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
众所周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飞跃式发展,人工智能的步伐也逐步迈向了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电脑软件的开发,还是科技理念层面上逐步对“工業化”发展状态的摆脱,无一不在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正如美国教育家约瑟夫·E·奥恩在《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提到的“在‘深度学习系统下,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识别各种模式,可以识别一个图像、认出一把椅子或人的面孔,或者知道如何玩一个视频游戏,甚至不需要先读一读说明书。”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必会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当然,也就会直接改变教育的方式。
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必会改变传统主流的教育形式。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等教育阶段,专业化的学习研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起来,然而在大学开设各种专业教育的同时,我们却依然不能忘了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应有的职责。不仅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修养。所以,除了专业教育以外,通识教育依然需要存在,且成为大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大学通识教育的地位以及教育方式。
一、大学通识教育应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育体系中联通多种专业和学科的结构载体。
实际上,诸多大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其目的也是作为大学生公共课程平台,实现学科交叉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整个学生的培养体系中,通识教育要么作为选修课程出现,要么按学校要求作为必修类的公共课程出现,或者两者皆有之。其显而易见的弊端即是因人数众多,通识教育课程在课堂上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传导效果。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形式的变化之一便是打破原有的“工厂式”教育方式,而形成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村落”。“在这里,每个学习者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相互匹配的导师,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持。”[ 曹培杰,黄蔚.《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三要素》[N],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09日]而人工智能带来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所未有的无缝化结合,也能更好的将通识教育中,特别是人文社科类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性与实践性更好的拼接起来。比如,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在大学教育中虽然作为公共平台课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设,但诸多现实原因导致其被牢牢地限定在了公共课程的传统教育方式中。而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天文学、历法学、数学、医学等诸多文化成果都可以跟文理工医不同学科专业的学习有十分紧密的结合,实现其与各学科专业知识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化教学,就是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大学通识教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育体系中联通多种专业和学科的结构载体的作用和意义更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弥合学科界限的跨学科学习将淡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边界,教育的通识化成为主流。
在千百年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教育方式强调“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的教育结果。然而在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信息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出现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学“然后”用“的次序,已经形成了”用“而产生”学“的新顺序。高阶段的人工智能系统学习速度是远超过人类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就不能只停留于原有的表面记忆和重复记忆的老方式。深度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成为人类学习的新领域。
跨学科学习不仅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同时也强调突破校园围墙的界限。分科制的单学科教育和联通式的跨学科教育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将不再有过于明显的边界。实际上,通识教育本身的定义也将与未来跨学科式的学习模式相融合。知识的门类将成为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课题而可以随时调取供给的“存货”。这个时候,通识化就已经成为了教育形式的主流。
三、人工智能破除刻板的教育评价机制将激发通识教育的巨大活力。
传统教育中形成的标准化的教育流程实际上已经转化为了追求教育效率的一种刻板方式,从而诞生出来的教育评价机制也就显得过分僵化,对激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原则就是突破僵化桎梏的评价机制。比如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传统教学中统一考试或者课堂测验等考核评价体系将被更为自由化,但更能促成学习者知识和技能内化的方式所取代。这样的取代将直接催生出对有的班级式的教学单元的划分方式的转变。更多的自由度更高的班级组合形式会让学生找到更契合自身学习需求的教学单元。无论是从学生层面还是教师层面,还包括学校管理层面都能更多的激发出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巨大活力。而且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也能够给社会监督教育,教育影响社会带来更切实有效的直接作用。
综上所述,在未来教育发展中,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教育发生巨大变革。通识教育将在这一变革中获得极好的发展契机以及新生的活力。看似科技革命的背后,有着无数对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成果与制度。这也将成为彻底改变学校教育办学模式的一大社会推动力,只有找准了机会,勇敢的迎接挑战,同时积极的适应新的变化,才能在这一新的时代中寻求到属于大学通识教育未来的一片天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