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祥
政府的绩效管理,是当前政府管理的一个全新方向,所谓绩效管理,不仅是将政府的工作进行量化,还会借助相关标准与指标进行衡量,进而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在政府管理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逐渐将绩效管理运用其中,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明确完善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途径,对改革内容进行深化与细化,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评估模式
我国政府开展绩效管理的时间有限,其管理水平不高,政府绩效的评估体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评估内部不够全面,评估标准体系不科学,错误的认为笼统的经济效益就是政府的绩效。在衡量政府工作效果的过程中,单纯运用经济效益的指标,难以保证最终的工作效率,甚至出现“面子工程 ”等情况,设置重复建设公共设施,重复购买公共物品,严重浪费国家的资金与资源,难以将绩效管理的效果与优势体现出来。
(二)缺乏完善管理制度
我国绩效管理大多是自发的,但因绩效管理程序并不完善,尚未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绩效管理内容缺乏科学性。对于设计管理的内容,并没有根据政府的需求和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尽管部分地方政府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但是过于注重表面化,会事先明确绩效评估效果,从表面来看运用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缺乏实质性作用,尚未真正达到绩效管理的目标。反之,部分政府制定了相关奖惩措施,但依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尚未明确管理目标
政府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与私人企业存在本质区别,在政府内部,所开展的各项事务及时都是负责社会的公共事务,例如:文化、教育、卫生等,这些工作的开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必然关联,并非像企业一样将利益作为衡量相关工作的目标。与此同时,社会公共事业也不是个人的事物,需要大众积极参与其中,属于社会大众的事物。因此,单纯站在社会满意度的角度来看,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也难以确定。
二、完善我国政府績效管理制度的策略
(一)加强绩效管理立法工作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政府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基础,提高这项工作的制度化与法律化,为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一,借助法律武器保证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政府的绩效管理成为提高政府执政力与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还应对这项工作进行中正确评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与业务水平。第二,选择法律的形式,提高绩效管理程序、体系的程序化与具体化。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各级政府将绩效管理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例如,在绩效管理当中,对于政府工作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标准,为绩效管理方法提供确切依据。
(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在完善的体系当中,必定包含两项相互联系的内容,政府绩效管理亦是如此。政府体制内部的绩效评估,就是政府内部对各项工作的评估,具有较强的警示作用。例如,监督与处理政府内部的各项工作,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为政府部门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审计、立法、社会大众评估属于政府部门外的评估,政府通过内部评估,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松懈以及投机取巧等情况,提高政府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另外,开展政府部门以外的评估,及时发现与挖掘内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在实际的绩效评估当中,实现向着的优势互补,构建服务型政府。
(三)明确政府绩效管理目标
以社会与人们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基础,进行政府的绩效管理,并非单纯满足政府的内部需求,绩效评估这一工作的开展亦是如此。单纯延续传统的政府绩效管理方式,难以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当中,公民也应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身实际意愿并维护自身实际利益,对于政府所开展的工作,公民可对其进行监督,使得政府的运作更加透明化。另外,公民不仅是政府服务的接受者,也是政策问题的参与者,应积极参与到政府的绩效管理当中。因此,在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当中,应解决政府机构界定等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方案。
三、结语
总而言之,政府绩效管理需要以绩效作为目标,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作为切入点。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时效性,是近些年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标。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管理低效等情况在政府及管理部门当中时常发生,并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采取相关完善措施,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