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红色传承: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大学新闻教育

2020-02-06 09:33
未来传播 2020年6期
关键词:西北专业

宦 佳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首个新闻专业开始于1946年12月在延安大学招收的第一批新闻班。[1]此前,早在陕北公学时期,讲授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理念就已经包含了对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的教育。延安大学的新闻班虽在战火中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时任校长李敷仁和首任班主任范长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家和教育家的影响下,秉承了“实事求是”的我党优良传统,传承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1949年6月,延安大学更名“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并迁入西安,后几经更名成为西北政法大学。现今的延安大学虽然与“老延大”同名,但事实上是1958年7月恢复重建的。根据新华社陕西分社原副社长边江的采访记录,当年的延大新闻班学员张光、吕正庭、鱼进也、李荷力以及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原院长慕明春教授、延安大学校史办主任张雪梅教授等都认为,战争年代创办的延安大学新闻班可以被认为是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源头。

按照目前历史资料证实的陕北公学和延安大学、华北联大之间的前后传承关系,可以说,不论是现在的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都有着共同的来自于陕北公学的红色基因。

一、1937—1941年:陕北公学新闻教育——实践导向,人民情怀

1937年,面对北平、天津相继陷落、全面抗战一触即发的态势,出于对人才培育的需求,成仿吾受中央委托创办了党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陕北公学。陕北公学也是党中央在延安成立的第一所带有国民教育、社会教育性质的大学。

陕北公学从1937年8月开始招生,9月1日起正式编班上课,到举行开学典礼时,已经有600多名学员,其中200多人是从抗日军政大学转学过来的,另外近400人是从三原、西安等地招收的。同时,由于前期师资短缺,为了培养教学力量,陕北公学还成立了一个高级研究班,其中就有关于新闻宣传方面的授课内容。

陕北公学的成立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战区政治工作和游击战争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我党政治思想的宣传和战区通讯实施情况的报道。因此,为了培养能够在复杂的抗战环境中进行斗争的干部,陕北公学的干部学员在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新闻宣传能力。由于陕北公学特殊的学校性质和学员情况,在陕北公学早期的课程中没有专门的新闻方面的课程,而是将新闻宣传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1938年8月,陕北公学从各区队选拔了30多名文艺爱好者,成立了陕北公学流动剧团,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游击队长》《送郎上前线》《母亲》等剧目,先后深入到国统区旬邑县城、职田镇等地巡回演出,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根据资料记载,在陕北公学建校初期,一些师资力量是从国统区抽调来的知名学者、文化名人,教师团队中有不少人都是从事新闻教育和有宣传工作经验的杰出人才。他们在执教过程中,将早期的新闻理念和宣传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是陕北公学在新闻领域进行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内容讲授。毛泽东同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9次来到陕北公学,发表重要讲话,并进行了两次题词,其中点明的重要内容就有关于我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政治思想的传播问题。

在抗战初期的延安,陕北公学与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是中共领导的进行抗战教育、培养抗日人才的“三足鼎立”的教育机构,是中共中央最为关心并直接领导的学校。从1937年夏到1939年夏以及后期从1939年12月至1941年8月,陕北公学前后一共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万余名政工人才和宣传干部。这些优秀的人才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的各大战场,散布在敌人后方的广大地域,不断进行共产党的思想宣传和舆论动员,为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对陕北公学给予了高度评价:“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它是为抗日救亡而设,因为它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战火也逼近陕甘宁边区。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从延安迁址至旬邑的看花宫,与之前设立在此地的分校合并。合并后的陕北公学仍由成仿吾担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321-323)合并后,陕北公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大学部,以更系统、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培养中共自己的行政、民运和文化工作的较高级干部。其中,新闻宣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制为一年。此时的陕北公学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雏形。

为了减少伤亡并保留人才培养的战略纵深,1939年,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等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一起开赴华北敌后抗日前线。在华北敌后地区坚持抗战并开展国防教育。成仿吾此时转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1939年7月,陕北公学在成立两年后编入华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部,奔赴华北。

