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媛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本文将以我科近几年(2017年1月—2019年10月)6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作用,详细如下。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60例ICU危重症者为对象。参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17:13;年龄是42~77岁,平均是(61.78±4.76)岁。研究组30例患者中,男:女=16:14;年龄是44~76岁,平均是(61.56±5.63)。对比分析患者一般资料,P>0.05。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口头讲述疾病有关知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对症指标,观察置管处皮肤,在出现红肿、出血等现象时给予有效处理。
给予研究组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首先,成立管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负责深静脉导管置入术的监督管理有关工作,做好导管维护,并定期检查,在发现问题以后需及时纠正。加强小组成员的培训学习,熟练掌握深静脉置管术过程中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知识,对患者所存在问题产生原因及时分析,不断完善与改进。建立健全深静脉置管有关操作规范与操作流程,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并监督护理人员实施。其次,所有操作均以无菌原则严格执行。在侵入性操作开展前,护理人员均需严格依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消毒与洗涤,保障手部卫生,有关操作均需依照无菌原则进行,在置管之前,对穿刺部位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醇皮肤消毒液消毒管理。其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选择穿刺部位,在导管穿刺之前,需对检测患者的疾病情况、凝血功能、皮肤情况、外周血管情况等,对穿刺部位合理选择。其四,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关注穿刺部位渗血、出血等现象,在发现此类症状时需及时更换敷料,确保穿刺部位清洁与干燥。其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若患者意识清醒,需采用通俗易懂方式讲述深静脉置管有关知识,支持、鼓励患者,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消除负性情绪。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随后,评估患者焦躁情绪、抑郁情绪,分别采用HAMA量表、HAMD量表评估。最后,使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满分共100分,其中0~79分,即为不满意;80~89分,即为比较满意,90~100分即为十分满意。
选择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满意度是计数资料,使用%表示(x2检验);心理状态是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t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研究组实施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导管相关性感染比较:研究组导管相关感染1例(3.33%),参照组导管相关感染5例(16.66%),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研究组实施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状态比较:研究组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和参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6.79±1.13)、HAMD评分(6.54±1.09),参照组护理后H A M A 评分(9.8 7±1.0 9)、H A M D评分(9.18±1.37),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
组别 n HAMA评分 HAMD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0 13.72±2.18 6.79±1.13 12.37±1.86 6.54±1.09参照组 30 13.68±2.34 9.87±1.09 12.28±1.45 9.18±1.37 t值 / 0.3894 4.9778 0.7685 5.0956 P值 / 0.7682 0.0000 0.4894 0.0000
研究组实施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100%,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6.67%,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静脉置管将传统头皮针取代,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且血管通路得以有效维护,同时还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的外渗现象,在临床广泛使用[2]。然而,随着ICU危重症患者静脉置管应用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极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包括败血症、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当重视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成立管理小组,负责导管维护、导管插入有关工作,监督置管执行与操作,要求护理人员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做好皮肤护理,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3]。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导管相关感染1例(3.33%),参照组导管相关感染5例(16.66%),差异P<0.05。在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中,保障了置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预防与规避导管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在该护理模式中,重视患者的心理指导,确保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面对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治疗[4-5]。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6.79±1.13)、H A M D 评分(6.5 4±1.0 9),参照组护理后H A M A评分(9.87±1.09)、HAMD评分(9.18±1.3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100%,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6.67%,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100%,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6.67%,差异P<0.05。
有学者[6]选取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研究结果可见,深静脉置管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导管相关性感染为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表示导管后拔除导管48 h内出现真菌血症、菌血症,伴随低血压、寒颤等症状,且无其他明确感染源,一旦发病,将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难度,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应当重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管理,有效促进患者治疗[7]。重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坚持“预防胜于治疗,可防患于未然”理念,将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作为护理重点,遵循无菌操作、无陪护制度,均有助于病房环境改善,减少细菌滋生,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ICU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改善心理状态,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