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
摘 要:《蒹葭》是《诗经·秦风》当中的名篇,由于优美的意境以及朦胧的旨意,备受后人喜爱和推崇。《蒹葭》一诗创作历史久远,由于诗中的“伊人”一词始终没有得以明确,所以始终无法切实明确诗歌的旨意,但是其朦胧魅力正在于此,可以说,朦胧是《蒹葭》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蒹葭》;四言体;意象
《诗经》流传至今,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世代流传过程当中,人们对《诗经》之中的诗的阐述数不胜数,而《蒹葭》是其中的著名篇章。《蒹葭》由于其迷离的情境、优美的意境、朦胧的旨意,在《秦风》当中特色突出,和其他诗文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蒹葭》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历代学者对于《蒹葭》的解释众说纷纭,但也因此使得《蒹葭》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一、《蒹葭》的结构
《蒹葭》整篇有三章,每章有四节,每节两句。诗人采用四言体的形式进行书写,并且也借助着四言体特殊的语言节奏,以及重章叠句,来表达诗人对于“伊人”的一种追求,委婉地表达了自身惆怅的情绪[1]。
《蒹葭》采用的四言体,在语言的节奏韵律上有着特殊的音律之美。《蒹葭》这一诗歌当中,经常采用重言形容词,并且时常运用到双声叠韵的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句式当中充分地使用了重言形容词,例如“苍苍”“萋萋”“采采”,这些重言形容词的使用,不仅更加贴切地描述了深秋水边芦苇茂密的景象,更是切实增强了《蒹葭》整篇诗歌的韵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并且其特有的节奏、规范的音律,更好地体现出了诗歌的音乐美,也因此,《蒹葭》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2]。“为霜”“未晞”“未已”不仅使诗歌在音律上发生了变化,还有效地渲染了诗歌所表现的深秋韵味。深秋季节,从露珠渐渐凝结成霜花,到太阳升起霜花尚未被融化,露水也没有被蒸发,再到太阳高照升起,露水还未被完全蒸干。“为霜”“未晞”“未已”三个词在诗歌当中的变化,不仅仅表现了时间上的变化,还非常含蓄地表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主人公内心的一种惆怅和迷茫状态,其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沉重[3]。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这两句的描述主要是凭借着空间上的变化,来表达诗歌主人公内心的惆怅和失望。语句上空间的变化,更加深了主人公的情感抒发[4]。加上诗歌当中“溯回”“溯游”的反复叠加,更加突出诗歌主人公对“伊人”上下求索的执着追求,在更广阔的空间当中表达,也更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迷茫随着“溯回”“溯游”的不断重复也逐渐加深。诗歌当中“长”指的是道路漫长,“跻”指的是由于地势险峻而导致难以攀爬,“右”意指蜿蜒曲折。这三个动词切实地表达了在寻找“伊人”的过程当中,路途的悠长曲折以及困难重重,充分地表现了寻找“伊人”途中的坎坷。而后又对寻觅途中的道路迂回以及山路的险峻进行描写,充分体现出寻找“伊人”途中的艰难。诗歌当中出现的“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三个空间上面的变化,将“伊人”所处的位置写得朦胧不可捉摸,也表现出了主人中上下求索过程当中的迷茫和无助,让诗歌的意境变得更加模糊。
二、《蒹葭》诗歌当中的意象
《蒹葭》诗歌当中出现的各种景象,通过组合运用,更加贴近诗歌的意境。诗歌当中描述的景观具有着深远的韵味,有着极强的文化意蕴,使得《蒹葭》更加耐人寻味[5]。对诗歌进行通读,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阻碍和限制,主人公迟迟不得与思慕的人相见的故事。诗歌对秋水进行了描写,切实地融入了秋水这一文化意象,对诗歌追寻“伊人”部分进行描述,更加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有学者曾经指出,在中国,水有着一定的文化意义。从人们的生存环境来讲,结合《蒹葭》所述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来看,在人类的潜意识当中,对水始终是又爱又恨的。一方面,水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古人大都是依水而居,而且水边常常是相恋男女相会的地方[6]。另一方面,水又会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也是那个时代人们难以克服的交通障碍。所以,《蒹葭》当中,诗人选择水进行景象描述是具有深刻蕴意的。
诗歌将整體的意境建立在“白露为霜”的秋季,不仅切实表现了当时社会上人们的文化心理,还切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另外,在那个年代,男女婚嫁通常在秋冬时节,因此诗人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绪,对于“伊人”的追求显得格外绵长惆怅。《蒹葭》一诗,主要是对主人公对“伊人”的追求进行描写,在诗歌当中融入由于河水阻碍而使得男女分别的情景,借以秋天环境的凄凉,创设出一种凄凉迷离的艺术情境。在秋水当中,主人公对“伊人”的追求可望而不可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温婉缠绵的情韵。
三、《蒹葭》的审美情趣
《蒹葭》这一诗歌描述的主要是主人公对于“伊人”的上下求索,切实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爱之深,以及求索之难,表现了一种求而不得的苦恋。诗人运用了传情之笔法,将主人公的情感蕴含到秋景之中。整个诗歌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写,例如清晨朦胧的晨曦、微微荡漾的河水、在晨光照射下晶莹剔透的露水、白净的霜花、秋风下隐隐作响的芦苇,创造了一个迷离朦胧的意境[7]。诗歌当中景物的描写,虽然不是实际景物的刻画描写,但是切实给整个诗歌创造了一种高远飘渺、模糊朦胧的感觉,也使得诗人对“伊人”的描述更加空灵。诗人始终未对“伊人”形象有一丁点的描写,无论是模样还是眉眼,始终未提及一笔,诗人只是刻意地对主人公上下求索的艰难、追寻“伊人”的执着,以及“伊人”的若即若离进行描述,体现出了“伊人”若隐若现的迷离神韵。“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在这两句的描写中,诗人将事物之间的界限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三次用了“宛”,主人公不知“伊人”身在何处,读者更是不知。“伊人”不在“水中央”,不在“水中坻”,不在“水中沚”,这样的虚无缥缈,更是衬托了主人公苦苦寻求却无方向的焦灼情绪[8]。
从文学的角度对《蒹葭》进行解读,发现这篇诗歌是极其耐人寻味的,非常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人们在读后会有广阔的思考空间。诗人借助各类景物,进行了一定意境的营造。
四、结语
《蒹葭》有着独特的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得读者阅读过后能够久久回味。《蒹葭》的旨意至今也没能有一个准确的解释,这也给读者留下了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是这首诗歌的妙处所在。对于《蒹葭》的解读不能过于死板,这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蒹葭》创作的历史时期及文化背景进行合理化解读即可,而且《蒹葭》的多样化解读正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士林.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诗经·蒹葭》与中华民族审美情感的历史源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8-54.
[2]李英华.情深景真 风神摇曳:《诗经·蒹葭》意境的朦胧美[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48-49.
[3]马倩.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诗经·蒹葭》赏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2-14.
[4]陈雪军.秋水伊人 千古伤心《诗经·兼葭》简析[J].中文自修,1994(3):18.
[5]刘应全,华娟.论《蒹葭》“秋水伊人”意象及其哲学表现[J].名作欣赏(中旬),2013(1):97-100.
[6]刘敏锐.在水一方的朦胧“伊人”:试论《蒹葭》之意象[J].西江月,2012(10):25-26.
[7]孙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朦胧之美的成因赏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49-52.
[8]李明玥.从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探讨译者的主体性:《诗经·蒹葭》许渊冲及庞德英译个案研究[J].大观(论坛),2019(5):216-217.
作者单位: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