为了培育更多优秀的革命人才,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没有向华北联大转移的少数陕北公学人员,同中央组织部训练班合并,复办陕北公学,史称“后期陕北公学”,学制为一年。由时任中央干部教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维汉兼任校长和党委书记。1941年8月,为了能够让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更加专业化、广泛化,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陕北公学文艺工作团则改为西北文艺工作团,直属中央西北局领导。陕北公学民族部独立成为民族学院。同年9月,延安大学在延河畔正式宣告成立,由吴玉章担任校长。至此,可以说,“陕北公学”的篇章落幕,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等教育的历史篇章开始由“延安大学”书写。

陕北公学是当时全中国的一个缩影。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摇篮”,陕北公学办学时间虽短,但其地位举足轻重,作用无可替代,它的精神源远流长。可以说,陕北公学的建立,既是教育战线上的抗战,也是最为深刻的抗战的教育。由于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工作和宣传动员方面工作的重视,出于实际的抗战人才培养需要,陕北公学的授课内容可以说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革命工作的客观需要和政治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学员讲授中国革命运动的有关问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关问题,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后备力量。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对党的宣传工作的理念讲授。可以说,陕北公学虽然没有正式开设新闻专业,但其开设的课程和培育的理念,已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大学教育中正式创立新闻专业奠定了根基。

二、1946—1948年:延安大学新闻班——应时而生,顺势而为

延安大学,或称“老延大”,是中共在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200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可以无愧地说,延安大学是我们党没有夺取政权之前,在根据地亲自创办和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的,也是带有现代意义的大学。”[2]

1941年7月,根据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的两次会议,研究决定将当时的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这三所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并任命吴玉章担任首任校长。刚成立的延安大学设立在中国女子大学的旧址延安王家坪地区。延安大学下设社会科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俄文系、英文系、体育系、中学部等院系部门。全校学员加起来共有800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华女子大学选修课中“新闻速记”这门课可以看出在1939年的中华女子大学时期就已有新闻类相关课程,这些前期的课程设置可以说也为后来延安大学新闻班的正式设立打下了基础。

1947年3月14日,由于陕北地区战局紧张,根据党中央的安排,延大师生不得不开始战时行军生活。到1948年4月我军收复延安后,延安大学师生才于7月迁回延安,并在延安东关清凉山下重办学校。出于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力的考虑,西北局和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实行正规办学。同年6月,延安大学洛川分校成立,后来迁移至宜川和韩城办立分校,直至西安解放。

下图为《解放日报》1947年1月11日刊登的延大增设新闻班的消息。

据历史资料记载,经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1949年6月25日,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三所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由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马明芳兼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李敷仁任副校长,后从1950年4月起任校长。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更是为办好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几经更名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成为了如今的西北政法大学。

以上是从老延大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历史沿革。由于1945年10月以后,为了更好地配合解放战争,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延安大学的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学院、行政学院的大部分迁往东北,并创建东北大学,留在延安的人员不足原有的一半,因此开办新闻专业的议题一直搁置。[1](323)而这一开办新闻专业的历史使命由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李敷仁承担了起来。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报人、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李敷仁在1937年11月倡议创办了《老百姓》报。这张报纸的办报风格是强调用老百姓的日常语言写作和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老百姓》当时主要在陕西地区发行,活泼的形式和充实的内容,使其成为抗战时期在全国影响较大、很受群众欢迎的报纸之一。与当时《新华日报》等注重社论的报纸不同,《老百姓》面向的是广大普通民众,在报纸的风格、内容、话语体系上都采用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说是“群众办报”最好的现实实践。然而,由于时局的影响,1940年4月,《老百姓》被迫停刊。但严峻的局势没有吓退李敷仁,1944年春,李敷仁又冲破重重阻力创办了《农村周报》,尽管这份报纸只出版了6期,随后也被迫停刊。幸运的是,1945年5月,李敷仁受聘主编《民众导报》,这份国民党政府的官办报纸给了李敷仁一个“庇护”的身份,让他利用官办报纸宣传《老百姓》的精神,写文章、发社论,为民众说话,矛头直指国民党顽固派。[3]

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至今已无从考证李敷仁担任延安大学校长与延安大学新闻班的创办之间是否有某种具体关联。但可以知道的是,延安大学由陕北公学等多所院校由1941年9月合并成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出近20个专业,这些专业中并不包含新闻专业,这显然与培养战时所需要的舆论宣传人才的客观需求是不相符的。延安的新闻人才教育事业已经滞后于当时延安及边区十分活跃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

