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02-04 16:07魏红霞
学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校的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培养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观念,努力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2-005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2.052

只有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走出校园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一线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充分尊重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创新能力的产生集中体现在对环境的要求上,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著名教育家利珀认为,宽松和谐的环境可以刺激情绪发生知觉作用,由此作为组织和维持行为的基本纽带,进一步指导人的行为。由此可见,宽松环境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来,教师不能过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整齐划一,让每个学生都按照教科书式的要求做好,这样会使教学活动缺少活力,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和关爱。爱是所有教育活动发生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凭借教师自身的语言亲和力和行为感召力去感染学生,关心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与学生建立平等良好的关系,尊重学生内心的情感表达,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二、构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学习能够成功的最大动力和源泉。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呆板教条的教学方式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托尔斯泰说过:“教育的成功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在于强制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所以,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某学科的认可程度,自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现今学校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索精神,只有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能被驱使在未知的领域进行有效的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作用。因此,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就是教科书,这就极大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以教材为中心,积极拓展教科书以外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型改变。所以,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将学生从课堂的学习中引入生活的观察和体会中,把学生放置在具体而形象的生活场景中,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非常重,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索问题,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操作,提供学生进行探索的空间和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观察、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作用,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合作式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合作式学习是近几年“新课标”引领下的创新型产物,它主张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确保每个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合作式讨论的基本模式,减少对学生思维和行为的束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进行思考,都有表达的机会。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話:“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每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合作和交流在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合作式学习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创新意识产生的可能性,无形中使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让创新能力的发生更加容易。

五、鼓励学生质疑,实现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

提出问题的能力要高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学生要敢于提出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在面对任何事情、任何问题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思考。学生之间要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实现思维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生。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出发,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真正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搭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洪明忠.创新教育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体育教学,2006(3).

[2]张伟,管水法,袁冲.只要行动,总有收获——关于体育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的对话[J].体育教学,2006(2).[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魏红霞(1974.9— ),女,汉族,甘肃皋兰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