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连云港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2020-02-04 11:39秦士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人才队伍乡土

秦士莲

(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训练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是解决乡村发展的人才短缺问题,没有人才,再好的规划、政策、资源,都是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因此,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立足农村、扎根农村、活跃于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第一线,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土专家”和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带头人等乡土人才。连云港作为基础相对薄弱的后发地区,如何发现乡土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和使用好乡土人才,激发乡土人才活力,对于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连云港市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连云港市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连云港市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实施的乡土人才“三带”(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乡土人才)行动计划,并将乡土人才的选拔、培养统一纳入全市的人才工作总体布局,积极实施“智汇港城·才富乡村”行动,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强化组织统筹,大力发现培养乡土人才

连云港市坚持把乡土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加快部署落实省市关于乡土人才建设相关政策,拟定乡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相继出台实施《关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等各类乡土人才政策文件23 个,同时扩大连云港市“521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范围,将入选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的“名人、能手、新秀”纳入统一管理和培养,全市涌现出一批“三带”乡土人才。据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末,全市“三带”乡土人才共计332 人。其中,“三带”名人26 人,“三带”能手73 人,“三带”新秀233 人,在江苏全省位列第六位,为连云港市乡村振兴奠定了重要的人才支撑(见表1)。

表1 江苏省各设区市“三带”乡土人才数量表

(二)聚焦创业能人,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连云港市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三带”乡土人才中的创业能人政策支持,通过乡土人才培养资金扶持和创业资金支持,激发乡土人才创业热情。连云港市“花果山英才计划”专门设立了乡土人才鼓励专项,重点扶持优秀乡土人才创业项目。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全市累计发放1.5 亿元的乡土人才小额创业贷款,支持1 600 个创业项目,带动2.5 万人就业,农村经济发展焕发新生机。

(三)强化资源牵引,加快载体建设集聚人才

连云港市通过分类分级精准定策,着力补强乡土人才能力短板,健全乡土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根据乡土人才“三带”类型和从事行业的不同,建立了5 大类、2 194 人的“乡土人才库”,分别制定管理、培养和交流合作措施,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实现全覆盖。一是以载体建设集聚乡土人才,促进乡土人才和乡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产业合作社、乡土创意园等创业与培养相结合的载体,引导连云港市本地高职院校开设特色专业,鼓励群众跟着大师学技艺、跟着能人学技术、跟着老板学经营,规模化培养乡土人才。二是打造特色技艺传承示范基地。连云港市相继成立少儿版画、水晶雕刻、贝雕、锻铜等技艺传承示范基地6 个,涌现出诸如曹志涛艺术馆、王氏面塑工作室、剪纸丫丫艺术工作室等“三带”名人工作室,贾金川、王文成、刘敏捷、乔乃兵等一批种养管“三带”名人,多次常态化义务开展现场教学、师徒传艺等活动,累计培养各类乡土人才4 万余人。三是通过学赛结合常态化举办市(县)乡土人才创业大赛、水晶雕刻大赛等赛事,以学促赛、以赛代训、以赛促评。东海县根据水晶雕刻新秀赛、名人赛等比赛成绩,评定“水晶雕刻大师”“水晶雕刻名师”等584 名,既延续了技术传承,又极大延伸了价值链。

(四)注重产业带动,壮大发展特色产业

连云港市还注重激发非遗传承乡土人才创业活力,打造一批非遗传承区。一方面,依托花果山风景名胜区、民主路老街文化街区、东海水晶产业园、赣榆潜园等,开辟乡土人才技艺推广区,宣传展示非遗技艺,注重产业带动,推进乡土产品、乡土文化市场化、商业化一体化联动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乡土人才技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链。按照“一县一特色,一镇(村)一品牌”,打造东海水晶小镇、灌云衣趣小镇、赣榆海鲜小镇、高公岛紫菜小镇等一批“互联网+ 乡土人才+ 乡土产业”特色小镇。

(五)注重人才激励,树立乡土人才样板

连云港市通过举办各种层次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活动助力提升乡土人才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荣誉感。比如,高规格举办“香誉港城”颁奖典礼、“三带”典型评选、“港城工匠”系列评比等活动,积极吸纳政治成熟、贡献突出、带动力强的乡土人才加入党组织,近三百名乡土人才当选“两代表一委员”和村社干部,实现乡土人才名誉、地位双重视。此外,连云港市积极实施“树典型立样板”工程,涌现出一批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带头人,如赣榆区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以此为样板,连云港市开展“村学西棘荡、争当脱贫攻坚领头雁,书记学钟佰均、争当强村富民排头兵”的“双学双争”活动。根据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1 423 名村(社区)书记中有378 人获评“钟佰均式”强村富民带头人。

二、连云港市乡土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全国而言,江苏是经济发达省份,苏北地区就全省来说,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发展相对落后,乡土人才相对欠缺,本土的培养能力也明显不足。连云港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较多的短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土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连云港市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相对薄弱,尤其是农村的农机服务中心、农业咨询服务中心等部门人才紧缺,各类乡土人才散、弱、小,组织力量薄弱,人才队伍的建设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应用。由于乡土人才涉及多个行业,行业部门的条块管理导致一些针对乡土人才的政策扶持难以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策效应,不利于调动乡土人才的积极性。与苏南地区相比,连云港市的乡土人才数量和质量相对偏低。据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统计数据显示,连云港市“三带”人才总数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少17 人,其中“三带”名人比全省平均少8 人,“三带”能手比全省平均少10 人,乡土人才层次偏低不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二)乡土人才存在流失现象

