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2020-02-02 06:14王鑫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2期
关键词:体征呼吸机通气

蒋 芝,王鑫琰,刘 芳

(宜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院科,江苏 无锡 214200)

俯卧位通气技术一般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帮助患者采用俯卧体位,是一种肺复张技术,适用于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其临床应用价值体现为能够有效增加患者功能残气量,可以起到膈肌运动情况和位置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心脏、纵膈对肺部组织产生的压迫。据调查研究资料表示,俯卧位通气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但是在实施期间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ICU病房中的患者,由于佩戴各种管道,在护理、翻身时护理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1]。此次研究以66例在本院ICU病房中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的通气技术,进行两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ICU病房中收治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66例,分析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3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原则将纳入研究的所有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性别比例为男性:女性=20:13例,年龄纳选范围在47~82岁,年龄均值为(64.39±3.44)岁;观察组性别比例为男性:女性=19:14例,年龄纳选范围在44~83岁,年龄均值为(64.11±3.29)岁。对患者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结果表示P>0.05,可比。

纳入标准:纳入对象均为急性病发患者;入院时氧合指数≤220 mmHg;行影像学检查后结果表示为双肺浸润影;与严重低氧血症诊断标准相符合。

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存在精神、认知障碍者;患者常规检查结果表示存在器质性病变者;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对照组患者仰卧位通气技术,具体应用措施需要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的耐受性合理调整。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其俯卧位通气技术,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将患者转移到床侧,将呼吸机管道脱开以后帮助患者翻转至俯卧位,将患者上半部分适当抬起,放置头圈以及俯卧位垫。在操作结束以后连接呼吸机管道,观察引流持续情况。在患者采用俯卧体位时护理人员需要同时展开叩背或者应用振动排痰仪器实施胸部理疗,同时需要遵照医嘱实施膨肺治疗[2]。

护理措施:(1)病情护理:在通气前明确患者禁忌证情况,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在操作期间需要观察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根据患者变化情况进行呼吸机参数的适当调整[3]。(2)管道护理:增加病房巡视次数,明确管道是否出现压弯以及堵塞现象,定期冲洗管道,同时根据患者主诉评估耐受性,针对疼痛症状比较强烈的患者进行镇痛剂的注射。(3)并发症护理:仰卧体位会导致患者并发症风险性增加,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为面部水肿,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需要将头部抬高。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体征(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以(x±s)为准,t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x2检验,P<0.05表示研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体征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结果为P<0.05,详见表1。

表1 体征变化情况对比结果(±s)

表1 体征变化情况对比结果(±s)

组别 心率(次/分钟) 呼吸频率(次) PaCO2 PaO2对照组(n=33) 103.78±2.74 33.41±1.32 43.95±2.26 97.13±7.68观察组(n=33) 80.27±4.16 24.69±1.27 40.36±2.79 116.79±8.79 t 27.1124 27.3469 5.7598 9.675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4/33),观察组并发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3 讨 论

俯卧位技术在ICU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辅助治疗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为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以及无创,对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以后能够有效降低吸入氧浓度和气道压峰值,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表示,观察组体征相关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结果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仰卧位通气技术虽然在监测患者体征时更为全面,但是在体位的影响下,于呼吸机撤离以后肺部功能出现衰退现象。应用俯卧位通气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仰卧位通气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减少心脏的压迫具有理想效果,能够避免对脏器器官造成损害。此外俯卧位通气技术应用以后对重新分布血流、通气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配合呼吸机治疗,降低呼吸功能衰退发生率,对促使呼吸功能恢复具有理想作用。

综上所述,在ICU病房中应用俯卧位通气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对稳定体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征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不通气的鼻孔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