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英,陈桂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咽喉部疾病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采用手术治疗后,术后伤口疼痛是手术后最常见的问题,而疼痛严重程度是大多数患者判断手术成功最直接感受,从而影响患者心理变化,有些患者因为疼痛过度关注治疗效果,引起患者焦虑和抑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可以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强化心理护理方法,该种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治疗心态,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组研究咽喉部手术患者减轻疼痛时采取强化心理护理方法,观察其应用效果。
将我科咽喉部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共118例,男61例,女57例,分成两组。参照组随机编入患者59例,患者平均年龄41.13±6.71岁,平均身高1.63±0.59米,平均体重59.93±8.83千克,男30例,女29例。研究组随机编入患者59例,患者平均年龄40.35±7.73岁,平均身高1.62±0.51米,平均体重58.43±9.14千克,男31例,女28例。(P>0.05),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方法,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时给予止痛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尽量提供舒适环境,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下强化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强化心理护理措施:
①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在采用心理护理方法中,首先需要和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关系可以从患者进入到医院开始,患者来到医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尽快了解医院及病区环境,并且介绍医院情况,以便患者放心治疗[1]。主动介绍患者主管医生及护士,主动告知患者检查及治疗,并做好合理安排,减轻患者不安及无措情绪
②术前宣教
在常规术前宣教上需要强化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手术基本过程,减少患者心理紧张情绪,提供有效措施预防手术疼痛,比如在手术后采用转移注意力方法缓解疼痛,采用小剂量止痛药缓解疼痛等,这些方法的使用,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2]。
③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焦虑程度,针对患者焦虑原因给予相应措施,如深呼吸训练,还可以通过交谈转移患者关注,使患者注意力转移,该种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3]。
④认知干预
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不了解,了解相关渠道局限,导致多数患者在入院后产生心理紧张,对手术及治疗效果存疑,引起患者焦虑和抑郁。针对患者存疑问题,需从思想上纠正患者对疾病或手术治疗的错误认知,使患者建立正确认知,从思想上重视疾病并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行为,主动调节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心理问题对疾病的影响[4]。
⑤情绪干预
鼓励患者多与同病种患者沟通、交流,交流不便时及时提供有效工具帮助患者表达情绪。
⑥行为干预
鼓励术后患者早离床活动,指导患者进行适宜活动,分散患者注意力。患者活动时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⑦家属支持
患者手术后出现的疼痛感觉程度和心理变化有一定关系,患者能够获得家属的支持和关爱,让患者有足够的心里安慰,可以减少患者不安情绪。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1、2级疼痛发生率为79.66%,参照组为57.62%,(P<0.05),结果有差异。见表1。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1%,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74%,(P<0.05),结果有差异。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度对照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照
咽喉部患者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因素,会导致患者伤口疼痛。在常规护理方法中,该种护理方法以治疗为中心开展,缺乏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导致患者护理满意度不高。为了解决常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患者强化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需求,从而满足患者需求。强化心理护理方法中,首先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并做好心理评估,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并且采用针对性方法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使患者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治疗心态。同时对患者进行认知、情绪、行为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轻患者焦虑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最后是使用了家庭支持护理,家庭对患者关心,多和患者交流和多陪伴患者,这些因素会减少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使患者注意力转移,减轻患者疼痛。
在本组研究者中,两组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1、2级疼痛发生率为79.66%,参照组为57.62%,(P<0.05),结果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咽喉部手术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其术后疼痛程度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