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能否在推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兼顾生态环保是国内外媒体审视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视角。从空气质量到水土保持,从能源结构优化到新能源投资,从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产业布局到绿色金融创新,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备受海内外舆论关注。
尤其是近期,中国宣布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全球对中国寄予厚望,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提出的绿色复苏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应该说,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生态环保已经融入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消息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抓住把握关键节点,对国家政策第一时间做好解读,同时,也有必要挖掘更多更具人文关怀和温度的新闻故事以增强生态环境报道的感染力,拓宽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海外受众展现中国经济发展更丰富多彩的绿色实践。
把握关键节点 做好消息的对外发布
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注重时效,准确报道,才能先人一步,掌握主动权,面对重大问题不失语,不缺位,才能把握话语权;把握好尺度,客观真实平衡地报道,才能让新闻更具权威;同时,尊重传播规律,才能产生良好宣传效果。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讲话一经播出,新华社对外即时播发消息《习近平:中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及时向世界传达中国在环境保护上的立场和声音。中国在碳中和目标上将说到做到的英文报道当日也被路透社大篇幅引用。随后,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挖掘,撰写了从短消息到长篇评论,再到重点栏目稿件,内容覆盖中国绿色发展事实、专家解读、产业影响、具体实现路径、全球意义等,在报道内容上更加全面均衡,并以矩阵式报道形式,放大了权威声量,在“度”和“效”上取得良好效果。初步统计显示,《中国宣布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与《习近平呼吁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的用户采用分别达到近百家。另一个典型的报道案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对外发布,我们滚动播发了英文消息,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的五项任务,对外展现了中国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区域协调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决心,稿件播发后被路透社等2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广泛采用。
除做好重要政策和重要主张的对外解读外,我们在日常报道中也会加强消息的写作。例如,为了让海外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绿色实践,我们在编发煤炭消耗量、清洁能源发电量等与生态环保相关的消息时也会注意添加相关背景,帮助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国情,同时也使数据更具象,让读者更容易直观感受到中国在生态环保中付出的努力。
此外,笔者发现,围绕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挑战中的解决方案的报道也很受海外关注。例如,2020年的一个报道重点是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我们在报道中坦言长江污染水质恶化、人类过度捕捞等问题,点明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的同时也阐明中国保护和恢复长江生态的决心,介绍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通过对政府、渔民、企业等主体深入采访,展现禁渔政策的长远影响,使消息更加见人见事。
以发展的眼光讲好中国的生态环保故事
梳理海内外媒体涉及中国生态环保报道,笔者发现中外媒体在报道理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外媒稿件习惯于挖掘中国产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而国内外宣媒体则更倾向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报道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这是由不同的理念延伸出的不同报道思路和讲述方式。
例如,近期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则针对中国环境污染的报道中指出,中国制造业经济的迅速崛起、政府倾向于发展经济而忽略绿色环保和地方政府的不当激励制度,三者共同导致了中国环境污染加剧。《金融时报》在题为《气候变化:中国煤炭成瘾与碳中和承诺的冲突》的报道中强调虽然中国提出碳中和,但其煤炭工厂依然不断涌现。文章引用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仍在化石燃料领域加强投资,不愿暂停使用煤炭,证明中国缺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导者的资格。同时,以内蒙古某地低碳谷和云计算产业园不够繁荣为例,指出中国产业转型失败、可持续能源领域发展滞后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批评报道并未引用任何官方数据佐证中国新开煤炭工厂数量,有些观点还主要依托海外机构和人士的分析,难免有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之嫌。这就凸显了对外传播的意义,凭借在中国生态环保报道领域的主场优势,我们更有责任去全面深入地记录中国绿色发展的进程,特别是以发展的视角去审视中国产业转型,有点有面地看待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就。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9年,中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亿吨左右,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4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9%。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以及中国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
除了这些产业数据,中国大地上每天都涌现出很多值得报道的生态环保故事,关键在于记者要提高自己的新闻发现力和思考力。例如,涉及重工业城市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报道,就可以通过探讨城市转型背后的原因与转型路径,引用官方不同时期相关数据,分析城市不同阶段发展政策,来丰富观察城市转型的维度。
让生态环保报道更有温度,更具人文关怀
在生态环保对外报道中,诸如“河长制”“蓝天保卫战”“環保督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和举措比较抽象,有些与外国人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在没有相关生活背景知识下,外国受众难以理解。单靠列举政策和引用枯燥乏味的产业数据达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很难,最好是能更多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变化,让报道更具人文关怀。
首先,要做好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政策的对外传播,就要通过挖掘新闻故事为政策赋予更多生命力和活力,因为以普通人为载体的故事会使政策更有“人情味”,使报道更容易引起共鸣。例如,在报道长江禁渔政策时,我们把目光投向受其影响最大的群体——渔民。有一篇报道就是通过介绍世代打鱼为生的吴华山一家上岸创业的故事,讲清了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大背景。吴华山一家上岸发展小龙虾产业致富,背后少不了政府在住房、教育、医疗、职业培训、贷款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保障与支持。将政府政策融于普通人生活故事中,更显人文关怀,更有温度。
此外,笔者感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尤其是保护濒危物种,也是海外受众比较关注的议题。其实,我们对外编发的很多生态环保稿件都有濒危动物的身影。有一篇稿件就讲述了一位45岁渔民保护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江豚的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出中国人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文章还通过背景添加,介绍了当地政府切实投入资金,制定可行政策,不遗余力拯救江豚,也通过引用近年来稳定的江豚数量,从侧面展现出长江生态保护的成果。
总之,对外生态环保报道是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富矿,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与地球的未来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息息相关。这个报道领域专业性强,对记者编辑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在报道实践中要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不仅要吃透政策,熟悉中国的国情,还要有国际视野,发现绿色实践的中国特色,更要具有人文情怀,善于挖掘有温度的新闻故事,去触及海外受众的心灵,这样的对外生态环保报道才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