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各大高校开展线上教学。对于高校师生来说,这样大规模的、涉及课程多、时间长的线上教学,仍然是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本研究分析了线上教学现状和线上教学特征,并以一门课程为例阐述的线上教学的实施路径和教学评价方法,为今后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参考案例。
关键词:线上教学;课程;特征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4-0088-02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教育部于2020年2月4日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国内各大企业、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免费共享资源、免费开放直播平台,高校师生也是积极参与,是目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涉及人员广、学科多、时间长,本研究就是在实施直播教学后,对线上教学的特征分析和对策研究。
1 线上教学现状
以往,线上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课后辅导可以采用点播或线上答疑形式。其实,线上直播最早不是出现在高校,而是企业培训和社会培训机构。
首先,企业培训采取的视频录播课为主,没有互动,单向传输,效率高,受众范围广,对于大规模异地培训非常适合。
其次,社会培训机构采取线上教学。例如英语培训,计算机培训以及其他的公务员培训,会使用类似的直播平台,不仅可以与学生进行视频和语音的传授,其中视频以播放课件等教学资源为主,教师很少出镜,师生还可以进行文字图片的交流,互动较多,与课堂现场教学相似。对于一些学习目标较明确的人群来说,这种培训能够满足学习的需要,而且节约了现场教学的奔波的时间,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员来说也是非常方便的,不出家门即可获得培训。
最后,抖音直播教学。抖音直播以视频为主,适合于运动、技能类教学直播,例如厨师培训、瑜伽培训、古筝培训,英语口语培训等,可以直播教材或手写教学内容,也可以配合黑板等工具进行直播教学,身临其境感较强,但是师生互动存在困难,仅能文字互动。
本研究的线上教学是基于钉钉直播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对象是高校师生,在特殊的情况下(疫情期间),不能实地的课堂教学,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在线上实施的。
2 线上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
(1)教學环境和教学工具
线上教学对于师生来说,教学地点不再是教室,而是自己的家。上课时间只要师生约好固定的时间即可。线上教学工具不再是粉笔、黑板和投影仪,而是摄像头、麦克风、电脑、直播软件、网络和手机等。首先,线上教学工具和环境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要熟练掌握这些信息化工具的安装、配置及使用方法,并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应用。其次,线上教学对网络要求较高,如果出现网络拥堵,直播会被中断,视频在传输中会有丢失,学生不能听到完整的语音和看到连续的视频画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以应对这种特殊情况。最后,线上教学环境和工具,导致教师不能实时觉察学生的状态,很有可能教师在认真上课,而学生可能没有听课;对于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学生完成的过程,教师无法获知;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问题,会存在不能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综上所述,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的巨大变化,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策略的调整,要求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和因素[1]。
(2)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在熟悉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进行线上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不同,教师不能直接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只能通过线上互动来评价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进而调整后面的教学。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已实行混合式教学,所以高等院校师生对线上教学互动不陌生,但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互动主要是在课前和课后,有课前讨论、课前自学(观看微课和视频等)、线上答疑、课后作业等方式。但是对于课上实施线上直播教学,如何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互动就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现在大多数直播平台都可以自动统计观看直播的数据,包括观看名单,观看时长等,这些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3)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
线上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最大的差别,就是课上,教师和学生彼此不能实时看到对方,所以教师要更深层次了解学生的课上学习状态和效果,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来实现。首先,课中线上教学时,学生端使用电脑和手机,学生在听直播课的时候,可能还在浏览网页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教师一定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不可太长时间连续讲解。此外,线上教学,学生相互之间没有直接的交流、缺乏小组协作,此外长时间面对手机和电脑的学习,学生会出现倦怠和烦躁、孤僻等心理问题,教师在实施线上教学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设计适合线上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2]。
