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京剧翻译的符号系统与运作机制

2020-02-05 05:35张佳东
文学与文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演译者京剧

张佳东

内容提要:京剧的独特性在于其舞台表演。京剧借助于舞台上错综复杂的符号系统来传递意义,表达审美,以展现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基于京剧翻译的视角,分析了京剧发展的背景、京剧剧本的特征、京剧符号系统及其运作机制,以及20 世纪30 年代梅兰芳京剧团访美演出中的翻译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而提出:京剧翻译重在舞台表演而非剧本文本,译者应研究舞台表演翻译以对外传播京剧艺术;认识京剧符号系统的特点及其运作机制是译者从事京剧舞台表演翻译的前提;受舞台时空限制,舞台翻译需要结合相应的传播策略、途径;为保证京剧翻译质量应采用戏曲专家与译者通力合作的翻译模式。

京剧作为集中国戏曲之大成的典范,享有“国粹”之美誉。20 世纪30 年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访美公演,更为中国京剧赢得了世界声誉。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推动京剧译介活动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受西方戏剧翻译理论影响,目前京剧翻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强调戏剧的文学性,重视剧本翻译;一类强调戏剧的可表演性,注重剧本改写和台词翻译的简洁性、上口性。实际上,这两种翻译基于三点假设:第一,京剧的文学性很强;第二,京剧和话剧一样,演员直接用翻译的台词在舞台表演;第三,语言符号系统的翻译是戏剧翻译的焦点。以上三点假设并不适用于京剧,因为京剧不同于西方戏剧,京剧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戏剧结构、艺术表现和意义传递方式。因此,它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特有的戏剧形式。从京剧的独特之处来探讨京剧翻译,对京剧的对外传播和构建中国戏曲翻译理论具有现实意义。

一 语言符号系统的缺憾:京剧剧本的先天缺陷

京剧诞生于戏曲由板腔体向曲牌连套体更迭的时代,此时戏曲创作由以文人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艺人为中心,这导致京剧剧本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京剧文学性不强;第二,剧本成为表演的附庸,无法脱离表演而存在。

图1 中国戏剧创作发展趋势

如图1 所示,京剧之前的元杂剧、明清传奇、昆曲的创作多出自饱学之士。这些文人创作的剧本结构精致,情节奇巧,语言优美,文学可读性强。尤其是明清传奇不仅取得了正式的文学地位,而且成为当时精英文化的重要代表。①廖奔等:《中国戏曲发展简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164 页。而到了京剧盛行的年代,戏曲发展的推动力由文人变成了演员,从而导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研究舞台表演技艺上,剧本创作受到冷落,“京剧剧目的产生主要是对既有故事内容进行加工、改编、移植,很少有独立性的创作,单纯从文学角度对之进行探讨已经不具备太大的意义”。②廖奔等:《中国戏曲发展简史》,第296 页。

美国戏剧学家、英语京剧开创者魏丽莎指出:“京剧很少有出版的剧本,大多数剧本都保存在演员私人手中且作者都是佚名的。演员们根据自身施展技艺、塑造人物的需求对剧本进行改造。”③[美]伊丽莎白·魏丽莎:《听戏:京剧的声音天地》,耿红梅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年,第13 页。有时候演员们对剧本的更改,造成了京剧版本之间相差甚远,甚至都看不出来其原来的面貌。

上表是京剧《武家坡》王宝钏出场时张派和程派演员的唱词对比。同一出戏,同一情节,同样的唱段,因表演者不同,唱词版本出现巨大差异。六句唱词中有四句(第1、2、4、5 句)不同。如果说第1、第2 和第5 句的深层意义对等的话,那么第4 句则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思。仔细研究唱词,我们发现这种差异是由唱词逻辑松散造成的。第3 句唱词都在说王宝钏站在坡前张望找人,按照逻辑,第4 句应当是看到军官,看到军官后因为不相识不好上前交谈,所以才会出现下面的假意儿剜苦菜。张派的唱词只交代了不相识不便交谈,却不提看到军官的细节,造成了第3 和第4 句的逻辑断裂。程派唱词则只交代了看到军官这一细节,没有不相识不好交谈的情节交代,造成第4 和第5 句的逻辑断裂。

京剧剧本版本多样、语言情节等逻辑松散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给剧本翻译也带来了挑战。首先,固定文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文本到底什么样,只能等到表演完成的那一刻才能成形。其次,即使我们强行翻译剧本的某一个版本,翻译出来的英文文本也一定遗传了京剧剧本的先天缺陷——故事情节松散、台词重复、逻辑不严密,结果必然是西方读者难以接受,且中国京剧真正的独特之处——演员的表演却被忽略了,因此,以翻译京剧剧本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京剧,从一开始就偏离了忠实性原则。

