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东
摘要: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突如其来的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和应届毕业生数量创新高,今年再次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后疫情时期背景下,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冲出重围,解决就业求职难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后疫情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到874万人,较上2019年的834万人,增长4.8%。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停摆,让就业形势变得更加飘忽不定、雪上加霜。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重视,今年年初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中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重点,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李克强总理多次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也是为经济发展“活起来”的核心,一手牵着经济,一手牵着民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以适应后疫情时期的就业竞争环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问题
(一)经济形势不乐观
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紧缩期,受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越发严峻,对就业环境产生巨大冲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让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受疫情影响,经济停摆,企业停工,就业岗位减少,特殊情况下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态势加剧。当前中国对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且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形势将长期向好发展,但是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短期内经济大形势无法快速恢复,后疫情时期整体而言,我国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三)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大学生长期受高等教育,处于自我感觉良好,容易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同企业薪资水平画上等号,对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存在差异,对自我的规划不足,缺乏长远目标,眼高手低看待就业岗位,希望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现实往往与之相反。受此次疫情影响,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更加怠慢,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撑,给毕业生产生“即便没有就业,也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长期存在的“慢就业”思想让他们选择暂时先不就业;同时一些毕业生对就业环境飘忽不定的形势处于悲观态势,毕业生心理受挫,逃避就业。受疫情的影响,学生更加倾向于一些旱涝保收的行业,更多人加入到公考和升学的队伍中,加剧学生“慢就业”心理。
二、后疫情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路径
根据以上的分析,疫情期间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保障大学生在后疫情时期顺利就业拟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建立良好就业心态
面临特殊环境下的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仍居于首位。疫情的特殊环境,企业需要的能够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导致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毕业生如果还保留着精英观念,眼高手低,对于自己的发展是不利的。疫情影响下,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就业指导,培养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就业能力不是先天养成的,而是后期形成的技能。帮助学生建立“人不可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工作岗位的变动,更有利于调动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帮助更好的把握社会动向,先就业再择业,更加有利让自己把握不断到来的机遇。
(二)挖掘學生潜能同差异发展,实现快速高效就业
适应不停变化的社会环境,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获取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次疫情发生过程中,国家给出了很多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诸如,教育部开展的24365就业平台、专升本扩招等政策。在各个阶段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时期应该把握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大一阶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专业,了解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技能,大二阶段进行职业体验,帮助学生内化,根据专业课程进行重点能力培养,拓展知识技能,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更加契合社会需求。大三阶段对于专科学生而言是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着学生对自我把握的准确性。帮助学生走完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后一公里,指导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更进一步确定自己优势、劣势,就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后疫情时期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线上就业资源,降低就业成本。
(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差异化发展保就业
从前几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现阶段的“地摊经济”重回公众视野,国家、地方出台多项创业支持政策。帮助学生冷静分析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期间所能够把握创业机会,同时以创业课程为导向帮助学生挖掘自我创新意识,改变创新模式,运用个人专长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帮助学生自己在创新创业的环境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校要搭建“活”的创业园,不让创业项目走过场、流于形式,让学生的创业项目有实战的经验,帮助学生试错,提升创业抗风险性,帮助学生创业过程中学到真材实料。
总结
后疫情时期是特殊时期,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就业指导,让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每个阶段,夯实学生就业意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综合自己的特征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的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确定多方向的就业,单一的就业能力培养具有局限性,抵抗风险的能力弱,与社会的衔接过程中也会出现不顺利的现象。多元化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提升自生内在就业动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会就业心理自我调整,面对就业不懈怠不麻木,面对海量就业信息,调整就业心态不盲从,帮助学生岗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以创新创业为辅助,换角度探寻自我内在动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动向,了解职业之间具有互通性,推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勤勤.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第219期:140-141.
[2]王双煌.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心理.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第4期:78-79.
[3]曹玉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职业核心鞥能力提升研究.大理大学学报,2020(1),第5卷:74-79.
[4]张红旗,赵月娥.大学生如何回应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挑战.理论前沿,2020,第9期:38-43.
[5]冯倩慧.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20,第11期: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