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内容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0-02-03 09:42李晨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

摘要:2019年暑期档迎来了一部不同寻常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的票房目前已挤进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并且仍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甚至超越了众多好莱坞引进片。“黑眼圈”哪吒的爆红让更多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无限可能,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输出的动画电影内容丝毫不逊色于国外“舶来品”。《哪吒》的出现证明了国产动画电影正朝着民族化、世界化方向发展,这也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内容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中国学派;《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电影

一、当下的问题

人们最熟知的哪吒形象是来自1979年上海美术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新版的《哪吒》的主题框架也依托于这一佳作,还进行了极为大胆的改编与创作,但它们的源头是我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今年年初吸引话题无数的《白蛇:缘起》也是依托于我国古代的经典故事《白蛇传》,2016年爆火的《大鱼海棠》中也可以捕捉到《山海经》的影子。自“中国学派”没落以来,我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者们不断的进行尝试,无论是《喜羊羊》系列或者《熊出没》系列,这种本土自发生产的动画作品并不能保证口碑和票房的兼得,让对“国漫复兴”抱有希望的观众们一次又一次失望。《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这些国外制作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内容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赚得盆满钵盈,不得不令人深思。这种“文化反输出”的作品反倒让中国本土观众耳目一新,究其根本则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故事与内涵的表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差距,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创作内容民族化、世界化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到“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都在努力的实现文件中的要求,也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但我们却发现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渐趋同,模仿美、日两国的倾向明显,逐渐丢失了在“中国学派”时期得到的经验。

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始终是属于中国的中国故事。角色造型、故事主题、情节发展、音效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才能更加有效的树立中国品牌。前不久,迪士尼公开的真人版《花木兰》预告片中的中国元素让中国观众倒胃口,这就很直接的体现了西方电影无法承担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责任。而作为从小就被中国文化耳濡目染的我们,才会懂得其中微妙的中国韵味,也只有我们才能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封神演义》的框架下展现了现实中的家庭关系,颠覆了原本神话的哪吒故事。主角哪吒与龙子敖丙变成双生关系,二者和龙王、申公豹、李靖夫妻都面临着“信天命”还是“由自己”的艰难抉择,每一个角色各自驅动着故事向前发展,无奈的屈服与愤怒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整部电影以现代社会为创作背景,让动画本身变得更加的“接地气”,《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反映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如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邪不压正等。该片使用了很多先进理念与技术丰富了本身的内涵,也在原始神话的基础上对关键角色进行了“去脸谱化”的处理,创作民族化、世界化的内容必然离不开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我国的动画电影才会历久弥新。

三、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内容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完善大文化观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学、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应该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们应该充分的利用我国的优秀文化,无论是在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色彩设计、造型设计、视觉风格都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在地性表达上充满民族特色,深层次挖掘民族风格且充满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比如采用水墨动画的《小蝌蚪找妈妈》,取材于画家齐白石笔下的小鱼、小虾的形象,这也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并获得了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让更多目光聚集到中国动画电影上。所以,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在未来必然要走展现民族风格的道路。

2.维护地域特点

“在地性”是指艺术与环境间的特定关系,是对艺术与地缘密切联系的认可,并凭借语言、建筑、器物、服饰、饮食、历史等具体符号构建出专属某地的气质。“中国学派”就擅长将“在地性”符号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万氏兄弟中的万籁鸣曾说过:“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

“中国学派”期间创作的动画如《大闹天宫》,虽然在技术以及色彩的处理上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手法,但是内核仍然是民族的,这种“中西合璧”的动画甚至影响到了几代人。之后,随着国产动画电影不断向市场化转变,对外国动画进行模仿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借鉴变成抄袭的事件频发,属于我国动画电影的地域特点逐渐在消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这一角色采用了四川话配音。据史料记载,“太乙真人”的洞府乾元山金光洞就在四川,电影中使用方言配音使角色更加鲜活。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要深入中国各地,发掘我国优秀的地域文化,展现我国的地域风采。

3.掌握全球化视角

中国动画电影要立足于全球化立场,挖掘适合动画电影创作的民族符号元素。《大众媒介与社会》这本书中提到“全球化意味着一种范式的转换,意味着这样的一个世界——其中任何一种民族社会学的、民族文化的或者民族媒介模式的概念不再起纯然的作用。”所以,影片在创作时要着眼于世界这一整体,不仅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还要学习其他文明,在众多文化中寻找一个平衡,为文化之间的国际交流与互动建立联系。《哪吒之魔童降世》让我们明显看到了中国动画在技术层面上的进步,且十分注重艺术的加工,力求在色彩、特效渲染等方面让人耳目一新,筹划过程准备充分,且在故事内容上追求一定的深度。目前,该片同其他30部动画长片一起入选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预选名单,相信继承并发展东方传统意义的哪吒形象会持续给人带来惊喜。

作者简介:李晨(1999.01-)女,籍贯:辽宁省大连人,学历:本科,现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哪吒之魔童降世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中国文化的崛起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待中国式家长
《哪吒之魔童降世》: 映射当代家庭关系
《哪吒之魔童降世》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