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仲
内容提要:作为“诗中之诗”,徽州楹联与中国书法、诗文、徽州三雕紧密结合,是徽州建筑中独特的装饰载体。徽州楹联中包含着丰富的孝养父母、悌于兄弟、敬祖孝宗及士农工商皆孝、救急危难是孝等文化内涵。这种“不胫而走”的特殊载体,对儒家孝文化在徽州社会的传播与发扬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楹联内容在地域分布上的高度相似性也反映出徽州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已趋于形成统一的文化生态圈。
关键词:徽州楹联;孝文化;传播
楹联,俗称对联,是建筑中独特的装饰载体,其文字内容是创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概括与总结、对国家谕令和族规家训言简意赅的陈述,以及对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散落在徽州民居、祠堂、书院、寺庙、路亭及园林等建筑载体上的楹联①,是徽州核心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民间文学中的表述,包含着丰富的以孝顺父母、尊祖敬宗为代表的孝文化内涵[1]。同时,作为重要的建筑与文化载体,楹联又润物细无声地将其代表的符号意义传播、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和思想中。
一、传统社会徽州楹联的分布情况
历数前人著述,目前被辑录的徽州楹联多达数干副,其中包括部分数目可观的楹联是属已失去建筑依存,但在史料中可寻者,其数量还是较为丰富的。
根据前人所辑录的徽州楹联来看②,无论是按照用途、悬挂区域还是内容来分类,除风景胜迹联外,徽州楹联基本上都是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规范而书写,寺庙道场楹联中也包含了大量劝人从善、因果报应的内容。在涉及传统礼教、五伦八德、礼仪规范楹联中,处处可见“孝”义,情深意浓,以“孝”来维系道德规范,并相应延伸至其他治家安里、和睦宗族层面。有些楹联是直接将“孝”字嵌入其中,另有大量楹联虽字字无孝,却甸甸饱含“孝”情。
(一)徽州楹联的地域分布
为便于统计,在楹联汇编著述中摘取徽州楹联中直接包含“孝”字的共计1 32副(歷史上必然不止于此数),其在六邑分布如表1。
表中显示黟、歙、绩溪三县在涉及“孝”字楹联的数目上占绝对优势,这种区域性差异多受当今非遗招牌、文化旅游的高度影响,学界、业界对黟县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十分热衷。此表中数据,并不能严格地反映出徽州区域学术风气、文化背景与人才的地理分布等。但从表中可以看出这种“孝”字楹联在徽州的分布是十分广泛的,各县邑宗祠、支祠、书院、社学、民居、戏台、商业店铺等联中均有体现。
(二)徽州楹联的内容分布
以此1 32副“孝”字楹联进行统计分析,与“孝”字同时出现的词语及出现频率情况如表2。
表中反映出孝悌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忠孝、孝友、孝子居其次,孝思、孝悌力田、忠臣孝子等在楹联中也有体现,且“孝”字基本上与忠君、悌于兄弟等词基本同时出现,忠君、孝亲、敬兄、爱弟在语义上可并列等同。除与孝字相关的词语,还有“祖德”(5次)、敬宗(4次)、宗德(4次)、尊祖(3次)、祖功(3次)等词,以及与“秋霜春露”语义相近的词语出现也颇为频繁。这种词语并列出现一方面代表了徽州人内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这种词语出现频率的高低也反映了代表的精神理念、伦理规范在徽人内心世界的排序,包含着从孝至孝悌、孝子的家庭道德,以及孝友、忠孝节义、忠臣的家国合一情怀。
歙县长陔乡韶坑村徐氏宗祠“采惠堂”联“古帝重文华,采惠金相显其富,并且显其贵;先王传道德,开宗明义孝之始,而又孝之终”[2]136,道出“孝”乃是先古道德之渊薮,是自上古时期被王室、民间认可的伦理规范。婺源县汪口村俞氏宗祠“仁本堂”联“万石家风当惟孝悌,百年世业乃在诗书”[2]453、婺源县江湾村“受经堂”联“慈鸟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2]269,字字提醒徽人时刻不忘父母恩情,要懂得饮水思源。婺源冲田齐氏宗祠“敬思堂”联“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景象;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2]1 14提醒族中子弟要恪守伦理纲常,不得逾越级别,家庭方是孝友之家。夥县宏村“承志堂”联“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内孝悌为先”、歙县小川乡临川村李氏宗祠“修爵堂”联“入户问家规,孝忠信义;趋庭崇世业,礼乐诗书”[2]124,更是凸显了“孝”字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二、传统社会徽州楹联的孝文化内涵
