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爽
摘要: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如今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雾霾成为“家常便饭”以及淡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十分严重。通过学习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节和生物活动之间存在的某些必要联系,从而警醒青少年,就此树立环保意识,更结合今后的所学所能,尽可能的去做一些净化自然,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情。因此,本文展开了关于环保意识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保意识;观念培养
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恶劣,让我们宛然看到了地球母亲的一幅病態,雾霾的笼罩使她“双目失明”,水土的流失使她“口干舌燥”、泥石流和山体的滑坡使她“血栓凝固”,这些问题从很大因素上来讲是与我们人类的不良活动离不开。基于此,迎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之风,笔者实施了一些关于地理学科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学尝试,希望可以从祖国的青年一代开始,共同关注环保问题,让保护环境的观念根植于每位青少年的心中,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一、融合环保意识启发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它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和国家,而是全世界人民需要共同对待的问题。通过翻阅地理教材中的部分章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对以往时代的自然环境描述,当时大部分运用的词汇为“山清水秀”、“风景怡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而今时今日的我们去翻阅报纸、杂志或者是教材,则更加看到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对自然造成的不健康影响。比如,黄沙漫天、淡水缺乏、植被破坏等,另外从一些科学幻想类电影中,如《哥斯拉》、《后天》、《塑料王国》等,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破坏环境之后将会遭受到怎样的毁灭。所以,解决的方法就是让我们在懂得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自觉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自己对环保的深刻理解。而高中生,是我国的青年力量,他们对于环保理念的认识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环保运动措施的实施效果。另外,从学科——地理的教学角度来看,本学科中设计的很多内容都很适合作为环保教育的起点。因此,融合环保意识启发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环保教育的有效策略
(1)地理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众所周知,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会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身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通过言传身教都会在学生的身上得到放大,对于环保意识的培养也是不例外的。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为学生们树立好一个正确的旗帜形象,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我们师德高尚的一面,更容易令青少年信服。高中生是一群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特殊群体,对于他们的教学指导,以笔者个人的看法分析在于“重疏通而轻堵掩”,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疏通工作,让他们快乐学习地理知识,并且通过本学科实现环保意识的强化,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设想之一。
那么具体到实践中我们如何去做呢?比如,首先我们可以多从理论提升的角度入手,多多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一些关于自然环境介绍的书籍,尽量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脱稿讲课,引用一些实际的数据和案例,来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服力,树立起地理教师博学、多思的伟岸一面。比如,具体到哪一年哪一个地方人口出生多少?死亡多少?垃圾产生了多少?还有多少可以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等等。这些鲜明的实例在学生的面前就是学习的动力。其次,高中地理教师还需要从实际行动入手,比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办公室纸张、及时关掉没人存在的教师照明设备和降温设备,弯腰捡起散落到地上的果皮并将其扔到垃圾桶内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另外也足以体现出一名教师的高尚素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和行为。
(2)组织校园拓展活动,提升环保参与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不是仅仅靠“说”这么简单,因为,指导学生参与拓展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做”中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是十分迫切的。那么,针对于高中生而开设的地理实践拓展课都可以有什么呢?比如,首先,我们可以在校内多多组织几次“大清洁”活动,让学生动手去美化校园,感悟随手制造垃圾和污染的容易,而保持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困难,这样他们在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之后,就会更加热爱环保,热心公益,相互约束对方的行为,让高中校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求生训练,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区,观察当地的自然环境,顺便带走一些其他游人曾留下的污染物,让学生结合这些实际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3)结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高中地理教材中设计的知识较广,知识体系复杂,其中就有很多内容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比如,“洋流运动”知识,它起到到了调节整个世界气候和温度的重要作用,而如果这一“空调系统”出现了问题,那么将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此外,还有关于南北两极因为受到“温室效应”而逐渐融化冰川的问题,这些在教材中也有体现,而如果我们人类不去加以遏制和正确干预,那么,随着“温室效应”的继续扩大,冰川消融的力度会更大,当全世界的海平面因为冰川的消融而迅速提升时,我们再去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无异于临时抱佛脚,意义不大了。
概言之,人类应当与自然环境之间实现和谐、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关系,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全世界共同的问题——环保问题,如今,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已经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笔者充分利用学科上的优势以及通过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希望可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达到有效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汪继东.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3 (32).
[2]郭锋涛.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何立亚.怎样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