二 京剧符号系统:剧本意义与舞台表演意义的集成

京剧的独特之处发端于其自身的戏剧结构、艺术风格及其意义符号系统。京剧舞台表演正是通过自身的结构和符号系统来传递意义和表达审美的,探究京剧符号系统特点及其运作规则是翻译京剧舞台表演的前提。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捷克结构主义学派、符号戏剧学的前卫学者卡柔-布鲁萨克便开始研究中国剧场的符号系统。在《中国剧场的符号》一文中她将中国剧场符号分成两类:一类是与戏剧性空间相关的视觉符号,包括道具、服装和化妆,以及属于表演空间观念的动作、姿势和表情;另一类则是与对话、音乐和音响相连的听觉符号,包括戏剧道白、歌唱和配乐。她指出这些剧场符号构成的系统复杂而精密,传递着大量且层次不同的意义。①Brusak,K.Signs in the Chinese Theatre.In Matejka,L.& Titunik,I.R.(eds.).Semotics of Art.Cambridge:MIT,1976.p.69.

考虑到演出文本的系统性,我国学者张宁将传统的“唱”“念”“做”“打”分类法与上述分类法相结合,把京剧的符号系统划分为包含语言、音乐与动作的动态符号群和包含服装、道具与化妆的静态符号群②张宁:《京剧——独特的符号系统》,《戏剧艺术》1988 第3 期。;并从符号、表意、交流和审美四个层面,对这些支系统形成各自的语码群及运作语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图2 所示)。

图2 京剧符号系统划分

在此基础上,结合雅各布森提出的翻译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基于传达意义的京剧翻译符号系统划分(如图3 所示)。

图3 基于传达意义的京剧翻译符号系统划分

雅各布森将翻译分为三种,即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图3 将京剧翻译符号系统划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对应了雅各布森提出的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如此划分从京剧符号系统的独特性出发,强调了京剧符号系统中非语言符号系统在表意中的作用,明确了京剧舞台表演翻译的任务,即翻译语言符号系统之外,更应阐释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京剧舞台表演中所传递的重要意义。

根据张宁的论述①张宁:《京剧——独特的符号系统》,《戏剧艺术》1988 第3 期。,可将京剧符号系统的特点归纳如下:首先,京剧舞台上的表意和审美是多符号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京剧整个符号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语言符号系统。若将京剧和话剧相比,同样三个小时,京剧的文字数量只有话剧文字数量的四分之一。京剧舞台表演中,动作戏也非常活跃,可自成一体,甚至有的戏没有语言,完全靠动作表意。其次,除语言符号系统外,其他各支系统也都有自己单独的符征符旨关系,且符号与其代表的意义是约定俗称的关系。京剧动作具有舞蹈化倾向,从而使很多动作与其指向的意义之间脱离了模仿的痕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观众如果不了解其中的规定,就很难理解动作所传递的意义,如“起霸”表示大将出场,“走边”表现夜间疾行等。京剧的音乐结构非常复杂,不同节奏和不同调式相结合,会形成不同的乐调结构,表达不同的意义。了解这些规定的观众,在人物还未出场时,通过音乐便可知人物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基调。此外,京剧的道具简洁有限,椅子可以代表椅子本身,也可代表高山、土台,很多情况下其表意是规定性的,无道理可言。京剧服装化妆系统中的色彩与其传递的意义之间也是约定俗成的关系,如红色代表忠诚,黑色代表憨直忠勇,绿色代表性情暴躁,白色代表阴险等。色彩同人物性格特征的联系不具备普遍性,是特有文化群体约定俗成的结果。

京剧各符号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总体以动态符号系统为主要动力,静态符号系统依附动态符号系统而发挥作用。动态符号群与静态符号群按照程式化规则运行,从而使京剧成为一个大的记号。

京剧的语言和音乐紧密相联,无论是唱词还是念白都要以湖广音、中州韵作为语音依据,因此无论是唱还是诵都印上了方言的痕迹。此外,唱与念都严格遵循中国文字的韵律特点,唱词的平仄虽不像古典文学中的诗词那样严格,但是同样有押韵。合辙押韵对唱词来说非常重要,赋予了语言以音乐性,不讲究辙韵的唱词唱起来别扭,听起来也不顺耳。同时,京剧的念与唱与表演者自身的嗓音天赋、表演技巧结合,形成特殊的流派听觉审美。这也恰恰是为什么不能用英文演唱京剧的主要原因,因单纯的文字转换根本无法表现出京剧真正的听觉审美。还有,京剧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在音乐节奏中进行,动作与锣鼓点紧密配合,不能自由发挥。道具的意义在很多情况下也需要靠语言与动作的辅助来实现,如一些道具的出现靠演员的说话来实现,句子一出,观众就立即认同它所指景物的存在。再如门在舞台上并未出现,其存在是通过开关门的动作来实现的,常见的还有以鞭子代马、以桨喻船等,符征与符旨之间靠动作的联系完成转喻过程。

