词】MRI;诊断;CT;效果;鞍区肿瘤;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1-142-01
鞍区指的就是机体中较易产生颅内肿瘤的位置,鞍区肿瘤种类较多,且具有更为繁杂的各类解剖结构,临床中在对其实施诊断期间,具有相应的困难程度。现阶段,各项影像学技术得到了十分迅速地进步,使得愈来愈多的影像学都能够被运用到对鞍区肿瘤实施诊断[1]。文章纳入2016年9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现将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68例鞍区肿瘤病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2019年1月,对全部患者都借助CT、MRI实施检测。性别:48例男、18例女;年龄范围:21岁-69岁,平均(45.85±10.36)岁;垂体腺瘤、脑膜瘤、颅咽管瘤、胶质瘤患者依次就是24例、16例、17例、11例。
1.2 方式
CT:借助双源型CT(西门子,型号即为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管电压设定成120KV,管电流设定成380mAs,层厚设定成5-10mm,层间距设定成5mm,检测区域就是C2椎体下缘至颅顶,先对全部患者开展平扫,在平扫结束后,施予增强扫描,运用碘海醇,总用量共50-80ml,对对比剂进行注射,并结束增强扫描。
MRI:借助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型号即为Somatom Skyra 3.0t),借助头颈线圈对各个矢状位、轴位、冠状位开展扫描,辅助患者处于仰卧位,有关的操作由具有十分充实经验的医护人员来实施。各项扫描参数:(1)T1WI:TR设定成400Ms-500Ms,TE设定成20-30ms;(2)T2WI:TR设定成2500ms,TE设定成80-100ms。层厚设定成5mm,层间距设定成5mm,矩阵设定成256×256。在各项常规的扫描结束后,对患者施予钆双胺进行注射,总用量共0.1mmol/Kg。
1.3 观察指标
评估对比所有患者在检测后其各项诊断结果。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此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数据一律以SPSS19.0这一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其中,2组患者诊断后的各项诊断结果情况一律用[例(%)] 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 结果
MRI对于垂体腺瘤、脑膜瘤总检出率高于CT,但是,进行对比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而对于颅咽管瘤、胶质瘤总检出率高于CT,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另外,MRI诊断总正确率高于CT,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论
垂体瘤指的就是鞍区一种十分普遍的肿瘤,依据其大小主要就包括了微腺瘤、大腺瘤,在这其中,大腺瘤所具有的CT影像会表现成鞍区占位,且大多都是圆形或是分叶形,在实施平扫后,大多都是等密度或是稍高密度,而大腺瘤处于MRI影像下,会表现为肿块,边缘十分平滑且清楚,T1T2加权成等信号,如果肿瘤伴发了坏死、出血或是囊变,会产生其余更为繁杂的信号,大腺瘤在借助CT或是MRI实施增强扫描后,其实质信号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强化[2]。而微腺瘤在借助CT实施扫描后,大多都是稍低密度,且在早期中实施增强扫描其强化不夠突出,依旧体现为稍低密度,在借助MRI实施扫描后,大多都是稍长的T1、T2信号,在进行增强扫描后,也没有十分突出的强化,体现为低信号类结节。对于各脑膜瘤病灶而言,其处于CT影像下,大多都是分叶形、圆形,且大多都是等密度或是稍高密度类结节,还具有十分突出的边界,同时,极有可能伴发各颗粒状钙化灶,而处于MRI影像下,大多都是类圆形结节,边界十分清楚,体现为稍高的T1T2信号,在实施强化扫描后,能够体现出十分突出的脑膜尾征[3]。对于各颅咽管瘤病灶而言,其大多都是囊实质性肿块,会伴发钙化表现,但是,其钙化各项特点不够突出,在借助CT进行检测后,其会体现为密度不够平均,而在借助MRI实施监测后,其信号强度也十分繁杂。对于各胶质瘤而言,其会体现为星形细胞瘤,各病灶大多会伴发囊变,但是,较少会产生钙化、出血,大多都是囊实性肿块,其边界不够清楚,在借助CT进行扫描期间,各病灶大多会体现为混杂密度样,而在借助MRI实施扫描后,会体现为延长信号。对各鞍区肿瘤来说,尽管CT对于肿瘤钙化进行的显示具有相应的优点,但是,只是对于各项初步诊断而言,其没有相应的诊断特异性;而MRI能够多方位地进行成像,还可以全方位地显示出各混杂信号类肿瘤,同时,能够对各瘤周结构清晰地进行显示,以更为精准地对肿瘤实施定位与定性。
在本研究中,MRI对于颅咽管瘤、胶质瘤总检出率大于CT,且诊断总正确率高于CT,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
综上,对于鞍区肿瘤患者来说,在运用MRI后,对比CT而言,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诊断效果,但是,CT对于钙化进行的显示高于MRI,所以,临床中要依据两类方式检测最后的结果实施分析与研究,以增强诊断总正确率,给各项诊治给予保证。
参考文献:
[1] 鹿松松,裴家生,薛亮,等.颅内非鞍区肿瘤患者腺垂体功能低下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7,16(4):387-391.
[2] 郭亚飞,程敬亮,张勇,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鞍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与颅咽管瘤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7):2903-2907.
[3] 魏伟,于军,李旭琴.CT仿真内镜在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11):98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