作为“诗中之诗”,徽州楹联与中国书法、诗文、徽州三雕紧密结合,其措辞讲究,形式对仗,引经据典,创作时常用比喻、比拟、双关、谐音、反语等多种修辞手法,并有嵌字、隐字、炼字等多种用字技巧[3]。有大部分楹联虽字字不言孝,但深含浓浓孝情,此类楹联数量庞大,指不胜屈,难以顾全,包含着丰富的、重要的孝文化内涵。
(一)孝养父母,悌于兄弟
徽州楹联中包含着大量劝诫孝养父母、悌于兄弟的内容,并且有部分楹联系引用“目连救母”经典进行创作。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弟兄。
——歙县呈坎村罗亨桐民居联[2]54
须知难得惟兄弟,务在相孚以性情。
——黟县屏山村舒氏宗祠“余庆堂”[2]324
和及乡邦,心同天地;顺其父母,乐尔妻孥。
——休宁屯溪程氏民居联[2]3
其无逸,礼耕义种,勿助勿忘;顺乎亲,长友弟恭,尽伦尽性。
——绩溪上庄胡氏支祠“其顺堂”联[2]381
兄弟自然敦友爱;叔侄不必结冤仇。
——黟县南屏村“敬义堂”联[2]271
上述是歙县、黟县、休宁、绩溪四邑具有代表性的楹联,其意在强调父母是为天下最大、五伦之首,正所谓“父母生我,洪恩罔及”[4],欲报父母恩情,有一字须格外牢记——顺。同时,家庭中除父母之外,兄弟、夫妇、叔侄关系也格外重要, “事亲而外,厥惟敬长,诚以长者皆我诸父、诸兄也”[5], “爱我兄弟,即爱我父母也”[6],方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叔侄和谐的雍睦,避免悖逆、争斗、嫌隙之现象。散见于民间的还有许多类似“碧桃多结子,丹桂广生枝”,祈求多子多福的楹联。
同时,徽州各县戏台楹联中有多处是以“目连救母”内容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歙县呈坎灵山水口庙戏台几副楹联描述了傅相之子傅罗卜历经艰苦,前往西天求佛祖救母,并在地狱经历各种苦难,最终寻得母亲的场景内容。且在此类楹联中,作者倾注了许多因果报应的思想, “一举一言,当有神明乃察;片忠片恶,须知报应无差”(休宁屯溪高枧村铁马庙灵官亭联,严良骏撰),其旨在让世人内心明白举头三尺有神灵,若对父母不孝、对国家不忠,虽然父母不责、宗族未罚、官府未责,但报应无差、善恶终有报。楹联将此类内容挂于厅上,或刻于门柱上,意在时刻提醒族中成员谨记这些内容。
(二)敬祖孝宗
徽州楹联更多包含着“人既要孝父母,从父母的父母代代推算上去,便是祖宗”[7]的思想,此类“敬祖孝宗”之楹联在徽州不胜枚举。徽人极重丧祭之礼,修整祖宗坟墓、祠堂及修谱均是徽州宗族在族训规定及聚众宣读场合明确所强调的敬祖孝宗行为,因此徽州许多楹联也折射出徽人极重谱系、窀穸、荐鼎事宜的现象。“列祖列宗,虽远毋忘,凡子姓值祭之期,齐集宗祠,起伏兴拜,以致如在之诚”[8],因此“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歙县潜口司谏宅第联,明永乐初进士、吏科给事中汪善的五位孙子为祭祖所建的家祠)[2]59类楹联在徽州祠堂、牌坊、水口、戏台等处俯拾皆是。
同时,楹联作者不断向族人、子孙陈述一个道理:敦孝悌、睦宗族、恪守敦伦是为了守万古纲常,是为后代子孙积阴德,家风方能兴盛,子孙后代才能辈出翘楚。秋霜春露、俎豆常新是对先祖敬重与尊崇,是“不失水木之本源”之意,以报本追源之孝思,是“子孙之所不忘祖宗者”,也是“祖宗之所望子孙者”。
(三)四业皆孝
徽州楹联中有两则明确孝子贤孙在商业活动中的职责与本分,一则是歙县杞梓里王氏宗祠“承庆堂”联(清歙县王茂荫撰题),内容为“一脉本同源,强毋凌弱,众毋暴寡,贵毋忘贱,富毋嫌贫,但人人痛痒相关,急难相扶,即是敬宗尊祖;四民虽异业,仕必登名,农必积粟,工必作巧,商必盈资,苟日日侈游不事,匪癖不由,岂为孝子贤孙”[2]147。另一则是歙县昌溪村吴氏宗祠联“科第尚哉!必忠孝节廉,自任畿端,方可无愧祖宗;读书贵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孝子孙”[2]148。这两则楹联是对传统四民观的冲破和商业地位肯定的反映。
楹联中表达徽人认为士农工商虽分工不同,只要各专一业,便是孝子贤孙;同时无论从事哪一行业,但若游手好闲,不问正途,便非孝子,愧对祖宗。另外,科举仕途是好,但也必须做到忠孝节廉,方可无愧于祖上。由此可见,徽人“敢于冲破传统的四民观”[9],鼓励子孙或自己走上经商之路,并且也鼓励子孙读书, “崇士重商”在此时已成为徽州的历史传统[10]。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徽人无时无刻不为自己、后代这种向传统挑战的行为寻找一种理所应当、任何人无法反驳的理由,即是孝。孝乃天伦,五伦八德之首,徽人将这种“孝”作为其商业经营的理由,顺其自然且较为符合当时的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为徽商外出经营及“父母在,不远游”寻找合适的道德罩衣。
