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应有方法。不能盲目抓瞎,也不能墨守成规。掌握适合自己的、积极的学习方法,会让你在学习中游刃有余。活到老,学到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被提倡的今天,我们更应培养科学、有效的学习能力。
名人堂
钱锺书的学习方法
钱锺书,1910年生于无锡,曾任文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学问家、翻译家、小说散文家。他的长篇小说《围城》、长篇学术巨著《管锥编》等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成就和造诣是多方面的。他的学问渊博,在当代中国可谓出类拔萃。就其治学之道,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博闻强志,深思慎取。
钱锺书从启学之时,就博览群书。读中学时,就读了《天演论》等英文原版著作,还啃下了《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至于他喜爱的小说杂志更是爱不释手,披阅不倦。考入清华后,他的第一个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终日泡在图书馆内,博览中西新旧书籍。如果是自己的书就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他阅读面之广,连许多教授也叹为观止。
钱锺书的博览,不仅在清华闻名,而且蜚声海外。1935年夏,钱锺书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这里拥有世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尤其是该校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牛津博德利图书馆,它不仅有规模庞大的中心图书馆,而且在其周围建有几十个专题图书馆。钱锺书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尽情阅读文学、哲学、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书籍,他还阅读了大量的西方现代小说。由于钱锺书的知识面极宽,“牛津大学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曾聘他为特约编辑。
钱锺书的博学,归功于他的博览。他阅读书籍所写的札记,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夸张地说,他写学术巨著《管锥编》时,所用的资料足有几麻袋。
钱锺书做学问的深思慎取首先表现在对待前人的态度上。他的《管锥编》以札记形式,纠正了前人的不少谬误之处,同时也充满了许多自创的新见。钱锺书以文学的眼光发现不少被文学家忽视遗忘的“文心”,丰富了我国的文艺理论。其次,钱锺书对当代权威敢论长短。
钱锺书的深思慎取,又是与自己的独创之见相联系的。他常常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去丰富中国文学研究的宝库。他以心理学来阐释古典诗文、小说中的心理状态。
钱锺书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也为后世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
素材解读
做学问,要捧着真心,记着本心。做学问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汲取知识,让自己的大脑得以更充分的利用,让自己的思维得以更厚重的积累。钱锺书做学问,先博学,后深思,继而根据需要慎重取之,这样的方法让学问先厚又薄,充分为己所用。
适用话题
做学问 读书的方法 做学问的意义
钱穆:我的读书方法论
我在一乡村小学中教书,而且自以为已读了不少书。有一天,那是四月初夏之傍晚,独自拿着一本东汉书,在北廊闲诵,忽然想起曾文正公的家书家训来,那是十年来时时指导我读书和做人的一部书。我想,曾文正教人要有恒,他教人读书须从头到尾读,不要随意翻阅,也不要半途中止。我自问,除却读小说,从没有一部书从头通体读的。我一时自惭,想依照曾文正训诫,痛改我旧习。我那时便立下决心,即从手里那一本东汉书起,直往下看到完,再补看上几册。全部东汉书看完了,再看别一部。以后几十册几百卷的大书,我总耐着心,一字字,一卷卷,从头看。此后我稍能读书有智识,至少这一天的决心,在我是有很大影响的。
又忆有一天,我和学校一位同事说:不好了,我快病倒了。那同事却说:你常读《论语》,这时正好用得着。我一时茫然,问道:我病了,《论语》何用呀?那同事说:《论语》上不说吗?子之所慎,斋、战、疾。你快病,不该大意疏忽,也不该过分害怕,正是用得着那慎字。我一时听了他话,眼前一亮,才觉得《论语》那一條下字之精,教人之切。我想,我读《论语》,把这一条忽略了,临有用时不会用,好不愧杀人?于是我才更懂得曾文正公家训教人切己体察,虚心涵泳那些话。我经那位同事这一番指点,我自觉读书从此长进了不少。
我常爱把此故事告诉给别人。有一天,和另一位朋友谈起了此事。他说:《论语》真是部好书,你最爱《论语》中哪一章?这一问,又把我愣住了。我平常读《论语》,总是平着散着读,有好多处是忽略了,却没有感到最爱好的是哪一章。我只有说:我没有感到你这问题上,请你告诉我,你最爱的是哪一章呢?他朗声地诵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最爱诵的是这一章,他说。我听了,又是心中豁然一朗,我从此读书,自觉又长进了一境界。
(节选自《人生十论·自序》)
素材解读
无论是做学问也好,读书也好,都要学会运用,而不能读“死”书。以书为师,从书中学习人生道理,并学会自省自查,这才是正确的学习读书之道。钱穆读《论语》而知晓人生哲理,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
适用话题
学以致用 学有所用 学贵有思
朱熹读书“六到”“八要”法
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一生勤奋好学,他在长期的求知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到”“八要”读书方法,现在看来,仍然有借鉴作用。后人将他的“三到”发展成为“六到”:
1.心到
读书要多用心,这是求知的根本方法。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心到”要求读书时应深钻精思,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求得对字义或文义较深刻的理解。
2.眼到
除了要把书上的字句一一看清楚,还应要求在许多方面尽量增加感性知识。现代由于书籍、报刊、资料等信息量剧增,必须加强“眼到”的训练,力求提高阅读率。
3.口到
朗读背诵即为口到。读书时若不口到,只是一味地抠字义词义、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就无法品味到作品的深刻内涵,丰富的神采音韵,难以真正透彻地理解作品。
4.耳到
除专心读书外,还应大量与人讨论,大量采纳别人的意见,有效利用广播媒介,从各种讲座、报告中吸取知识,弥补不足。
5.手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学有成就的人认为,动手抄写是读书的关键之一。手到,除了练习与实践外,还有助于思考。实际上,不动手读书就难以奏效。因为不写不抄不加批语,就等于不记载自己的思想语言,不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事实上,手到有助于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能够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6.足到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埋头读书有时仍无法明白事理,还应该到实地看看。足到应该是有目的性的,并要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
八要:
1.要立志;2.要循序渐进;3.要熟读精思;4.要虚心静虑;5.要切身体验;6.要做迟钝工夫;7.要节节是疑;8.要钻进书本。
(选自《小读者》,有删改)
素材解读
读书学习要创造并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学习,而不能流于表面。读书学习还要学会创新,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积极求真。
适用话题
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角度 学习的内涵
讨论会
钱伟长教授在提到学习方法时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条是对所有知识不要背,而是要分析它的中心思想和结论,记住主要内容;第二是在学习中学会抓全局、抓重点。学习中要懂得跨越困难,大踏步地前进。鲁迅认为读书要先容易后困难,他曾说:读书“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看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進,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的”。还提倡“边读、边思、边问”,拿到一本书,总是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书的内容实际给自己提出很多问题,如:书上写些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那么,你在学习、读书方面有哪些好方法呢?和你的同学们分享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