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澍
地方的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承载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任务,其与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直接相关。地方高校的研究生规模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培养的质量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定位与观念进行研究,将培养环节作为基点探索质量提升的举措,对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与模式创新举措展开了研究,旨在为地方研究生培养品质的提升奠基,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地方高校的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需要与学位点评体系的宗旨相适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遵循基础性的逻辑框架,具体如下:结合地方社会经济体系建设与行业未来发展的要求,明确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要实现与达成的标准,标准是条件建设与培养工作的指导方针,师资团队、教学平台等能够为研究生培养品质提供必要的保障,培养过程与结果的品质属于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质量控制核心。目标标准与条件属于研究生培养系统的内在因素,培养的结果为培养目标与学位的获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目标的标准体现在培养的目标与学位的标准上,培养的目标指的是对研究的培养提出更加合理的要求,学位的标准是被授予学位时能够达成的课程学习、论文发表与论文等不同方面的最低要求。地方的高校不仅需要遵守基础性的规范与要求,也需要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基础之上提升学校的特色性。
基础的条件
基础条件能够为研究生培养品质的提升奠定基础,涵盖着师资队伍、奖助体系以及教学系统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师资队伍涵盖着导师的梯队、招生的数量比例等,奖助体系涵盖着奖助系统当中所存在的制度内容、奖助的水平与覆盖的范围等,教学体系指的是能够为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提供的平台状况。
培养人才的过程
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品质涵盖着生源地品质、教学质量与学术交流等不同方面的内容,站在生源品质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观测点指的是报考与录取的人数,站在教学品质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其涵盖着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课程建设过程、教学的实践性等,站在导师的指导角度上进行分析,涵盖着制度要求的落实与导师的具体管理状况。
人才培养的结果
人才培养的结果品质往往涵盖着在校学生与毕业生人员的品质。在校学生的品质往往对在校研究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学位论文进行有效衡量,创新的业绩涵盖着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水平。毕业生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就业与职业发展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上。
某些地方高校结合评估体系的原则,就学术学位的硕士点展开评估,其中涵盖着培养研究生品质的评价指标。参与评价的学位点的得分处于相对比较低的状态中。结合评价体系当中研究生教学督导状况、评估专家主观的评价、学位点评得分等状况会发现,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以下品质问题,具体如下:
教学品质
在评估结果体系当中,教学品质二级层次的要素得分率占比五成,在全部的二级要素当中所得的分数是最低的,这表示地方的高校研究生教学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在评估体系当中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部分教学教师会更加关注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创建,对理论体系的脉络以及热点知识的特征把握呈现出不到位的状态,授课的方式与本科的教学模式相似;其次,对课程学习状况进行考核的随意性较强,无法深入引导研究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一些研究生更加功利地追求论文数量的提升,并未对研究成果与理论知识基础的联系进行深入理解。
生源品质
生源的品质比平均状况要低,这是因为地方高校的学科体系存在发展不均的问题,学位点整体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集中分布于比较冷门的优势学科上,无法对考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报考的学生数量比较少,除此之外,地方高校当中第一志愿所报考的生源主要是跨专业学生,第一志愿对应的上线率要比平均水平更低。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评分比平均水平更低。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根源如下:首先是教育经费、硬件设备、导师的队伍等条件的局限性相对较大,其次是研究生对应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学术研究的氛围并不浓厚,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创新性不强,同时,约束性机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中,对相关成果的奖励力度有所不足。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得分与平均水平相当,基于评估专家的相关意见,资源配置体系呈现出失衡的状态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大部分地方高校坚持特色化的办学思想,不同学科对应的資源差距比较大,资源配置政策往往将学科量化指标作为基础,在特色学科当中的投入更多,费特色的学科无法得到对等的资源,无法对研究生品质的提升提供保障。
导师指导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导师队伍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近些年来,地方高校正在强化导师团队的建设,在取得相应成效的基础上依然存在问题,并未创建出健全的导师评估体系,无法对研究生的导师进行激励。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往往将导师独立进行科研作为主导,合作进行学术研究的模式并不普遍。
教学模式优化
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时,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结合评估体系当中的问题,积极落实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工作。对此,首先需要结合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特征与发展的规律,助力研究生对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关注此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热点,在课堂当中进行引入,其次,需要对研究生课程品质评价体系进行创建,提升课程管理制度的落实水平。
吸引培育同步
为了对研究生体系的生源品质进行提升,就需要基于地方高校的特征与未来的发展规律,借助有效的生源控制举措来提高研究生品质。对此,首先需要将社会的需求作为入手点,对学位点的具体布局体系进行优化,其次,需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科研项目的建设,使得学科具备更强的综合实力与声誉,吸引优质的生源,同时,需要关注本校内学习相对优异且具备培养潜力的本科学生,对考研的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促使在校生的考研积极性得以提升。
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结合国内外的相关人才培养经验与地方高校的实际状况,对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使得研究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水平得以提升。对此,首先需要对人才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也就是结合研究生的兴趣、知识基础与未来的发展等制定出未来的培养计划,其次是需要落实双导师的制度,同时,需要积极突破地方高校在科研资源方面所存在的困境,借助拓宽科研范围等不同的方式来促进研究生培养品质的提升。
特色带动综合
首先,需要关注特色化的学科,提升优势学科的建设水平,其次,需要关注非特色学科的特色化转型,促使学科能够实现差异性的发展效果,同时,需要关注发展规划的科学化,对阶段性规划与长期发展目标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对不同资源的需求特征进行梳理,处理重点与全面教学的关系。
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能够提升研究生体系的培养品质,需要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对此,首先需要落实导师指导的体系,提升导师体系搭配的合理性,其次需要对学科带头人进行培养,创建出梯队团队,对明确的激励机制进行引入,同时,需要创建出科学有效的导师评价系统,提升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品质,就需要关注生源、导师以及资源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为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地方高校研究生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基点。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