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导语
中国古代文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文字为媒,吟诗作赋,歌咏大千世界,抒写真情实感。他们的文字,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勾画着时代的风情,传达着自我的人格。他们是中华文化的开创者,继承者和传播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一群体形成了多样的文化风貌、文化情怀。
经典赏读
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刘金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皈依,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责任担当,抑或是《病起书怀》中“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驱动,家国情怀往往与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紧密相连,与情真意切的诗意表达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人是在几千年风雨水火中熬炼出来的特殊分子,家国情怀不仅融进他们的血液里,而且递嬗为他们的人文基因。这些基因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使中国古代诗词既潜蕴着眷顾家庭的孝悌,又凸显着报效国家的忠贞,不绝如缕地传承着中华文脉的“道”统。古往今来,书生诗心容天下,忠贞见笔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邶风·击鼓》篇记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本意是指战友们相互约定“齐赴疆场共生死,终生相伴不分离”,后来鉴于诗中葆有“手牵手共生死”的情感意蕴,遂逐渐转化为对圣洁爱情与和谐家庭的吟诵与祈祝。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礼记》“儒行”篇教导儒生“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于两千多年前就将中国儒家的人文理想融入个人价值取向之中,成为鞭策历朝历代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箴言和信条,晚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还将这一信条发扬光大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从政理念。三国时著名诗人曹植在《白马篇》中写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句旷世名言穿越浩茫历史时空,激励后人矢志保家卫国。
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为深刻、艺术性最为奇崛的部分之一,其中体现家国情怀的诗作更是让人为之惊叹、动容和感奋,有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愤激励志;有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豪迈;有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刚烈决绝;有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的洒脱从容;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慷慨悲切;有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坚毅;有张为“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的慷慨激昂,有令狐楚“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的深沉凄婉……这些振聋发聩的醒世励志诗篇,不仅是诗人也是炎黄儿女血性报国情怀的生动体现,闪耀着作者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价值理念。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赏析
家国情怀是古代文人士子对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融汇集成,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展开中国古代诗书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不读诗书,无以言志。正是在古代诗书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下,众多仁人志士厚植起家国情怀。
邂逅在唐朝
梅玉荣
有一种古典,最诗意,最中国,在缤纷的文化长廊中,最夺人眼目。它的名字叫唐朝。唐朝是一条繁华雍容的街道,是一条芳香四溢的花径,是一道狭长未知的水路,是一个荒凉无人的渡口,充满了各种人生际遇。
最深情畅快的当属李白与汪伦的邂逅。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遇到当地人汪伦,从此交游甚欢,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感动不已,遂留下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怎会料到,他竟因诗仙一诗而千古留名呢?
最禅意深远的邂逅是李白与蜀僧的相遇。“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峨眉山下的僧人,挥手之间,琴韵悠悠,与松涛相和,与钟声相闻,荡涤胸怀,俗念顿消,使人回味无穷。
最令人感伤的邂逅,是杜甫与李龟年的江南重逢。被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的四句诗,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比李白小11岁,未能像李白那样走运,完全生活在大唐鼎盛时期,而是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两个苍颜相顾的糟老头子,面对落花,感慨时局,沧桑之感溢于言表。
最百感交集的邂逅是刘禹锡与白居易的扬州初逢。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相赠,大意是为刘鸣不平,表达劝慰之意,刘禹锡当场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和他。刘禹锡胸襟开阔,虽有抑郁不平之心,最终却化为乐观开朗之态。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已成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后来人。
最同病相怜的邂逅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白居易落魄之际,巧遇一琵琶女,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乐声,那“弦弦掩抑声声思”的愁情,怎能不让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一曲天涯遇知音,优雅伤怀唱到今。
最勾人乡愁的邂逅,出现在岑参的《逢入京使》诗中。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是在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岑参被奏请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到节度使幕掌书记。本篇即作于此次赶赴边疆的途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报平安”道尽天下游子离人的共同心声。
如今是高科技时代,火车飞机相见易,更有网络手机和视频,见面只在须臾间。多了份快捷,却少了些回味。也许只有在诗页间,走进那苍凉的历史时空,才能觅得一份旷古幽思,感受一番诗意浪漫吧。
(选自《洛阳晚报》,有删改)
赏析
在古代,或因为游历,或因为宦途,或因为军旅,人们经常奔波在外。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际遇,或深情畅快,或禅意深远,或令人感伤,或百感交集,或同病相怜,或勾人乡愁。唐朝是诗歌的国度,种种相遇,种种感受与体验,发而为诗,充满浪漫,让千载之后的我们寻得一份旷古幽思。
【马茂松/供稿】
佳作风采
以诗文才气养德
谢晶晶
夜半,挑灯夜读。四遭寂寥无人,只觉清冷。夜渐深,不由泛起几许倦意,纸页愈来愈模糊……
一阵柴火“哔剥”的声音惊醒了我。我抬头,但见一个宽敞气派、灯火通明的厅堂。一位身着长衫的长者坐在椅上,周围簇拥着一群小辈。而我,正坐在无人的角落里!
我忽然想起来,这不就是语文老师讲过的东晋时代谢太傅谢安的家吗?此时的我既惊又喜!只見那长者问道:“你们看,那空中飞舞的雪花似何物啊?”一位看起来略大的晚辈“抢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长者谢安只是点点头,没有回应。未几,在一旁静坐的侄女谢道韫忽然缓缓站起身来,从容文雅地微笑着说:“堂哥见解虽妙,未若柳絮因风起。”说完抬头瞄了叔父一眼,明眸含笑。只见叔父谢安,伸出手捋了捋胡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呵呵,妙!妙!孺子可教也!”那爽朗的笑声传出很远……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不禁对年幼的谢道韫有如此才识而赏羡不已!得益于风气豁达、文人各领风骚的东晋时代,加上从小在诗书礼乐的熏陶中长大,谢道韫风流蕴藉,才华惊人。
在一个惠风和畅的日子,我偷偷地跟在谢道韫身后,倾听她与文人们清谈。雅室宽阔明净,兰花香气袭人。才俊们读书吟咏,辩论交流。她静静地坐着,那么恬淡、自然。当她的小叔子被人辩驳到哑口无言时,她的表情才有了变化。只见她引经据典,娓娓而谈,将所有人都辩驳到心服口服。在诗中出落成长,在文中陶冶情操,这就是她——一位才德兼备的奇女子啊!
后逢战乱,城池被攻克,她的丈夫和儿子被杀。在一片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厮杀声中,这位柔弱的奇女子,以超人的才识和胆魄,奋起反抗,救了自己和外孙。战乱平息后,她又设立学堂,传道授业。可以说,是诗文学识涵养了她的才情,是书香家风滋养了她的品德。她巾帼不让须眉,诗书养其才,家风养其德。也只有才德兼备者,方可行走于荆棘丛生之世间,以铿锵之灵魂,担当命运之主人!
忽然,一阵风吹过,我兀然梦醒——原来我循着书香,走进了遥远的东晋时代,走进了才女谢道韫那不平凡的岁月!
【福建安溪县恒兴中学初三年级,指导老师:陈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