(四)救急危难是孝
“一脉本同源,强毋凌弱,众毋暴寡,贵毋忘贱,富毋嫌贫,但人人痛痒相关,急难相扶,即是敬宗尊祖”,此联将尊祖敬宗从狭义的修谱、祭祀等形式行为扩大到扶贫救难、苟富贵勿相忘的高度,既是题写者王茂荫和歙县杞梓里王氏宗族成员对孝文化理解的情感抒发,也是对徽商多善行义行、帮扶族中子弟行为的最佳观照。在徽州基层,人们(知识分子阶层)似乎偏爱将孝等同于许多教化理念,并且执意将更多打破传统、无私奉献甚至竭力报效的行为用“孝”来进行解释。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徽州确实是传统社会中“孝”治的典范区域,并保留了许多孝文化的精神与物质成果。
三、传统社会徽州楹联的传播影响
徽州自古就有题写楹联的传统, “乡村里坊之间凡办大事,有联则雅,无联则俗”[2]序言5。作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亦庄亦谐的表达形式,楹联在徽州抬头可望,属于传播范围最广、渗透能力最强、最易让人认知、了解和记忆的民俗文化传播载体之一。徽州楹联真实反映了民众的喜怒哀乐、生产生活,以及徽州历史和基层社会的风情面貌,并充分、生动地体现了古徽州的文化和精神内涵[11]280-281。
在徽州祠堂、水口、戏台、民居、寺院等介质载体中,祠堂、家居住宅楹联中的孝文化精神体现得较为明显,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规范、族人相处原则等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在徽人从早到晚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仅有祠堂这种庄重森严的建筑载体,以及定时宣读的族规家训,更有随处可见的楹联。这些载体共同构建了处处有规训的环境,从而在无形中熏陶并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良好氛围和社会风俗,逐渐形成“一种传统力量而使社区分子遵守的行为方式”[12]。翟屯建曾指出: “徽州楹联中涉及忠孝节义内容的联句较为普遍,为儒家思想在徽州社会的传播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序言4
总体来说,楹联具有“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传得开”[13]的传播效果,是根植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的文学表达形式,这种“不胫而走”的理想效用对徽州社会习俗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徽州楹联内容在地域分布的相似及重复性上也彰显了徽州文化的典型内涵。
表3是分布在徽州各邑相同或高度相似的楹联内容,均从1 32副徽州“孝”字楹联中节选而出。同一副楹联在各邑都有体现,一方面说明此类楹联的传播较广,流动性较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中反映的精神内涵逐渐成为徽州六县共同的价值理念,通过楹联这种形式不约而同地形成了这种文化生态表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表中第1、2、3、4、5、6、7、9、11例楹联虽然在语言文字上有差异,但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诗书孝悌”,告诫族中子弟除在家庭内要做孝子外,读书也同样重要。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受朱熹影响颇深的徽州,并没有刻意提及讀书以求功名利禄,更多强调读书以修己身、明伦理。只因“宇宙中的人,富贵、贫贱不齐,而惟读书人为贵,只因他知道伦理”[14]。第8、9、1 0例楹联是在极力否定四业之间的差异,唯孝字当尊,第1 1例同样是对传统八德的鼓吹与宣扬。
总而言之,分布在六邑中相似的“孝”字楹联在内容上的共同点均是竭力否认传统的“四民”之分, “士商异术而同志”[15],旨在说明无论从事士农工商哪一业,笃志勤奋、少游手好闲之行为都是孝子贤孙。
