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15年的研究特征、学术话语及未来传播图景
——基于CNKI(2005—2019)CSSCI论文的综合分析

2020-02-06 09:33
未来传播 2020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课话语

袁 蕾

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05”方案),历时12年的“两课”体系正式被内容更为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所替代。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15年来,国家出台多项举措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思政课创新体系建设。如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择优推广计划”;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为高校输送更多的思政课教学研究人才。2015年9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给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指导性意见;[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思政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在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政策导向下,思政课改革取得卓越成效,以思政课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政课课程改革实践成为促进思政课创新发展的两大要素。本文通过CNKI数据库中关于思政课重要研究文献的综合考量,分析这15年中思政课研究的总体态势和研究规律,探索思政课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未来高校思政课的优质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思政课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可视化(visualization)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是1987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举办的可视化会议上被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日益增多的海量科学计算数据直观地展现出来,以便于人们的理解和应用。[2]人类社会进入读图时代后,阅读中越来越多的图像取代文字,可视化技术也逐渐登上阳春白雪的学术研究舞台,尤其是在做综述性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文献分布

在CNKI数据库中,以“思政课”为篇名关键词搜索2005年至2019年的CSSCI期刊(简称C刊)文献(1)CNKI数据库中的C期刊文献是根据CSSCI数据库的变化动态调整的。,共搜索到文献7731篇(检索日期为2020年3月17日)。为提升研究效度,选择其中发表在C刊上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共搜索到C刊文献441篇,占所有期刊文献的5.7%。同时,以“教育”为篇名关键词的C刊文献占所有期刊文献的7.3%。检索发现,2010年以前,C刊相关主题研究文献每年均少于10篇,其中2005年0篇,2006年2篇,2007年也仅有1篇。对比发现,在这几年中,以“两课”为篇名关键词的C刊文献却依然有较多的数量。即使“两课”已退出历史舞台10年,也依然出现在C刊文献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学界对于“05”方案这一政策出台的关注度及敏感度略低,相关主题的学术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来看,对思政课的研究出现了两个高增长点,分别是2017年和2019年。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空前高涨。2017年,关于思政课研究的C刊文献比上一年增长了两倍;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当年关于思政课的C刊文献比上年翻了一番。由此观之,学界对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及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更加迅速,研究更为及时。

图1 2005—2019年CSSCI期刊关于“思政课”研究文献的数量表

图2 2005—2019CSSCI期刊关于“两课”研究文献的数量

(二)关键词词频统计

对441篇C刊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排列前30(见图3),除去“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政课”等几个主题词外,其余26个关键词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关于思政课教学的,包括“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模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第二类是关于范围和对象的,包括“高校”“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师”“教师”;第三类是关于指导思想及教育内容的,包括“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四类是关于教育效果的,包括“政治性”“亲和力”“针对性”“主体性”“实效性”;第五类是关于方法的,包括“对策”“改革创新”“路径”。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开展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的441篇文献中,有209篇是关于思政课教学的。因而可以判断出,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思政课研究的主流。

从研究范围和对象来看,高职院校在高水平研究中不但没有缺席,反而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是关于研究生的文献却不多,而留学生这一对象群体,完全没有出现在这些文献中。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角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因素——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受教育者)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3]。这一点在研究文献里也有显著的呈现。据此推断,虽然学界关于思政课教育对象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高校的特殊教育群体,如研究生、留学生的研究较欠缺。

此外,通过对体现教育效果的高频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普遍注重在思政课中师生间的互动效果研究,该类研究对于指导实践有较大的价值。

图3 2005—2019年CSSCI期刊关于“思政课”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分布

(三)基金、期刊和学科分布

通过CNKI数据库,可以统计出本文研究的441篇文献,有19篇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分别支持了7篇和6篇;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支持了4篇;其他省的省级、厅级基金各支持了1—2篇。通过对这十五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分析(不含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从2005年的1193项增加到了2019年的3536项,15年中增加了2倍。其中“马列科社”学科从2005年的41项增加到2019年的246项,15年中增长了5倍。由此可见,国家对“马列科社”学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关于思政课研究的选题,省级及以上立项项目数量不多,高水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图4 2005—2019年CSSCI期刊关于“思政课”研究文献的基金分布

通过对文献发表的期刊及学科分布的分析,在441篇文献中,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国高等教育》(102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65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42篇),其他刊录较多的有《人民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多为教育类和思政类的期刊。从文献的学科分布分析,98.19%的文献归属于教育学科。据此分析,关于思政课研究的学科属性较为固化,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的矩阵还没有形成。