连云港市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苏南及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的经济高地,对于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吸纳,尤其是本区域内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人才的“虹吸效应”是深远的,地区发展差异造成的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另外,同一地区不同区块的发展差异也是造成乡土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城镇,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差、农村政策的落地成效低、农村的经济收入低、发展空间有限等现实状况导致连云港市乡土人才外出打工或创业。

(三)乡土人才作用发挥彰显不足

乡土人才的手艺或技艺一部分来自“师带徒”的传承,一部分来自劳动中的实践积累,还有一部分来自学习摸索。同时,乡村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落后、科技资源更为匮乏、信息获取渠道较少,叠加自身文化素质低以及农村习惯势力的束缚[2],导致乡土人才的发展舞台小,发展空间受限,难以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3]。连云港市的乡土人才主要来自“田间艺人”和家庭式手工作坊,如水晶雕刻工艺、版画艺术等,生产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多是自产自销,部分产品由于科技含量低、工艺落后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乡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价值难以得到彰显。此外,连云港市的乡土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乡土人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科教资源匮乏,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缺乏,难以有效带动农民创业致富。乡土人才中具有技术职称的人才不多,尤其是农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都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土专家”利用不足,传帮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连云港市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人才发展思路

乡土人才既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硬基石”,要充分认识乡土人才在技艺传承和带动群众致富上的重要性,把乡土人才工作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积极发掘、培养乡土人才,鼓励和支持乡土人才干事创业,做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要创新乡土人才发展思路,建立系统化的培养、管理、扶持、激励等机制,健全引进、培育、扶持、激励的乡土人才成长链,培育一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特色产业经营的发起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让乡土人才成为连云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二)聚力培养开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方面,加强乡土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乡土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是解决其能力不足的重要途径,要依托职业院校、各级党校、农广校等培训主体,开设相应专题课程,提升乡土人才文化理论水平;开展专家与乡土人才结对帮扶活动,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分析问题、手把手传授技术,及时帮助乡土人才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领域乡土人才成立协会组织,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和调研学习,开拓乡土人才视野。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强化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加强创业扶持,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人才资金开展项目资助,积极协调农业小额贷款、创业小额贷款向乡土人才倾斜,建立乡土人才创业基地与乡土人才(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为乡土人才创业提供良好平台。

(三)健全管理机制,构建优良成长环境

首先,要健全管理机制。营造乡土人才“森林效应”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4],要统筹规划乡土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动态掌握乡土人才数量、专业、特长等状况,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坚持组织推荐、社会举荐、活动评荐、个人自荐相结合,发现和推介各方面乡土人才。加强分级培养力度,建立省市重点培养、市县重点培养、县乡(镇、街道)重点培养的三级培养体系,建立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库,推进乡土人才信息库的共享,实现动态管理。建立乡土人才的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及时将群众反映差、作用不发挥、违法违纪等人员调整出乡土人才库,取消其培养对象资格,撤销名誉称号。

其次,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保持人才上进的原动力[5]。一是加强政治激励。优先推荐政治成熟、有管理能力的优秀乡土人才参与村务管理,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带动作用;优先推荐年富力强和成绩突出的乡土人才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为乡土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搭建舞台。二是加强荣誉激励。做好典型宣传,积极开展“优秀乡土人才”等评比活动,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定期开展十大“港城名匠”、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十佳“非遗传承人”、十佳“民间医生”等优秀乡土人才评选工作;同时,深入挖掘先进典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给予乡土人才响当当的“名分”,努力为乡土人才干事创业、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加强待遇激励。要积极帮助解决乡土人才在创业中遇到的技术、资金、信息等难题,既做到“雪中送炭”,又要做好“锦上添花”,多措并举激发乡土人才创业激情,带动乡民致富热情,助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搭建发展载体,彰显乡土人才价值

平台载体既可以集聚各类乡土人才,也可以有效彰显乡土人才价值。要继续完善开辟乡土人才技艺推广区,注重宣传展示非遗技艺;以区域文化发展产业特色,打造连云港特色乡土名片,依托东海水晶、灌云豆丹、灌南酿酒、花果山云雾茶等地理标志,加快建设乡土品牌,积极培养和选树产业发展带头人,传承发展晶雕、剪纸、云雾茶制作、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等传统民俗技艺曲艺,打造水晶加工、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果蔬种植等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继续推进各级乡土人才创业园建设,扶持乡土人才做强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连云港市乡村振兴。

四、结 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立足农村、扎根农村、活跃于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第一线,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连云港市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乡土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人才流失和乡土人才作用发挥彰显不足等短板。乡土人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在乡土人才开发、成长环境、激励机制、政策支持、发展载体上补强短板,为连云港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人才队伍乡土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莲年有鱼》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学习母鸡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