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光
在睡梦中接到小姑姑的电话,问我认不认识医院的人。我迷迷糊糊地坐起来,问她怎么了。“你姑父可能得了肝癌。”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忽然哽咽。
我从小到大都是个健康的孩子,几乎没去过医院,连输液的体验都不曾有过,但对于生病这回事,却有超乎常人的切身体会。黑暗里我握着手机,脑中茫然一片。癌症,竟然又是癌症。
我未曾谋面的爷爷是癌症去世的,后来是父亲,再后来是养育我成人的姑姑。前两者带给我的冲击并不算大,直到朝夕相伴的姑姑离开,我才有了关于死别的切肤体会。她离开的那一天,我真实发觉了过往二十年属于青少年的伤春悲秋是多么稚嫩,多么微不足道。就好像一道擦伤,一瞬的疼痛后,次日就能痊愈。可至亲离世不同,它是在人心上剜去一块肉,哪怕事隔经年,看似淡忘,偶然想起时,也会觉得身体里有个隙缝,无论如何都填补不了,也圆满不了。
我千方百计找朋友帮姑父挂号,提前入院,安慰小姑别着急——肿瘤不见得就很糟糕。可结果出来的那天,我才发觉言语的苍白。侥幸的期盼终究是落了空,报告单上明确写着:肝癌末期,伴随骨转移。
难言的恐慌感袭来,我清楚知道我即将又一次目睹親人的离开。即便没有血缘关系,姑父对我来说也是父亲一样的存在。在父亲缺席的成长过程中,是他填补了我渴望的父爱。儿时的每一个节日,我总能收获与妹妹同样的礼物。他对待我与亲生女儿无异,甚至惹来妹妹的小小埋怨:“我看姐姐才是你亲女儿,我是外面捡来的。”
这样一个乐观又开朗的人,能逗得我哈哈大笑,又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无形的后盾。我在邻市读大学时,每逢开学、期末,他总会开车来接我。小姑姑说要锻炼孩子,哪能总保护得严严实实。他就笑着说:“拎着大包小包去坐车,孩子受罪。”我至今记得大四那年的期末,我打电话问姑父次日能不能来接我。那时候他正与朋友打牌,爽朗地一口答应我说没问题,友人问他是谁的来电,他笑眯眯地说:“我闺女。”“你闺女不是昨天刚回来吗?”他就更开怀道:“是我大闺女!”他的语气亲昵而随意,却在我心里漾出了无边的浪。也许因为从小到大父亲不在身边,我便从未意识到缺失父爱有何不妥,可是那一刻,当我听见他的笑与话,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有这样的渴求。姑父的存在于无形中圆满了我人生中关于父亲的缺憾。
我在医院见到术后的姑父,也见到一周之间头发白了一半的小姑姑。人类伟大如斯,在蛮荒世界里创造出不朽文明,恍若神明。人类也渺小如斯,在病痛面前束手无策,心神俱灭。我抱着小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可就像曾经姑姑离开时,所有人也这样对我说,而我们都明白其实不会好起来了。
平淡惜福,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惜总要走到无法回头的那一刻,才迟迟懂得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