图5 2005—2019年关于“思政课”研究文献发表的CSSCI期刊分布

图6 2005—2019年CSSCI期刊关于“思政课”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

(四)研究团队分析

从文献作者所属的研究机构分析,清华大学相关学者发表的C刊文献最多,共有11篇,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均为10篇,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各为9篇,吉林大学有7篇。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结果为A+的4所高校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4]其中三所高校的文献数排在第一矩阵,此外,在学科评估中仅分别得到B+与C+的上海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却都以10篇的数量并列所有研究机构的文献数第二。

图7 2005—2019年CSSCI期刊关于“思政课”研究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

对文献作者进行分析,高产作者中位列第一的党评文的作者署名是“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表了三篇文章的有8人,其中靳诺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艾四林、高翔莲、李梁三位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大学这三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或党委书记。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忠君以及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庆寺均在C刊上发表关于思政课研究的学术论文。

图8 2005—2019年CSSCI期刊关于“思政课”研究文献的作者

从以上数据分析,学科实力最强的三所高校对思政课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厚;研究产出与该研究机构学科建设水平并非完全相关,但是领导重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二、思政课研究的学术话语分析

文献的被引频次通常是衡量其学术价值的重要指标,高引文献通常代表着引用者对文章内容的高认同,所以分析一个领域的高引文献也可以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对前述关于思政课的C刊文献中被引用率最高的100篇文献,运用语料库技术进行话语分析。“语料库技术是话语研究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很好的工具,语料库技术可以进行词频、主题词、搭配、索引和话语韵的分析”[5]。语料库分析工具以Wordsmith Tooes最被广泛应用,但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个源于英语体系的分析工具在中文的语境下存在分词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的是浙江传媒学院姚望教授在Smith Tool 16.0分析工具基础上自行改进优化的分析系统,该系统更适合中文语境,分析结果也更为准确。[6]

(一)词频词丛分析

词频是话语研究的基础,能够直接明了地显示文本聚焦的重点内容。把100篇高引文献全文输入语料库分析工具,提取前30个高频词(见表1)。

表1 100篇高引文献的高频词(取前30)

语料库技术应用于中文分析,最大的问题就是分词。英语的最小单位是单词,单词和单词之间有空格,因而可以直接统计词频,但是汉语的最小单位是字,词语和词语之间是没有空格的,所以就需要进行分词,而通过软件分词就不可避免存在不准确的问题。本文采用的工具较通常使用的工具已有改进,但依然需要对分析出来的高频词进行人工分析矫正。如其中的“课教学”“通”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语,“马克”虽然是一个单独的词,但是否与“马克思”相关?同理,“主义”在文本中是单独表义还是跟“社会”或“马克思”相关,这些都需要根据词丛进一步分析。

词丛是几个连续的词语组合,分析词丛可以考量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首先对词频分析中存疑的词进行词丛分析,发现“课教学”前的搭配大多是“思政”,后面搭配的多为虚词,因此可以合并入“教学”;“通”的后面都是“过”,可以矫正为“通过”;“马克”后面跟的都是“思主义”,“马克思”后面跟的都是“主义”,因此都可以矫正为“马克思主义”,而“主义”一词前面有两种搭配,一部分搭配“社会”,一部分搭配“马克思”,可以合并入这两个词。此外,又发现“治理”的前面基本都搭配“政”,后面多搭配“论”,因此可以合并入“政治理论”,“价值”后面大多搭配“观”,可以矫正为“价值观”。

(二)学术话语框架

通过对人工矫正后剩余的26个高频词进行分析并对100篇高引文献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大致归纳出思政课创立15年的学术话语框架。

1.历史范畴是高校思政课学术话语的逻辑基准

从思政课研究的历史进路来看,时代性是其鲜明的特征,既体现于研究文献数量与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高度重合,也体现于与时代特征相匹配话语体系的不断转换。提高时代性和感召力是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政教育的时代性要求学界对思政课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信息化也开始萌芽。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的浪潮奔涌向前,教育现代化变革和教学信息化革命也如火如荼。回顾过去15年的思政课研究,新媒体、信息化占据舞台中央,被引最多的几篇文献几乎都是关于新媒体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从慕课到微课,从雨课堂到翻转课堂,从教育信息化1.0到2.0,思政课的研究一直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其学术话语也较多地共生于信息科技。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利用传播的话语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也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例如,李嘉莉、马学思探讨了高校思政教师如何让当好网络舆论的“把关人”;[7]邓景、唐韬以网络用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转换。[8]思政课学术话语的时代性在外显于信息时代特质的同时,也植根于政治思想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频频出现其中,15年思政课研究的话语体系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的理论的变化而更新、迭代。