1946年7月,李敷仁来到延安,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任命李敷仁担任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之后,李敷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在延安大学增设新闻班,将学制暂定为1年半,并决定于当年12月开始招生。自此,可以说正式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学新闻教育。

1947年初,延安大学新闻班正式开课。为了能够解决新闻班的管理问题,李敷仁代表延安大学,聘请著名新闻记者、时任新闻社副总编辑范长江来担任首届新闻班的班主任,为办好新闻班共同“出谋划策”。

作为著名的进步记者,范长江以《大公报》记者身份在1935年7月至1936年5月期间,前往川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蒙西等地采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他也是报道红军长征的第一人。这些通讯报道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大受读者欢迎,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续重印7次。“西安事变”爆发后,范长江在西安率先报道了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1937年,范长江到达延安。1938年3月,他与徐迈进等人发起创办中国青年记者协会。1939年5月,范长江由周恩来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先后担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和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等职。1946年5月,范长江赴南京,任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及中共南京谈判代表团发言人,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同年11月,他从国统区撤回延安,被任命为新华社、《解放日报》副总编辑。

1946年11月,范长江刚从南京回到延安,李敷仁就前去拜访,聘请他担任延大新闻班首届兼职班主任,范长江欣然应允。担任班主任时间不久后,1947年3月,由于胡宗南部队对延安的进攻,为了新闻报道的工作,范长江带领一支精悍人马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无法再兼任延大新闻班的班主任。1947年3月25日,范长江在写给李敷仁校长的信中说:“延大新闻班一定要搞下去,因为在西北这样缺乏干部的地方,有一新闻班,至可宝贵,尤其在你领导之下,这个班决不会走错路。因为战争关系,教育上不管有何困难,只要领上道路,也是可贵的。离延前我给林迪生同志的信,不知你看到否?我的看法是先学些适用的基本知识,以为将来业务学习的基础。”范长江对延大新闻班非常重视,在李敷仁校长陪同下,他曾向新闻班同学讲话,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系,很难得,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一机遇,好好学习。由此也可以看出,延大新闻班对于当时革命工作的重要意义。[3](160)

根据校长李敷仁的建议,首届延安大学新闻班将“为陕甘宁边区及各个解放区培养新闻干部”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在课表里设置了五分之一的政治课,五分之一的专业基础课,另外五分之三都是业务课。先后开设了包括新闻写作、广播编辑、新闻采访、通讯工作等在内的一批业务性强的课程。[1](322)

为了解决新闻班师资的难题,在校长李敷仁的倡议下,延安大学设法通过多渠道引进并使用了一批新闻宣传人才。毕竟,像李敷仁这样既懂新闻宣传,又懂教育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考虑到新闻专业的特殊性,李敷仁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想办法请了诸多新闻实务部门的优秀人才来给学生做兼职教员。[4]在李敷仁的提议下,延安大学新闻班把培养能为陕甘宁边区及各个解放区服务的新闻干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上也侧重应用性、职业性、基础性导向的体系设计。[1](323)

此外,李敷仁还亲自著作了《新闻工作浅说》,包含为谁办报、报纸的作用、报纸的编辑工作等章节;写了《谈报纸通俗化》《报纸与群众关系》等小册子或文章。对当时能搜罗到的《人民日报》《群众日报》《大众日报》《新闻业务》《新闻研究》《学习通讯》等中外报刊,他也亲自进行摘要,从报刊上挑选可供新闻教学的范文来编写讲义。此外,李敷仁还强调对新闻班学员的培养,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他要求学生除了课题的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去报刊、电台参观或经常实习,一边学习,一边实践。[3](143)

据新闻班学员张光回忆,除领导同志和学校其他老师授课外,讲授新闻课的主要是新华社、《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1948年1月改名为《群众日报》)等新闻单位的领导和编辑记者。[3](232)

根据延安大学校史馆保留的《延大文艺系新闻班甲组课程一览表(第一学期)》(1948年12月制表)记载,当时安排的课程包括:新闻写作法、采访、怎样编报、作品研究等课程。

