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补肾调经方配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肾阴虚证52例

2020-02-06 11:49:04贾圆圆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月经证候

贾圆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不规则出血病变,好发于青春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无规律子宫出血、时多时少、单相型体温、贫血等,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西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激素调节为主,虽可减轻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服用可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运用受到限制[2]。中医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根本病机为肾阴虚,冲任损伤,中医当以养阴补肾、调经为治疗原则[3]。故本研究对5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补肾调经方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涉县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肾阴虚证)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年龄最低13岁,最高20岁,平均年龄(14.32±1.17)岁,病程7~26个月,平均(16.94±4.30)个月。对照组年龄最低12岁,最高19岁,平均年龄(15.01±1.24)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6.83±4.41)个月。两组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措施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妇产科学》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4];(2)符合中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月经不调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5],主症包括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时多时少,色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3)基础体温为单相型;(4)患者对本研究全部知情,签订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2)心肺肝肾等严重病变者;(3)自身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病变;(4)其他急慢性感染;(5)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参加其他相关研究者;(7)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4 分组和用药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Bayer Weimar GmbH & Co. KG、批准文号:H20140972,生产批号:20180210,20181109),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口服,每日1次,每次1片,连续治疗21天为一个疗程,下个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阴补肾调经方治疗,方中组成熟地黄30 g、山茱萸20 g、白芍20 g、海螵蛸30 g、山药20 g、杜仲20 g、黄芪20 g、桑寄生20 g、白术30 g、续断20 g、党参30 g、阿胶10 g、龟板10 g、牡蛎20 g、地榆20 g,随症加减,腹胀者加枳壳15 g、砂仁10 g;失眠者加莲子心10 g、生龙齿10 g。每日1剂,水煎服,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与屈螺酮炔雌醇片同期服用,连续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两组的疗效比较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评分量化标准的相关规定[5],主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时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等,按照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分为四个等级,各症状评分总和为证候积分。规定:(1)治愈,月经周期、经量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证候积分降低≥95%;(2)显效,月经周期、经量等基本恢复,经期延长7~10天,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降低≥70%,<95%;(3)有效,月经周期、经量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证候积分降低≥30%,<70%;(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证候积分降低<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5.2 两组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比较 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血红蛋白的水平。运用B超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记录患者的月经量变化。

1.5.3 两组的性激素比较 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等。

1.5.4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头痛、乳房胀痛、情绪不稳定等。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15%)比对照组(84.6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 总有效率比较(52例)

注: 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上升,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 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比较(52例,

注: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3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比较

两组的LH、E2、FSH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LH、E2、FSH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H、E2、F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LH、 E2、FSH比较(52例,

注: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4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52例)

注: 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占所有妇科门诊患者的1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青春期女性,多为无排卵型[6]。近年来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和提前趋势[7]。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神经轴功能未发育完全,反馈调节机制尚未完善,LH和FSH刺激卵泡发育并促进雌激素分泌,但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正反馈作用较弱,无法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使LH和FSH处于高峰,卵巢不能正常排卵[8]。这个时期患者的雌激素分泌常不足,FSH和LH水平降低,出现单相型基础体温,卵泡发育异常,无排卵现象,继而出现月经紊乱和阴道流血症状。屈螺酮炔雌醇片是一种孕激素、雌激素的复方制剂,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促使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发挥调节月经周期和止血的功效,还能对机体雌孕激素受体发挥附条件作用,促进子宫内膜萎缩和退化,局部高浓度的雌孕激素使机体性激素分泌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9]。

中医根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症候特点,将其归为“崩漏”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精气未盛,冲任尚虚,加之青春期患者阳气偏盛,易耗损阴血,引起肾阴亏虚,肾为先天生殖之本,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冲任二脉损伤,无法制约经血,经血妄行,发为此症[10]。中医治疗的原则为养阴、补肾、调经等。本研究选用自拟方剂,方中熟地黄入肝肾经,能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山茱萸为补益阴血之上品,能补肝益肾,涩精固脱;白芍能平肝敛阴,养血调经;海螵鞘能固精收敛,止血止带;阿胶能滋阴补血,止血润燥;桑寄生能祛风除湿,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养血固冲;山药能健脾益气,滋阴补肾;续断能补肝益肾,调理冲任,止血;杜仲能补肝益肾,强筋壮骨;牡蛎能潜阳敛阴,固涩收敛;龟板能潜阳滋阴,补肾补血;地榆能收敛止血;黄芪、白术、党参能健脾益气,生津统血;全方共奏养阴补肾,益气补血,调经止血的功效[11]。本研究结果发现,养阴补肾调经方可提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减轻子宫出血症状,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流失;可进一步调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性激素分泌功能,对LH、E2、FSH发挥负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子宫内膜降低,此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12],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更好的临床安全性。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月经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59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