2.实践范畴是高校思政课学术话语的逻辑起点

细读100篇高引文献,可以看出过去15年学界对思政课的研究具有显著的实践指向,绝大部分研究的逻辑终点都是解决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学本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过去15年关于思政课的学术研究也紧紧围绕着在思政课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例如,邵龙潭等就思政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的探讨和分享被37名学者引用;[9]冯秀军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用“问题链”打造含金量高、获得感强的思政课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10]科学研究不能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学术话语虽然有其独立的外在形式,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来源于现实问题中的现实语言。“只有当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够真正契合、切近和开启社会现实的那一度时,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才算是在思想方面做好了准备。”[11]实践性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线。思想政治教育本就依托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思政课研究的问题从实践中产生,研究内容和结果也必定要回归到实践中去,这也决定其学术话语的实践性指向。

3.矛盾范畴是高校思政课学术话语体系的逻辑动力

在思政课研究高被引文献的词频统计和全部文献的关键词统计中,都彰显着“学生”和“教师”是思政课研究的重要对象。从教学现象产生以来,教与学的关系就一直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如果说早些年的研究围绕着“单主体说”还存在究竟教师是主体还是学生是主体的争议,近些年的研究中,“复合主体说”“主体间性说”越来越占据主流。课堂的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和交往的平等性也越来越成为共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例如,刘朝武通过交往理论对现代大学师生交往空间的系统分析,以高校思政课中的师生交往效能提升为目标,进行要素分析与路向建构。[12]其他众多探讨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师生获得感、教育实效性的研究都体现了人这一主客体要素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绝对中心意义,师与生、教与学奠定了思政课研究的立论基础,也成为思政课改革内容和成效的逻辑动力,其呈现出来的学术话语也蕴含了辩证思维意蕴。

4.意识形态范畴是高校思政课学术话语体系的逻辑内涵

何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13]。任何国家,无论政治体制如何,其思想政治教育必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都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思政课研究学术话语的意识形态性毋须回避。本文研究的441篇文献中,有371篇提到“马克思主义”,明确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思政课的指导地位;222篇提到了“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134篇提到了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172篇提到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功能性在思政课教学实践和思政课理论研究中都不能缺失。因为“从本质上看,教育价值观必须回答教育为了谁的问题”[14]。

三、思政课研究未来学术话语的建构和展望

基于对2005年至2019年思政课高水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和话语解读,本文尝试对未来几年思政课的学术话语进行探索,以期成为未来思政课研究的引玉之砖。

(一)历史逻辑: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争论依然是思政课研究的主流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颁布,“互联网+教育”不断促生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会伴随新的争议,也会引发学界新的研讨。尤其是进入5G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变革。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关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依然会是思政课研究的主流。然而,无论在教学实践中还是理论研究里,都能发现一种对现代性的盲从。当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挤压得只能龟缩于师生心灵的一角,当过度的技术化冰封了课堂里的温情与诗意,当传统的教学模式被过度质疑乃至随意丢弃,承担着引领教学实践的学术研究理应超越现代性的桎梏,去重新审视教育的本体,追寻教育的意义。

(二)认知逻辑:思政课教学亟需贯穿教育全程的顶层设计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5]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宏观上确定了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体系框架。因此,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研讨可能成为思政课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相关研究应该更注重团队的力量。然而,无论是对过去十五年研究的分析,还是现在为数不多的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研究,学界对思政课的研究触角多止步于大学本科或专科阶段,虽然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在博士阶段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提出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等要求。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研究生阶段思政课却仍有所忽视。研究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往往较本科生更高,知识储备也更深厚,但是思政教育却未能及时同步跟进。因此,应该从顶层设计的架构上,进一步补齐短板,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全程教育。

(三)实践逻辑: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留学生思政课教学探索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形式到内涵不断扩展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十三五”以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从大量的人才输出逐渐进入人才回流和大量吸引各国留学生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留学生地域结构不断丰富,数量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来华留学人员数已达到50万人。但伴随而来的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也逐渐暴露,高校对待留学生的重视不能过度停留在数量扩张上,也应该在内涵建设上有更多的设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16]。因而,是否要在留学生中设立思政课以及如何设置易于被外国留学生接受的思政课都成为未来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对留学生开设思政课应该从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探索让留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方案,弘扬中华文化,通过感性和知性共振,培养真正的国际友人。

(四)理论逻辑:跨学科研究为思政课改革提供更有效方案

教育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紧密联系并互相影响。理论研究归根结底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并揭示其规律,很多现象的发生都是多种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的思政课研究基本上都拘囿于教育学或马克思主义学科视野来进行分析,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局限。“交叉学科在当代科学、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经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17]笔者认为,未来的高校思政课研究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思政课的本质和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育过程的个体心理和教育改革的社会心理;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思政课的文化功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思政课的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功能。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将为思政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方案。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未来传播图景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的过程,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的“5W”模式对应到教育中即为:教育者/传播者(Who)、教育内容/传播内容(Says What)、教育媒介/传播媒介(In Which Channel)、受教育者/传播对象(To Whom)、教育效果/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治信息传播活动,在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8]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将对当今的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受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在未来的图景必定要向着现代化传播趋势转变。5G具有超高数据速率、大规模连接、低时延、高可靠性等特征[19],AI、AR、VR、MR、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会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加速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形式到内容的革新。基于5G的智能教育将向着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在5G技术的加持下也将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

