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近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出公开信,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特别是餐饮浪费上走在前、作表率。
从短缺到温饱再到小康,我们不能未富先奢
75岁的赵大爷祖籍河北,现在跟随儿女在北京定居。他告诉记者,平时生活中会看到一些铺张浪费的行为,感到很痛心。“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吃不上饭、饿到全身浮肿的感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熬过苦日子,才知道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现在,我国粮食生產连年丰收,各种农副产品花样繁多,超市里、菜场里,想买什么都能买得到,这是过去几十年“票证时代”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赵大爷向记者介绍,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相当匮乏,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吃饭要粮票,买糖得有糖票,就连买火柴,也得用火柴票。还有粮本、副食本、煤本,每家每户冬天能买多少煤,也是定量供给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物资慢慢丰富起来,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逐步缩小,粮食产量显著增长,但直到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制度才正式取消。说起这段历史,赵大爷语重心长,“在物资供给不足的年代,凭票买粮,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10个人只有5个人的口粮,大家就平均分,都节衣缩食、共渡难关。”
和赵大爷一样,不少受访群众都有一个共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事实上,我们国家到现在也只是刚刚解决温饱、进入小康,还不能贪图享受、未富先奢。
未雨绸缪,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受访干部、群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实际上也是强调危机意识、底线思维,防范风险,未雨绸缪。
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近日,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发出预警,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7月13日,联合国五大机构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今年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全世界有6.9亿人正处于饥饿状态。
针对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院士表示,尽管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但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松懈不得。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2020年8月17日,有删改)
多维解读
1.认识餐饮浪费的错误性
餐饮浪费是错误的行为,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粮食丰足的年代,还是在粮食紧缺的年代,浪费都是可耻的。这既是对粮食的浪费,也是对劳动人民心血的浪费,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性质。
2.杜绝餐饮浪费的重要性
杜绝餐饮浪费,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垃圾排放的减少,有利于生存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提升……杜绝餐饮浪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应当实现的大事。
3.改变餐饮浪费的必须性
如果不能有效改变餐饮浪费这一现象,那么我国终将面临粮食短缺的风险,这也影响经济的发展,国民身体素质将下降,劳动力也将减少,这对于我国社会整体的发展极其不利。我们必须改变餐饮浪费的行为,以永葆国之昌盛、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