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江苏省委
近年来,江苏共青团按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相关要求,着眼构建党领导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先后实施青年社会组织“111工程”,在全省分期分类分层次培育领军型、示范型、成长型青年社会组织;成立“三社合一”专项工作组,全面推进社会组织、社工、社会公益项目的“三社合一”工作等。特别是去年以来,我省重点实施“青社计划”,深入推进“四社联动”机制,按照“积极引导、规范发展、优化服务、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积极培养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和社工人才,有效凝聚青年力量参与社会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落实团十八届二中全会关于加强团的基层建设、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江苏共青团以建设培育创业类、志愿服务类县级团属社团为重点,持续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导,推动青年社会组织成为提升团的基层组织力的重要力量。一方面,通过购买服务、资金补贴、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团属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公益慈善、社区治理等关键领域和网络作家、新媒体从业人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重要群体中,主动培育孵化一批共青团直接管理或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组织。目前,全省已建成县级团属社会组织734家,平均每个县(区、市)有6家团属社会组织。
为积极应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态势,巩固共青团在青年社会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和枢纽作用,江苏共青团一直紧密关注公益慈善类、扶贫助困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科技创新类、支持创业类等青年社会组织,逐步建立了一套青年社会组织发现联系制度。一是实施团干部“1+N”联系制度。以专兼职团干部第一时间走访、及时有效沟通的形式了解总体情况,并由1名专职团干部常态化联系多名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实现及时发现、全面覆盖。二是定期梳理青年社会组织及其骨干。通过“青益部落”网络平台,为青年社会组织及其骨干人才逐一建立电子档案,并通过电子日志的方式实现有效评价。三是利用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及时捕捉青年社会组织的活动信息。充分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服务中的作用。目前,我省共青团日常联系青年社会组织5543家,骨干人才建档逾千人。
为积极回应青年社会组织在发展中的现实需求,江苏共青团积极打造各级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发展中的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培育。一是支持每个县(市、区)在现有基础上,至少打造1家“众益空间”。推动辖区内一批3A级以上、服务功能强的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并提供组织治理、财务管理、法律咨询、项目策划等“一站式”服务,形成集聚效应。二是依托青年之家、苏青C空间、希望来吧等,在每个乡镇(街道)建成1家以上服务阵地“益工坊”。通过阵地联用、工作联动,推动青年社会组织深耕细作,在一线社区做精做实青少年事务服务。截至去年8月底,我省共建立“众益空间”52个,“益工坊”525个,目前入驻的青年社会组织有近2千家。
江苏共青团遵循发展规律,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一是利用党政资源,争取政策支持。联合省民政厅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实施“青社计划”助力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见》的通知”,鼓励、指导、帮助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和社工人才参与财政项目、公益创投的购买,承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金會的青少年公益服务项目。二是聚合团内资源,开展公益创投。2017年联合民政、财政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江苏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和“江苏共青团向社会组织购买青少年社会服务标准化流程”,省、市两级层面每年都会发布一批青少年公共事务项目。同时,每年都会联合文明办、省残联、卫健委、文旅厅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为社会组织展示交流搭建平台。三是挖掘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参与。各设区市聚焦本地区青少年成长发展需求,开发城乡社区资源,促进团内外资源向基层聚集,创新“政社团企居校”多维协同模式,精准对接社区需求,设计社会服务项目,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相关服务。
为积极培养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和社工人才,江苏共青团联合设立50家实训基地,承接人才库实训任务。一方面,每年举办全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论坛,促进青年社会事务工作的政策研究、专业提升和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开设“青益训练营”,通过专业培训、社会实践、高端研修,省、市、县(区)三级联动轮训人才库成员,每年培训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和社工人才2000余人。同时,联合高校社会工作专家学者成立江苏青年社会服务专家委员会,推动省社会工作协会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形成对人才库的智力支持。
江苏各级共青团按照我省制定的基层团组织建设“磐石工程”的相关要求,广泛发动、强化指导,2019年在青年社会组织中已新增团组织402家。一是在活动比较活跃、团员基础比较牢固、较为认可共青团组织的青年社会组织中,进一步建立、完善和加强团组织建设。二是在活动相对活跃、不排斥共青团的青年社会组织中,积极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建立团组织。三是在结构比较松散,没有团员基础,对共青团组织意识淡化的青年社会组织中,派驻团属联络员,促进该类青年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以及增进与共青团联系。四是全面加强各级青联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沟通。五是通过智慧团建、青年之声、青年学习社等网络载体,覆盖“游离于外”的团员青年,实现共青团组织虚实结合,上下互动。同时,注重对骨干人才的兼职任用和政治培养。
下阶段,我们将按照团中央的指示要求,不断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充分发挥青年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