所有的符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必须遵照京剧表演特定的规则,这规则被称为程式化。如果把程式化的表演规则看成是语法,那么这些符号系统只有在程式化的规则下运行,才可以构成“京剧规范的语言”。一方面,程式化给演员的舞台表演制定了规范,为观众提供了评价和审美标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规约具有特定文化的指示性和抽象性,只对熟悉它运作的人才会发生表意作用,所以造成了异文化背景下观众理解京剧舞台表演意义及审美的障碍。

随着京剧符号系统在舞台上传递意义、表达审美的特征及运作机制被解构,译者的任务也逐渐明确:除翻译语言之外,还应当翻译其他非语言符号系统所传递的舞台意义以及阐释程式化的语法内涵。这样才可能使外国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舞台上的表演,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然而舞台与书籍不同,它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译者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能将大量的必要信息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传递给观众呢?有经验可循吗?

三 梅兰芳京剧团赴美公演的舞台表演翻译策略

本文选取20 世纪30 年代梅兰芳京剧团赴美公演作为案例分析,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此次公演是中国人主动向西方传播国粹文化。梅兰芳团队赴美公演是中国人主动发起的、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向西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这与当下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的现状相吻合。

第二,这次公演从京剧的独特性出发,以其最真实的面貌对外传播。中国戏曲传到国外,大多面临着被改写的命运,外国人看到的中国戏曲已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早期中国京剧的对外传播,主要是靠长期在中国居住的有过观演经历的外国人以书籍的形式加以描述。这次公演则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们以舞台表演的形式把京剧呈现给美国观众,尊重了京剧艺术的本质,忠实地将中国特色艺术传播给世界。

第三,传播效果显著。在中国文学外译陷入尴尬的境地,即文学作品译后在海外传播效果不佳、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梅兰芳京剧团赴美公演使中国京剧艺术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次公演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历史范例。

这次公演中的翻译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宣传资料的翻译活动;二是舞台表演现场的翻译活动;三是团队成员在美国日常的生活所涉及的翻译活动。以下分析与京剧翻译直接相关的两类:

(一)宣传资料的翻译活动

梅兰芳京剧团在访美之前编撰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并聘请专业的翻译团队翻译了四类宣传资料①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21~24 页。:

《中国戏剧之组织》一书的作者齐如山,因早年游历欧洲,深知西方戏剧传统和观众的看戏心理,在书中但凡举例说明道理都会将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进行比对,突出中国戏剧的特点,使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中国戏曲舞台表演的独特之处。这一部分内容的编译对京剧舞台符号系统运作的语法规则(程式化)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对理解中国戏曲舞台表演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剧目说明书》从微观的角度,通过具体的一出戏来阐释舞台上符号系统所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从其中包含的动作介绍、戏剧亮点介绍,可以看出说明书的编译过程实际上是在借助语言文字对舞台上重要的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意义进行阐释。

《梅兰芳歌曲谱的编制》一书中,中国独特的音乐符号“工尺谱”被转换成了西方人可以理解的五线谱,是典型的符际翻译,使舞台上重要的音乐符号系统得以阐释。译者是通晓中西音乐符号的音乐专家。曲谱的转译还有更深层的传播意义。齐如山意识到,与动作、服装、道具等符号系统相比,外国人最难体会到的是京剧的歌唱与音乐所传递的艺术美,短暂的舞台现场更使观众不能完全领略到这种美;通过曲谱模式的转化,西方人日后可在看懂曲谱的基础上,使用西洋乐器演奏,逐渐接受京剧的歌唱,为日后外国人研究中国京剧提供参考。由此可见,符际翻译有助于京剧在海外的深入持续传播。

戏剧图案的编译体现了视觉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的结合。绘制的图片更像是固化了舞台表演的一个个瞬间,从而使那些附着在演员身上的静态符号如服装、乐器、脸谱、道具等得以被详细审视,借助配图的文字实现了这些符号系统的意义转化。

