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宪琴
摘 要:张掖大佛寺卧佛,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现为全亚洲最大的一尊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像,历经西夏、元、明、清近千年的维修补塑,保存至今。卧佛结构独特,为木胎泥塑中空,内部空间巨大,按照佛教装藏仪轨,历朝在维修和重塑时都曾为卧佛装藏,这些装藏品也成为历朝对卧佛维修补塑的重要印证材料。
關键词:张掖大佛寺;卧佛;装藏;价值
1 张掖大佛寺历史概述
张掖又名甘州,雄踞河西走廊中部,扼古丝绸之路咽喉,历来为军事、政治、文化及民族交往的冲要之地,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造就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明宣宗朱瞻基说:“甘州,古甘泉之地,居中国西鄙,佛法所从入中国者也。”佛教何时传入张掖,史无定论。《魏书·释老志》记载:“凉州自张轨后,世传佛教,敦煌地接西域……村坞相属,多有寺塔。”五凉时期,河西佛教已很普遍,张掖也成为西域高僧前往中原传教的必经之地。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张掖大佛寺,是一座佛教艺术和佛教文献的藏珍之地,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即公元1098年,是由西夏第四代皇帝乾顺敕建,因寺内供奉佛祖涅槃像,故民间俗称其为“卧佛寺”“大佛寺”,距今已有922年的历史。大佛寺自西夏建成受到历代朝廷的重视,在河西地区具有极高的宗教影响力。明清时期朝廷对大佛寺维修不断并敕赐“宝觉寺”“宏仁寺”等寺名。②西夏至元代,张掖大佛寺一直作为皇家寺院。明代早期,朝廷十分重视对大佛寺的重建和维修,使大佛寺寺院的规模空前庞大。
2 装藏仪轨及大佛寺卧佛装藏概述
装藏又称“装脏”。新佛建成后,为赋予佛像生命力,在佛像内装上具有象征性的内脏和神识,这是佛教造像特有的仪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不管是泥塑佛像、木雕佛像还是铜雕佛像,一般都会在佛像背后设置一个小门或小口,可以打开,再往里面装一些符咒、金银宝物等器物,等同于常人身体里的五脏六腑。
据《重刊甘镇志》记载,西夏时期有一位叫嵬咩(wei mie)的国师,一日敛神静禅时,忽闻天际有丝竹之声,寻声而至,从地下掘得金砖翠瓦覆盖的碧玉卧佛,国师遂发愿,修建了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大殿中供奉有一尊全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佛身长34.5米,佛像身后立有十大弟子举哀群像。整尊造像木胎泥塑,金妆彩绘,侧身而卧,一手枕于头部,一手平放于身侧,双眼半闭,双唇微启,形象端秀丰满,姿态安详恬静。卧佛内部构造独特,为木胎泥塑中空,木头搭成骨架,再用草泥贴塑,最后金妆彩绘而成,整尊造像很好地将建筑技术与塑像艺术完美结合,是西夏国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塑像史上的一大奇迹之作。
卧佛腹内的框架分为上、中、下三层,卧佛头部还单独设有一间藏宝室,曾装有历朝历代的佛教珍品和历史文物。
河西走廊是地震活跃地区,张掖历史上的地震记载十分频繁,卧佛木胎骨架经地震摇晃,极易造成榫卯拉开、松弛,卧佛泥肤上也随之开始出现裂纹、脱落等现象。元大德四年(1300)秋七月,甘州地震,有声如雷。元至大四年(1311),甘州地震。明正统五年(1440)十月永登地震,坏城堡庐舍……成化十三年(1477)四月,“甘州地裂,又震有声,地生白毛,冰厚五尺,间以杂沙,有青、红、黄、黑四色”,因地震卧佛塑像头顶螺髻倾颓,当时的钦差镇守甘肃御用监太监颜义和钦差镇守甘肃的总兵官王玺组织寺僧及善男信女们对卧佛进行了重修。③此次重修,沿袭之前的装藏习俗和仪轨,对卧佛又进行了一次装藏。
乾隆十年(1745),大佛寺主殿大佛殿倒塌,卧佛像受到重创,当时寺院主持思宗、功德主秉仁及合郡军民将大佛殿改式重修,并对卧佛塑像进行了重新塑造,于乾隆十二年(1747)四月进行了装藏。《乾隆十二年重修卧佛殿碑记》载:“甘肃张掖郡弘仁古刹有古卧佛遗迹……今大清乾隆十年佛殿倾颓,主持思宗及功德主秉仁等募化合郡官员军民共助檀波,桐月筑基改式重修三层阁楼,仍塑卧佛金身,丁卯梅月装脏……”这次重塑装藏是封建王朝对卧佛最彻底的维修。①
20世纪60年代,专家对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的装藏文物进行了清理,在卧佛腹内发现了三件明代装藏物品—重修卧佛纪事铜牌、漆绘描金人物铜镜和双龙耳套环铜壶。
3 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明代装藏文物概述
3.1 明代重修卧佛纪事铜牌(图1)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发现,铜制,高49厘米,宽44厘米,长方形薄铜板,上沿饰覆莲花瓣状,下沿为仰覆莲台形,纹饰皆捶揲而成。正面錾刻有239个楷体汉字,内容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因地震而重修卧佛纪事,落款处有僧职名单。②