3 线上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以钉钉软件为例,钉钉软件支持电脑端和手机端同时登录,教师可以用电脑直播,用手机观察直播情况;该软件可以创建班级群,有群文件可以分享一些教学资源,签到、直播、直播回放、直播数据统计功能、截图、白板、连麦、聊天记录、消息区分享的图片可以放大和旋转、点赞、群投票等功能,这些功能在下面的线上教学设计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是一门以数据库技术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课程。
(1)课上
使用钉钉签到,提前告知学生马上要上课了。线上上课,学生特别容易迟到或忘记上课,由于缺乏学校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家里上课环境比较松散、随意,所以教师最好提前10分钟群里通知即将上课。使用钉钉签到能够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教师需提前发起直播,直播主题设置为“班级名+课程名+教学单元名”,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观看回放。选择屏幕分享模式和支持连麦,连麦功能可以支持课上学生视频互动。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尽量避免直接直播纸质教材教学,纸质教材字体小不适合使用电脑或手机来看。幻灯片课件还有比较不错的选择,字体适宜,而且每页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直播时采取全屏直播,屏幕纵向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互动面板;中间是播放幻灯片,此时可以设置幻灯片放映类型为“观众自行浏览窗口”,这时放映幻灯片时,可以随意调整播放窗口大小,右侧放置Mysql客户端,方便教师随时演示数据库操作方法。
师生互动,教师可以语音询问,要求学生发送某个特殊符号,代表特殊含义,了解学生是否在听课,例如在开始直播时,可以要求学生回复1,表示能正常观看直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PPT展示试题,学生直接发送文字答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是一些电脑操作练习,可以要求学生发送结果截图,钉钉聊天窗口支持“截图并隐藏钉钉窗口”,该学生选择该命令,直接转到Mysql窗口,待学生截图完毕,截图直接出现在消息区,最后单击发送即可;如果需要学生手写的练习,可要求学生写在本子上,然后拍照发送照片。教师可以及时在线语音点评学生的答案、截图和照片,此时学生接收教师的语音,相互分享学习经验、分享课堂笔记。这样,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课上学习状态,保证线上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线上直播教学的积极性。
(2)课下
本线上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项目按照任务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功能模块进行设置。本案例选用的是清华大学的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该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课下任务完成情况。
课前,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使用网络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并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相应的学习资源。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课上教学内容。课后,以复习和知识拓展为主,教师根据课上学生的表现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和课后测试。设置在线答疑讨论模塊和知识拓展阅读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3]。
此外,该网络平台设置课中模块,分享课上教师的教学课件,视频回放链接等教学资源。
4 线上教学评价
线上教学评价是保证线上教学的关键。本案例教学评价采取“课上表现+课下表现”相结合的模式。其中,课上表现,评价依据来源钉钉软件提供的签到以及观看直播的统计数据(包括观看时间,观看回放的时间),钉钉软件还有聊天记录的查询功能,也能辅助教师统计学生课上的互动次数;课下的表现来源于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的统计数据,该平台可以统计学生浏览课程的资源的人员名单、次数和时间,提交作业的次数和评分功能。这些都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后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4]。
5 结语
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是当前疫情情况下的不二选择,线上教学对于高校师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喜欢又讨厌。首先,这样大规模的突发的线上教学,由于参加人数众多,各大直播平台都有出现直播卡顿现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的直播的技术和能力参差不齐,直播环境较宽松,一定程度上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再者,部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缺乏,不适合线上教学;最后,学生家庭条件的影响,可能没有支持直播的学习环境和设备,例如对于计算机图形、动画等教学内容,有的学生缺乏电脑,会影响计算机技能的学习[5]。综上所述,线上教学既有优点,又有不可抗的缺点,高校师生应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证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鶄,杨倬.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85-89.
[2] 李秀晗,朱启华.直播技术在高校混合式教学中的新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9(2):80-86.
[3] 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4] 张生,陈丹,程姝,等.“互联网+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华西小学思维发展型语文课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5):90-95.
[5] 李逢庆,王新华,赵建民.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6):33-39.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