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娜
摘要:文化治理从治理角度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促进了文化治理现代化。在文化治理的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多中心制”,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生产和供给效率,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布局,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手段的变革。
关键词: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
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以政府为主体的权威社会资源分配者协同社会力量,为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而提供的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以达到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生活伦理与公共精神的文化治理行为。
1文化治理的特点
1.1工具性
文化治理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是国家意识形态目的和社会公共价值的统一体。作为工具的文化治理,在基础理论、运行监督等方面同样遵循社会治理、社区自治、政府管理、控制论等领域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原则。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文化治理带来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治理工具和方法,特别是随着社会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提高,数字技术和文化建设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的融合创新既是现代文化治理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做好文化治理工作的根本途径。
1.2价值性
文化治理对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文化认同乃至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经济社会分工的进步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包括文化权利在内的公民权利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和保障,公众参与文化建设和行使文化权利的意愿大为增强,对获取文化权利的途径、方式有了更高要求。胡慧林对比了文化治理与文化管理概念后指出,文化治理的特征凸显的是“规训弹性”,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型渐变为公民与社会多方参与的国家治理模式,最终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因此,深化文化治理体系改革创新,必须彻底改造“自上而下”管治思维,推动形成了“多元共治”“协作共享”的民主参与理念,引导公民在参与文化治理的过程中夯实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社会文化认同的基础。
2基于文化治理视角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2.1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架构体系
在文化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是主体与附属的关系,而应是拾遗补缺、服务替代、协同增效的协作关系。当前,由于激励社会各界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缺失或不配套,社会资金未能向公共文化公益事业领域流动,没有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力,这是我国公共文化治理所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工作前提。因此,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治理,政府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是关键。一方面,必须按照现代化、法治化的原则要求,大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厘清职权范围,规范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效能考核。另一方面,政府要逐步从直接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组织等环节中退出来,将重心放在目标设定、导向引领、资金调控、标准拟定、过程监督、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等上面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架构体系,形成权责明晰、合作共享的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关系,必须明确各自职责和重点作用领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责任主体的政府,主要应当从政策研究与制定、服务标准制定与实施、服务效能核验与检查、资金投入与项目开发等方面履行职责,发挥引领、保障和监管作用。企事业单位等其他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主体,应通过承接购买服务或自筹资金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直接为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履行产品供给和服务组织的主要实施者功能。公民个人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推动者、实施者和享受者,要努力保障公民的公共文化建设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之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设备布设、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与管理措施、公共文化产品需求反馈与质量评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估与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共同推动建设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2盘活存量,保障硬设施,重视软文化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人均覆盖面积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仍不完善外,也与我国人口基数大,基层政府乡镇综合文化活动站较多没有投入运营分不开;因此在现阶段政府对于公共文化设施构建的投入应从粗放式投入转到集约式经营,在农村,对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应盘活存量,维护调整,集中管理;在城市,应在保障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维护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群众参与,以社区为单位,充分满足其偏好需求,构建社区设施,创建社区文化,从而保障公共文化硬设施。资金短缺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障碍之一,更是阻碍公共文化服务可获性的主要障碍,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资金投入量,另一方面更需要结合公共文化服务这一产品的特殊性,重视软文化构建,利用公共文化产品的外溢性特征,以最小的投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正外部效应例如利用网络浏览器推送,微信平台建设等倡导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采用点单式、菜单式服务,避免资源的浪费。
2.3简政放权,健全沟通渠道,完善监督体系
鼓励地方特色文件、政策,将公共文化的可获得性切实提上日程,依据地方特色,构建地方特色条例,引起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使中央、到地方不断领会会议精神。加强相关文件内容的宣传、解读,让人們大众关注政策、理解政策、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此外公共文化可获得性的保障离不开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的参与与构建,因此必须要拓宽民众与政府间的沟通渠道,不仅要以第三组织,社会力量为桥梁,更要建立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机制;要确保公共文化政策实施的监督体系,将体制内与体制外监督体系并行,尤其是要健全体制外监督体系,确保政策的制定,实施都有体制机制保障。将互联网、云计算引入到监督体系中,充分利用云端来测评相关政策的绩效。
结语
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会导致生产或者消费的无效率,而公共物品特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政府必须参与其中,发挥其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列生.警惕文化体制空转与工具去功能化[J].探索与争鸣,2018(5):16-18.
[2]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需让更多公民参与[J].光明日报,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