3.2 明代漆绘描金人物铜镜(图2)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发现,圆形镜面,光洁可鉴,背面有阔边凸起,作凹面。镜背中心有半球形孔纽,背面先以朱漆为底,再以金泥描绘,称“描金”。边缘饰水波纹,镜纽周围绘画内容为游园图:近景绘一松树,一童子在树石间玩耍。在右侧绘一房舍,内有二位官人端坐歇息,门前左侧绘三游客相视而行,其中两人与房内官人拱手相呼,后一人观赏园景。中景水池左侧绘一亭台,亭内窗口一人观景。远景绘山石树木,林中透出亭台楼阁。③
3.3 明代双龙耳套环铜壶(图3)
1966年出土于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此壶黄铜锻造,捶揲成形,高54厘米,口径17.2厘米,重12.4千克,高领撇口,溜肩鼓腹,喇叭形高圈足。唇口有两道凸弦,颈部一对螭龙耳,耳内套环,腹部一侧有錾刻铭文。铭文所记,此壶原供奉于大佛殿法坛,清初维修时作为装脏物置放卧佛腹内。作为明代铜壶的典型器物,其造型古朴庄重、工艺雅致精细,真实反映出明铜器制作的杰出工艺。④
4 卧佛腹内出土明代装藏文物的价值
4.1 明代重修卧佛纪事铜牌的价值
成化十三年重建卧佛铜牌铭记
震旦国张掖郡流沙河有迦叶佛遗迹,大夏建。崇宗皇帝永安元年,嵬咩国师始创卧佛圣象,后兵燹之乱,旧像犹存,至我大明永乐年间重建盈完。于成化十三年四月初一申时地震,佛首倾颓,镇守甘肃大臣并十方檀信、合山僧官僧众人等,同发善心,各舍己赀,重建佛像,今已完成,不泯来源、俟后而矣。
钦差镇守甘肃御用监太监 颜义
钦差镇守甘肃总兵官、平羌将军、都督 王玺
钦差镇守左副總兵、都督 马仪
左参将都指挥 刘文
本寺侍佛督纲 源海印
镇南坚参
忍把舍念
你麻失宁卜
主持 鉴安、朵儿只鲁骨鲁
更 愿
皇图永固 帝道遐昌
佛日增辉 法轮常转
大明成化十三年岁次乙酉六月初一日造
铜牌一面①
明成化十三年重修卧佛纪事铜牌,在其落款处发现的僧职名单中有少数民族侍佛都纲的姓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藏传佛教对大佛寺佛教文化发展的影响,而纪事铜牌的发现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张掖大佛寺敕建时间只存方志记述而无实物证明的问题。它所记载的明成化十三年因地震卧佛佛首倾颓,大佛寺随后修缮重建等情况,为研究大佛寺建筑、塑像的历史及我国古代地质灾害等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
4.2 明代漆绘描金人物铜镜
我国铜镜制作已有四千年历史,甘肃齐家文化发现的一枚圆形七星镜是目前所知国内最古老的铜镜。我国历代都铸造铜镜,且制镜技术不断完善发展,两汉时期到达高峰。唐宋时期的铜镜更是富丽堂皇,镜体多样,镜背纹饰由浅浮雕线条式向高浮雕发展,由简单的几何纹发展为精美的神兽、动物、花卉、纪年、铭文、彩绘、画像、金银、镶玉、玻璃、螺钿、漆绘等多种纹饰及装饰,历朝历代均有明显的特征。到明清时期,铜镜逐渐被水银玻璃所取代。
明代铜镜,其纹饰的特点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目前全国发现的众多明代铜镜,大多数为素面之上铸“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福寿双全”“状元及第”等吉祥用语的文字镜。张掖大佛寺所藏漆绘描金人物铜镜,画面运用传统的线描技法,构图布局疏密得当,用笔精巧,透视感极强,是一幅难得的工艺漆画。镜面虽经五百余年,至今光可鉴人,该镜做工精美,装饰华丽,是明代铜镜的经典之作。
4.3 明代双龙耳套环铜壶
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的明代双龙耳套环铜壶,腹部一侧有錾刻铭文。铭文所记,此壶原供奉于大佛殿法坛,清初维修时作为装藏物置放卧佛腹内。作为明代铜壶的典型器物,其造型古朴庄重、工艺雅致精细,真实反映出明铜器制作的杰出工艺。
5 结语
“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余年更喜有人修缮果;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游三千世界方知此梦是真空”,这幅书写于大佛寺主殿两侧位置的对联,是对张掖大佛寺悠久历史的阐释,也是对大佛殿卧佛涅槃的真实写照。张掖大佛寺作为历代皇室敕建寺院,其建筑、雕塑、壁画、绘画等艺术集中反映了张掖佛教文化的成就,展示了佛教文化的艺术与魅力。卧佛独特的构造和巨大的内部空间为其装藏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卧佛腹内装藏文物的发现,不但为大佛殿以及卧佛修葺时间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也印证了历朝历代对大佛寺均有维修,而且还进一步证实了张掖大佛寺对研究地方历史发展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