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模式的儿童家具设计研究

2020-01-25 16:20肖丹钟厦郭鹏飞
工业设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互动模式儿童

肖丹 钟厦 郭鹏飞

关键词:互动模式;儿童;家具设计

儿童家具是为3 ~ 14 岁之间的儿童所设计的家具,主要指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儿童家具设计要遵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其设计要点包括:家具结构、材料、配色的安全性,不同年齡阶段特点的适用性以及满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成长性。虽然目前的儿童家具产业规模大,但主流产品仍显低端,产品在功能性、安全性、适用性等方面缺乏设计和个性化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家具造型大多套用卡通形象或直接为成人家具的“缩小版”,不能满足儿童心理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要想打破儿童家具行业的瓶颈,就应当对其现有设计进行研究与创新,用以提升持续的竞争力。

互动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关于人性和人的“社会性”的相关理论。互动设计这一理念源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进行互动的需求,通过人机交互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可以帮助人与人更好地进行交流[1]。将互动理念引入儿童家具设计的开发设计中,使家具突破原有在生活空间中的基础功能,促进儿童与父母、与同伴与周围环境进行良好互动,有益其身心成长。

1 互动模式的划分

结合儿童成长要素及其接触到的社交场景的变化,可以将互动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

1.1 教学认知式互动模式

教学认知式互动,即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老师或家长聚焦儿童成长和进步,互相交流,整体处于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既有彼此的情感交流,又有益于智力开发提升,丰富儿童的多元化认知思维。

1.2 家庭亲子式互动模式

家庭亲子式互动是一种基于亲情血缘关系,父、母与子女共同参与,在语言、行为及情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进行的双向性互动。儿童成长中与父母接触最为频繁,积极有效的亲子互动,可以帮助父母建立正确的家庭育儿观,从亲子互动中增加对彼此多层次的了解,规避儿童成长中情感缺失、沉迷游戏、暴力倾向等问题的出现。

1.3 同龄交际式互动模式

同龄交际式互动即儿童与年纪相仿的同伴一起进行学习、娱乐、游戏等社交行为的互动。同龄玩伴在进行互动过程中一起探索未知事物,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发展健全良好的人际社交礼仪,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正向合作,完善独立自信的人格。但也要重视同龄交际过程的复杂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减少父母的过度保护,正确处理儿童与玩伴之间的矛盾冲突。

2 基于互动模式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

作为儿童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具,家具在儿童的世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好的设计能够满足儿童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能够为儿童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2]。本文将基于儿童家具设计的角度,提出基于互动模式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

2.1 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直接决定了互动体验的好坏,在家具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表达,呈现出相应的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通过对儿童家具的造型、功能、CMF 等的设计,应增加互动性的视知觉呈现,让儿童能主动融入其中,展现出合理的参与感,既使用了儿童家具本身的基本功能,又乐在其中地体验附加的互动功能,培养儿童的协作探索能力以及与物、环境互动的理解能力。

2.2 安全性原则

儿童作为安全意识薄弱、肢体行为不够灵活的群体,安全性是儿童家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3]。安全性包括结构安全、造型安全、材料安全、配色安全、用电安全等。在保证坚固、实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无毒、环保的材料。不用大块玻璃、镜子做装饰,设计时可考虑使用有机玻璃或阳光板代替。家具结构稳固,能在承受不断或多次摇晃下可以保持牢固。避免表面坚硬、粗糙和尖利的棱角,线条边角应进行圆滑和细腻的表面处理。

2.3 趣味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的深层研究表明,人类智慧的75% 都是在学龄前阶段开发的[4]。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注意力都很难集中较长时间,产品趣味性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可以让儿童保持长时间的好奇心和专注力,使其在娱乐的同时开发智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有些儿童会在一定时间内对物品失去兴趣,但趣味性能维持儿童更长久的新鲜感。对产品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传递性、层次性、发挥性和模仿性等功能,要让儿童体会到新鲜感,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5]。

2.4 易用性原则

产品是否好用或有多么好用是由使用者评价的,儿童家具设计的易用性以儿童为中心,儿童很容易掌握如何使用家具,在与家具互动过程中不易犯错,即使犯错也能及时纠正,并且表现出满意的姿态,乐于使用它,与它产生互动交流,这就直接说明了家具的易用性。家具在满足儿童日常使用功能之外增加互动功能,可能增加了操作难度,这个难度要在儿童的身心承受范围之内,要对不同类型的儿童都具有适应能力,能有效地达到心理预期。

3 基于互动模式的儿童家具设计实践

儿童储物家具是用于存放收纳儿童衣物、书籍、玩具等学习生活物品的主要家具。儿童在使用储物家具时,能够训练儿童识别不同物品、分类归纳的思维能力,也是养成自主管理物品的生活习惯。文章选取了儿童储物柜为设计对象进行设计实践,具有一定代表性。

3.1 设计定位

该儿童储物柜为游戏化互动儿童家具,其主要功能包括收纳整理、分类储物、互动益智功能。产品的人群定位为3 ~ 8 岁儿童,这一成长阶段是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时期。雅白色柜身、原木色柜子腿以及颜色丰富的积木块,外形简约大方,能与现代家装风格融合。

3.2 设计展示

储物柜为双层四格抽屉,抽屉平面含磁性材料,可供儿童互动,拼接出各种生活用品形态。积木材质为优质榉木、磁性材料、不含铅的环保水性漆着色,可实现传统积木无法实现的造型组合。正方扁平包装盒,一张储物柜配四组积木。静音滑轨,抽拉顺畅,经久耐用,边角光滑圆角处理,增加安全性。

3.3 设计说明

儿童磁力积木储物收纳柜将儿童玩具和家具结合。储物柜的材质为橡胶木和松木,四格抽屉添加有磁性材料,积木材质为优质榉木、磁性材料、水性漆着色,共22 块,形状在二维平面上看由三角、方形、圆形、扇形、平行四边形,有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形状、颜色多样,让儿童在拼搭游戏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色彩和形态的认知(如图1、图2、图3)。

设计既包含家庭亲子式互动模式,又包含同龄交际式互动模式。日常中儿童与父母、玩伴一起或独立运用磁性积木在柜子上拼接出上衣/ 袜子/ 短裤/ 玩具汽车/ 坦克/ 飞机等形态, 使儿童在游戏中养成收纳和分类储物的良好习惯。儿童根据预置的拼装组合说明进行动手操作,也可发挥想象设计创造另类形态,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有益亲子互动的情感交流和同龄交际的沟通合作能力。设计将儿童玩具和家具巧妙结合,益智启蒙,健康有趣,安全环保。

4 结语

家具设计要致力于为父母、儿童提供舒适、健康的互动环境以及愉悦的体验[6]。以家具作为媒介和载体,或隐性或显性传达亲子情感,激发使用兴趣。并且,要想打破目前儿童家具行业的僵局,最有效可行的途径就是对现有的设计研究进行创新[7]。将互动理论运用到儿童家具设计中,就是一种从市场经济利益驱使的“制造思维”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的很好转变。基于父母的购买行为和儿童的使用行为进行产品创新,可以打破同质化,提升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力。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互动模式儿童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建构及相关问题阐述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英语教学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