综上,编译的宣传资料是以解释京剧复杂的符号系统及其运作的程式化规则为目的的。这些宣传资料在表演团队到达美国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发挥作用,书籍等材料发放给当地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戏剧研究者、学术团体、媒体等,而戏剧图案则在开演前被悬挂在剧院大厅向美国观众展示。各种传播渠道配合编译的宣传资料,强化了传播效果,打破了京剧舞台的时空限制,借用这延展的时空,将舞台上难以被西方观众理解的非语言符号系统和运行规则提前进行转化传播,为海外观众最大程度地了解和看懂京剧、获得异域文化美学的享受提供了可能性。

(二)舞台表演的翻译活动

受时代局限,当时的舞台无法提供字幕,因此在舞台表演中增加了专门的英文解说。

舞台演出模式的具体细节如下①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第63~65 页。:

从上表中可见,在休息时间之外的105 分钟里,舞台解说时间长达17 分钟,占舞台演出总时间的16%。译者成为舞台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译者解说的内容,不单是解说情节和演员的念白唱词,还用大量的时间解说了中国戏剧的独特之处以及非语言符号系统所传递的意义,是对京剧舞台简要的综合性解说。舞台现场翻译解说与宣传资料翻译解释都重视对京剧符号系统和规约性的解说,它们之间是简略与详实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编译的宣传材料打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对于京剧符号系统及运行规则的解释更详细一些,舞台表演现场的翻译解说再现了信息意义,配合三维的立体表演,使外国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接受京剧的意义。

以上的翻译活动,是在团队合作的翻译策略下进行的。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提出了五种戏剧翻译策略,并认为在这些翻译策略中合作翻译(Co-operative)策略译出来的结果最令人满意。①Bassnett,S.Ways through the Labyrinth: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theatre texts,In Hermans,T.(Eds.).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New York:Routledge,1985,p.91.她指出,参与合作翻译的人员至少应包含两类,要么是两种语言的本族语者的合作,要么是懂外语的译者和该戏剧的导演或演员合作。根据齐如山回忆,当时参与京剧公演的翻译人员有梁社乾、周景福、陈福田、孙子明、贺渭南以及美国毕莲女士等二十几位英文水平极高的人。现对其中几位主要成员介绍如下:

从以上介绍可见,当时的翻译团队中不仅有中外专家译者,更重要的是,有的译者本身就是戏曲行家,他们能深刻理解舞台表演的艺术和意义再现。翻译过程中,戏曲专家齐如山同译者一起工作,对大量的戏曲专业名词进行解释,然后再由这些高水平的译者进行翻译。完成合作翻译的是一个导演、戏曲专家、演员、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通力合作的团队。这样的翻译模式使舞台表演艺术与京剧符号系统的意义和运作得到全面的阐释,是公演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小 结

早期中国戏曲走出国门,多是汉学家和旅居中国的外国人的单方面行动,且多集中在古典戏剧的文本层面。近代京剧翻译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要么是翻译文学性不强的文本,要么是为取悦西方观众而对京剧剧本进行改写,同时变京剧表演方式为话剧,然而,无论哪种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京剧艺术的本质,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梅兰芳团队赴美公演事件发生在20 世纪30 年代中国戏曲从舞台艺术的层面主动向海外推介的高潮期。这次公演事件使得美国观众意识到了更高层次的中国戏曲艺术,在欧美世界产生了轰动性效果,中国京剧自此享誉世界。毋庸置疑,此次公演的成功与正确的翻译策略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此次公演得到国家层面的赞助,且由戏曲专家和著名演员具体实施,所以它是在尊重京剧艺术本质,尽最大可能地保留京剧原貌的前提下开展的。为了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使身处异质文化、受不同戏剧传统影响的美国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陌生的京剧舞台艺术,戏剧专家、演员与译者团队通力合作,肢解京剧舞台上的符号系统,编译相关资料,配合相应的传播渠道提前渗透相关知识,与舞台表演现场翻译解说相辅相成,打破了舞台时空限制,使京剧舞台表演中错综复杂的符号系统所传递的意义和美学享受得到目的语文化观众的认可,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传播效果。

从事京剧翻译,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响应国家的文化战略,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对所传播的对象有清楚的认识。不同的戏剧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呈现出自身的显著特点。中国京剧因舞台表演而栩栩如生,所以,对外传播京剧艺术需要从舞台表演的角度来翻译京剧。舞台上的京剧是通过语言、动作、音乐、服装、道具、化妆等符号系统共同作用来完成表意和传递美学效果的,以京剧舞台为翻译对象的译者需要理解和阐释舞台表演符号的意义和运作机制,翻译舞台上非语言符号系统的表意模式和程式化规则,阐释京剧舞台表演的内容与形式,从而达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公演译者京剧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碰撞:记凯鲁比尼《安魂曲》首次国内公演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大型现代锡剧《天下无讼》公演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