上述徽州楹联中折射中徽人思想与传统“孝”文化既有一致性,也有在某些方面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对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应归于徽商的“酵母”作用。重本抑末、传统商贱民轻的观念在基层社会可谓根深蒂固。明清时期徽人靠远徙经营,富甲天下,但在身份上始终为四民之末。为了让自己及子孙后代寻找生存的理由及摆脱心理不平衡的压抑,徽商通过族规、家训、祭祀活动等各种媒介,以如簧之舌不断告诉世人“丈夫非锐意经史,即寄情江湖间,各就所志,期无忝所生而已”[16],反映在楹联中便是“读书贵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孝子孙”。经商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便是为孝子。
同时,从楹联中所见,这种理念并不拘于徽州单独某个县,而是其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徽州文化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生态圈的体现。正如斯图尔德所指出的,两个相距甚远,不曾发生过文化接触的偏远地区、却有着类似的文化。因为文化具有“适应”性,文化变迁过程就是适应环境的过程[17]。徽州历史上经历了前山越文化、歙黟时期的山越文化、新安文化、歙州文化再至徽州文化的数次大小变迁[11]6-10,每一次历史上的变迁都会带来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尤其是商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结构、文化生态、民间习俗的冲撞。徽州区域正是在这种不断更迭、变化的社会中自我调适、自我更新,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形成和谐的平衡结构。
注释
①徽州楹联于2006年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后备受学界关注,有数部关于楹联搜集汇编及研究专著问世。历史上,能够确切考证时限者系宋朝伊始徽人已形成题联习俗,以朱熹为代表的文人贤士在徽州多处留下了后世传颂的楹联绝句。本文主要以谢维汉编选《中国古镇老村楹联精选》,余治淮等编著《西递·宏村》、吴寿宜编著《黄山楹联》,黄山市黟县金星民间博物馆编《徽州楹联大观》,舒育玲主编《徽州楹联通览》及蒋茂松收集、黟县文物管理局编《古黟楹联》等为蓝本进行统计分析。
②许多楹联所撰年代无法考证,但基本可推测目前所辑录楹联大部分应属明以后至民国时期,并有一些当属宋代朱熹所写,并流传至后代。
参考文献
[1]陈文苑.古徽州祠堂楹联的价值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 (4):136-138.
[2]舒育玲.徽州楹联通览[M].合肥:黄山书社,2013.
[3]任喜民.详说对联[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118—138, 139—154.
[4]叶盛春.沙堤叶氏家谱·卷1:四箴[G].刻本.明万历七年( 1579).
[5]舒安仁,等.华阳舒氏统宗谱·卷1:庭训八则[G].叙伦堂木活字本.清同治九年(1870).
[6]汪菊如,等.古歙义成朱氏宗谱·卷首:祖训十二则[CJ].存仁堂活字本.清宣统二年(1910).
[7]许桂馨,许威.涧州许氏宗谱·卷1:涧州许氏祖训[G].木活字本.民国三年(1914).
[8]胡祥木,胡祥麟.上川明经胡氏宗谱·下卷:规训[CJ].木活字本.清宣统三年(1911).
[9]王世华.论徽商的文化自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1):18-25.
[10]阿风.明隆庆刊《珰溪金氏族谱》所见徽州人的四民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4):436-443.
[11]卞利.徽州民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0.
[13]李建萍,余艳艳.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74-76.
[14]许桂馨,许威.涧州许氏宗谱·卷1:涧州许氏祖训[G].木活字本.民国三年(1914).
[15]李琳琦.“激进的言论”与“保守”的行为:对徽商在传统价值观问题上的心理分析[J].社会科学家,1998( 6):27-31.
[16]许氏世谱·第5册:平山许公行状[M].明隆庆抄本.
[17]曾芸.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2-96.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明清徽州孝文化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2019A0292)的阶段性成果。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