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伟
如《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到了每年最冷的时候,其他绿色植物都是凋零,只有松柏依旧挺立,郁郁葱葱、一片绿意;挺拔、不落。经常也用松柏来比喻有坚韧不拔,耐得住困苦,逆流而上等受到了折磨也不改变初心,坚持走下去的这种精神。后来也有用松来象征耿直孤傲的品格。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出深山,任尔东西南北风。”也是赞美了松柏坚贞不屈的品格,也象征了诗人自己的愿景,松树松枝傲骨峥嵘,四季常青,经历严冬也不衰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松代表着非常丰富的寓意,它不畏严寒,不怕酷暑,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它四季常青,生命力特别顽强,是长寿、青春的象征。在古代“梅、兰、松、竹”被称为“四君子”,竹作为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有着中国文人墨客追求和向往的精神,它的寓意美好,值得学习,也激发着匠人们借物抒发和表达这种美好的愿望。
“松间明月”也是借物抒情,以松树为创作理念,仔细观察松的自然形态,把这种精致又不失自然的紫砂技艺转化成壶艺形成。不仅以松为主,还以松枝、松针为辅,一主一辅相集合把松树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整把壶不论是主体还是细节都显得惟妙惟肖,古拙苍劲、坚韧有力,赋予了气质,让人以形而上感受到松树的品质,有精神上的共鸣。
这把“松间明月”将松不失苍劲和松的细节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去粗求精,给人那种一目了然的视觉感受,传统中又不失特点,自然又不失精致的效果。
整壶由松桩、松树枝和松针组合而成,壶嘴、壶把与壶钮均设计成松树枝的形态,尽显生命力,壶流、圈把、桥钮,在保持了松枝美感的同时,亦不失实用功能,两全其美。壶身与盖面上装饰几簇松针点缀其间,营造出了一种立体的触感和视觉效果。把大自然的作品松的特点淋漓尽致地附着于壶身,同时又化繁为简,选择性的在壶钮、壶嘴、壶把还有壶身上用了松的元素,给人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整壶看去有灵动精致的工艺,也有一种煽情的情感牵动着观壶者,静静地铺垫在这把壶的细节之中。壶钮有松树松段的苍劲有力,绿色的松枝攀附着这一松段,松针和松段形意俱佳,加强了“松间明月”的质感和灵动。一弯壶嘴和圆形壶把也非常有趣,也是用松桩的节点作为装饰,互相呼应,构思精巧,各个方面都围绕松的主体展开,与主体非常契合。壶身上接近壶把处像是一节粗壮的松枝蜿蜒出来,绿色的松针也在周围再次出现,层层叠叠,色泽清丽,绿意盎然,十分有趣,这也和壶钮相呼应,层层点题,十分有韵味,让人啧啧称奇,生动灵秀,俊美喜人,优雅从容,让人充满了清雅又富有生命力的感受。
“松间明月”是以松为主题的花器,花器也是紫砂壶中传统的造型之一,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模仿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和事物、植物、动物。器物还有人物都可以作为创作原型,然后加入扎实的紫砂功底,加以艺术创作制作成这一把紫砂壶。“松间明月”这把壶是松桩壶的一种,作为花器造型的典范,让这把壶尽显自然,将创作匠人制作情感和工艺相结合融入一器,表现出了这把壶的新颖沉稳,又不失传统紫砂壶的灵动和内涵韵味,是深受壶艺爱好者喜爱的一把壶。这一把传统壶型经过匠人独特的思维和手艺创新出了一把更为出色的紫砂壶,这是匠人智慧与创作的结晶,是非常具有创造价值的一把紫砂壶,匠人的潜力与能力也是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突破。作为当下继承紫砂技艺的紫砂匠人们不应该一味地墨守成规,也要继续发扬和创新,在保持原有的传统技艺上开拓出更加让人惊叹的作品和工艺,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遵循紫砂壶匠人的发展宗旨,担负起传承传统技艺和文化的重任和使命,不断向热爱紫砂壶和陶艺的人们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紫砂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