由于胡宗南对陕北的进攻,新闻班学员与延大其他师生员工一道撤离延安,经历了一年多的“野战大学”时期。到1948年7月,延安大学才终于返回延安清凉山下,结束了持续一年多的“野战”状态。校史记载此时的延大新闻班学生人数为46人。考虑到教育正规化的问题,在李敷仁校长主持下,延大向边区政府报送了一份《延安大学改进意见》,“改进措施”其中包括有为培养西北艺术工作干部,成立文艺班,待条件成熟再与新闻班合并共组文艺系,学制1—2年。1948年10月,李敷仁校长宣布西北局和边区政府的决定,延大大学部建立正规学制,学制1—2年。暂设4个系:文艺系、教育系、政法系、经建系。其中文艺系下设新闻、文学、戏剧、音乐、美术5个班。其中,新闻班以培养新闻工作干部为目标,招收高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历者。业务课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以“新闻采访”“写作”等为主体课程。

可以说,老延大新闻班虽然存续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新闻教育事业的价值是具有重要基础性意义的。特别是,它对后来的大学新闻专业开办也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对新闻教育的实践导向的强调,也成为后来它的继承者——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核心指导理念。

三、1959—1964年:西北政法学院首届新闻专业——光辉岁月,负重前行

1949年,西安胜利解放后,根据中共西北局常委会的决定,延安大学迁址到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并随即展开全面的招生工作。同年5月23日,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三校合并。同年6月25日,原延安大学总校和韩城分校正式合并,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西北民大”)。这一时期虽然并未看到有明确的新闻班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人才培养的中断,特别是对于党的宣传工作的人才培养仍在进行。1949年9月,西北民大招收的第一届学生正式开学,同时,校刊《民大生活》也创刊出版。到1953年4月25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这一历史时期结束时,《民大生活》总共出版了44期。前24期为四版或六版的报纸形式,从第25期开始改为刊物形式。

报刊是当时新闻传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媒介之一,《民大生活》的创办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员对新闻实践的认识,也是陕甘宁边区“干校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也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经验。

1953年,我国步入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加强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党的主要教育任务逐渐转化为提高党与非党干部的理论水平。1953年3月28日,西北局作出《关于改变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性质与加强西北局党校的决定》,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限定西北民大的结束工作必须于6月底完成。经过积极筹备,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于1953年7月1日在高陵县通远坊正式成立。

1954年底,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校址由高陵县通远坊迁至西安南郊。1958年9月,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北政法学院,这也标志着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的成立。

1959年,在曾任《晋豫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太岳分社社长,时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何微先生的直接领导下,该校延续老延大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时期的大学新闻教育传统,续办了新闻学专业,这也是西北地区最早的新闻学专业,并于1960年起正式招收了首届学生。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和新闻思想家,何微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历任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副社长兼北京分社社长,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副院长,《陕西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等职务,在新闻史上与“北甘南王”齐名,享有“西北何”之美誉。而何微的办学理念也深深影响并传承到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

1960年1月,中共西安政法学院委员会在关于1960—1961年度全院教师、干部培养提高计划中指出:根据陕西省委决定,学院将于今年改建为西安社会科学学院,设六系(政治法律系、政治经济系、哲学系、社会主义系、中共党史系、新闻系),两班(政法干部培训班、政治理论师资训练班)。1961年5月,就教学方案上面,学院做出相关规定。第一:学制问题,哲学系、政治经济系和党史系可先定为五年制,政治法律系和新闻系可暂定为四年制。第二:政治法律系、新闻专业没有统一方案,需自己拟定,可以参考人大、北京政法学院的方案订出初步方案,以便研究讨论。新闻系主任、系总支部书记和新闻专职教师,需要省委从相关部门抽调解决。

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严重和经济十分困难的国家现实,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也面临严重紧缺。西北政法学院在1962年时就出现了要求裁撤基础差、底子薄的新闻专业的呼声。学院就关于专业的调整和发展规模的问题,于1961—1962学年第二学期召开第一次临时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经研究,会议提出了取消新闻系,保留政法、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4个专业的方案,并认为,当时学校在新闻专业方面的现有教学力量不足,西北地区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不大。

在这一紧要关头,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老报人何微先生,时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和教务长,为了新闻系的“生死存亡”站了出来。经主动了解相关情况,广泛听取相关教师的意见后,何微专门在学校的有关会议上强调了“新闻有学”的问题,认为“新闻无学”的说法并不正确。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何微力排众议,辗转于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汇报争取,向有关领导说明西北政法学院的历史沿革和特殊使命,表明坚持开办新闻系4年本科学制的决心。可以说,若没有何微的勉力支持,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是否能够保留,以及第一届新闻学专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都将成为一个未知数。