(一)思政课内容的范式构建:价值深度和情感宽度的认知基模

4G时代,实现了全球文化的互联交汇,信息的海量和价值的多元,让受众真正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学习强国平台、思政精品慕课、思政微电影……思政教育正面临着一场信源革命。技术的革新不仅拓宽了教育的途径,迎来各种各样的教育载体的创新,传播媒介的变化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海量的网络信息则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未来的教育趋势必然是走向多媒介、多设备的线上线下协同教学。5G时代,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勃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在权威性和影响力上必将更受挑战。思政课要如何跟纷繁庞杂的信息抢占学生的价值认同?有效利用议程设置,将主流意识形态话题置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上,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事件和理论从价值上进行深度挖掘,从情感上建立起联接,从而来影响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和判断,是未来高校思政课内容传播的新范式。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认知结构既不是客体中先验存在的,也不是在人这个主体中预先形成的,而是一种心理发生的结果。”[20]这种认知基模是可以在思政理论教育中建构的。只有对课程内容进行价值深度的挖掘,才能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比自己从微文本中获取的信息更有深度的价值意涵。当这种价值深度引发的思考欲望与自身的情感结构达到共振时,受教育者的心理就有可能从一个较为初级的结构过渡到较为复杂的结构,从而建立起符合传播者期许的个人认知基模。

(二)思政课教师的进退之路:设计师和答疑者的应然选择

AI 时代,除了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容量更宽,更主要的特点就是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思维的普遍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渗透提供了无限可能的空间,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文化趋同’。”[21]思政课内容的智能定制将成为必然。5G将带来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创新发展,教育者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媒介载体以更加趣味和贴合实际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超高清视频、虚拟仿真资源、游戏化资源等能够在5G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稳定高效传输[22],丰富的教学选择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更多开发的可能性,有望颠覆传统的教学场景与教学体验,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然而,这些教育形式都能被人工智能取代,教师的存在又有何必要性?思政课不同于其他传授知识的课程,由于其突出的意识形态性,更多的是传递价值,形成认同,因而思政课教师会比其他课程的教师更不可或缺。技术的变革不仅需要教育者适应新技术、新媒介的使用,更要求先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者应当对5G智能化教育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正视科技发展的影响,充分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合理选择媒介载体,利用线上线下实现高效协同教学。在未来的智能时代,思政教师的进退之路也可以较为清晰地勾画,能够快速与信息技术发展同步,拥有全媒体素养的教师可以成为思政课程的设计师或课程内容的把关人。未来的高校思政课可以拥有全国统一的模版,然而由于受众的不同,教师可以进行课程内容的个性化定制,这种个性化定制必定优于人工智能统一授课,教师也可以成为海量信息的把关人和矫正者。尚不具备全媒体素养的教师可以退而成为教学内容的答疑者。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学生面对大屏幕或智能机器人接受知识,建立起对授课内容的消极信任,然而每个学生的信念和价值观不尽相同,因而需要教师适时进行答疑,教师也通过答疑实现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积极信任,从而完成对学生的涵化过程。

(三)思政课效果的评价反馈: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耦合

传统思政课往往以单向的理论灌输为主,反馈渠道十分受限,对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也不外乎两种:一是课程考试,考量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是学生的评价,完全是基于学生对教师的主观喜好。数据化是5G时代智能教育的重要手段,数据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具体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了解当下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倾向。未来思政课的效果评价必然从简单的唯考试论转向兼顾传播效果三个层面的大数据分析。首先,在知觉和记忆层面,课程考试依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可替代,只是考试模式更多地从线下转为线上,通过大量题库来考察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相关的理论、思想、政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其次,从心理和态度层面,通过问卷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等,从而判断思政课价值塑造功能的效果实现;第三,从行为层面,通过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行为轨迹分析,来考察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否真正入脑入心,并外化于行,也将成为一种可能。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教育界普遍认为思政理论课的“春天”来了。站在2020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且绽放着初春气息的节点上,回望过去15年思政课的发展,勾画思政课未来的发展图景,我们发现,未来已来。高校思政教育战线必须要主动迎接5G时代,成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弄潮儿,才能让思政课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收获“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伟大事业的“盛夏果实”。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课话语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画与理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雷人话语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