为了解决师资问题,何微一方面致力于广泛引进新教师,通过积极联系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请他们帮助推荐人才;另一方面,他也利用自己的新闻实务经验,在完成行政工作之余亲自向新闻专业的学生授课,并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从北京请来当时在新闻学界极具声望的甘惜分、郑兴东、张隆栋三位教授,来专门讲授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编辑和新闻写作等课程。他也有意识地采取“老带新”的方式,让本校的青年教师协助这些新闻专业权威专家的教学工作,不仅保障了教学工作的完成,还为学科培育了有生力量。

何微的努力最终换来的是西北政法学院首届新闻专业学生得以保留专业并顺利毕业。这批学生的毕业也给当时国内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教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按照当时的院系调整,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全国其余高校的新闻专业都不再保留。但在何微等人的坚持下,西北政法学院能够将已入校的第一届78名新闻专业学生坚持培养下去,完成新闻本科专业课程,让他们顺利于1964年毕业。[5]

1964年以后,由于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停办。何微先生的努力让西北政法学院的新闻专业完成了首届学生的培养。他强调的“新闻理论教育要与新闻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也与陕北公学和老延大新闻班时期对实践导向的重视“一以贯之”。对实务导向培养理念的强调,也被今天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继承了下来。

四、1999—2019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实务导向,法新结合

1999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西北政法学院委员会接到司法部的通知,恢复重建新闻专业。经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西北政法学院法制新闻系筹备领导小组。以陈明华为组长,郭捷、慕明春为副组长,王俊熙、王志凯、张敏莉等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1999年4月19日,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西北政法学院法制新闻系。新闻学专业的成立,有利于新闻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便于院系之间交流合作。2003年10月22日,法制新闻系申请更名为新闻传播学院,当时为全国三大法制新闻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从老延安大学的新闻班,到何微主持的西北政法学院第一届新闻专业,再到21世纪的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可以说始终坚持了继承于陕北公学的红色基因,坚持了实践导向与人民情怀。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现在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4个二级学科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MJC)授予权,其中,“法制新闻与传媒法”和“网络政治传播学”是西北地区最早设立的具有鲜明学科交叉特色的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新闻学(法制新闻)、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等6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是全国重要的法治新闻人才培养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学科也以鲜明的特色和骄人的实绩,进入教育大省陕西省新闻教育三强的行列。

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不仅通过校史教育、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在本质追求上培养学生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坚持培养法新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并立足西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开展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实践项目,培养具有坚定信仰、熟悉西部地区、掌握全媒体传播技巧、具有国际视野的特色新闻传播人才。为了能够响应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行业发展需求,学院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覆盖校园媒体实训平台、校内外媒介技能与应用大赛、企业实习实训、社会服务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等多层次多种类的实践形式,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立体化实践实训体系,打造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能够继承和发扬何微先生为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从2017年6月25日起,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连续主办了三届“何微新闻奖”青年学者与学科创新发展建设论坛,旨在以何微精神指导青年新闻传播人才,秉承革命志愿,践行人民情怀。

五、结 语

考虑到陕北公学与延安大学,陕北公学与华北联合大学之间的历史沿革关系以及华北联合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承继关系,可以说,陕北公学是今天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也是今天中国人民大学的源头。

1964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在《大家来写校史》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初期。……我党为了争取、教育一切愿意抗日和革命的知识分子,培养革命干部,1937年8月,在延安成立了陕北公学。”[6]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大事记》也在书的开篇中提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7]

综上,可以说,陕北公学的红色基因,被后来很多学校坚守和发扬着。但现今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无疑都在育人理念中传承着来自陕北公学的红色内核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新闻传播是实务导向极强的专业,高校在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上,显然不能因陷入对新技术、新媒介的一味追逐而忽略、淡忘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初心与目标,摒弃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扬。梳理清楚这一中国共产党最早在综合性大学开办的新闻专业的前世今生,对于理解陕北公学、老延大的红色精神,对于发展当下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西北专业
《西北园艺》(综合)2021 年总目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一座西北小城
缠海鞭杆—西北棍
sin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