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婷
摘 要:笔者通过苏尼皮鼓舞教学实践研究,初步探索综合类大学舞蹈编导专业区域性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完善的可行性。就培养民族民间舞蹈编创方向人才而言,“跳得好”不是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单纯的“动作素材积累”也不能满足该专业的教学需要。综合类大学教材教法应真正使学生吸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加强对其动态的研究及综合风格把握的能力,最终实现通过课程辅助学生提高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编创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舞蹈编导;民间舞;教学教材;苏尼皮鼓舞
一、舞蹈编导专业区域性民族民间舞教材编排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培养具有较强表演、教学、创编能力的专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人才,课堂教学组合是民族民间舞教材的主要承载形式,从民间舞蹈的发生地(原生态)到教室(教材),再到舞台(作品)的“三点一线”成为研究和发展民族民间舞的基础理论框架。马力学先生曾提出在整理教材时,要遵循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该“三性”原则主要是对某一民族或地区民间舞的认识。随着学科建设与发展,赵铁春老师提出“五性”原则,即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风格性和介绍性,风格性是指由于不同民族及地域风格差异而形成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介绍性是力求介绍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全貌。笔者认为在舞蹈编导专业民间舞课程教学中,教材的风格性和介绍性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那些只具备“某一、二特性”原则或“独特的风格性”的民间舞蹈应纳入教材中,这也构成了笔者编排“苏尼羊皮鼓舞教学组合”的动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苏尼羊皮鼓舞教学组合”编排过程中,笔者按照“核心动律—主干动作—动作短句—动作组合”阶梯式发展提炼、再生教材。组合开场以双顿颤步舞句重复斜线引入,结尾交替顿颤步舞句重复斜线走出,首尾呼应,并强调仪式的“进行感”。中间部分根据鼓点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激烈的特点,将“顿晃”动律中的诸多动作,包括力度、幅度、调度分层次推进,呈现出慢、中、快小三段式结构。此组合以“动律”为核心,强调上肢的顿晃鼓动律、下肢的顿颤动律,体现甘洛县彝族苏尼羊皮鼓舞“顿、晃、踏、颤、拐”的风格特征。
例如“顿颤”动律主要体现在大臂与膝部,并配合击鼓的重拍节奏,民间艺人在完成动作时非常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及美化,给观众的直观感受是“摇头晃脑”,通过深度模仿、分析,其动作发力点来源于下肢的顿踏及上肢大臂配合击鼓出现的顿颤,随后力量延续至颈部、头部、手部鼓的摇晃,笔者抓住此动作的独特风格,通过加工使其成为组合中的“顿颤”动律,通过不同动作、不同空间、不同节奏的变化,强化风格的同时使动作更具专业性、训练性。此外,笔者在提炼苏尼羊皮鼓舞核心动律、动作时,需充分考虑教材的连贯性、风格的一体性及民族审美的高度统一。如山地民族民间舞“顺边美”的舞蹈特点,山路行走时重心前移的前倾体态和膝部屈伸,以及彝族教材中的“跺踏”“拐腿”动律。笔者强化了动作中的“顿颤”动律和“拐腿”动律,并遵循苏尼仪式中舞蹈段落的动态动势连接规律,将其提炼、加工、整合为复合类训练组合。
笔者认为,就教材的整理方法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各民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不同,同一民族居住在不同区域或同区域居住不同民族等,教材整理者的个人审美、价值观、训练目的等主观意识不同,都会导致舞蹈教材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不变的是扎根民间,不断地通过从民间到课堂的往复,特别是地方院校充分利用本地域民间舞蹈资源,发挥各自特色,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完善民族民间舞教材及教学方法做出努力。
二、传统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课前反复观看甘洛县苏尼表演视频,并了解苏尼职能等,进而进行形象模仿、心理活动体验,依次进入单一动律、动作训练,动作短句训练,组合完整性训练。在课堂进行教学互动,教师习惯性将视角停留在“肢体层面”,即动律的内化、表演状态的把握。如顿晃鼓动律,学生刻意控制身体和道具做出“晃动”;顿颤步中,学生膝关节过于僵硬,或者过于“上蹿下跳”。动律、鼓声、气息的融会贯通体现了该民间舞的“味道”,使得风格的展现更为精准、到位。
仅以风格表演基础训练为教学目的,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专业性、系统性训练,使其肢体学会从“松”到“紧”,那么民间舞表演中“有所控制的松弛”还需大量时间反复磨炼。在部分综合类大学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怎样舞”,那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分类细化,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在学会“怎样舞”之后,还应学习“为什么这样舞”,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因此,民间舞课堂的常规化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舞蹈编导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笔者认为,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细化教学方式,再进行民间舞教材教法分类,适当增加交叉课程。另外,教材推陈出新,逐步转化教师教学思维,从只关注“肢体表现”,到“肢体表现”与“培养专业分析能力”并重,从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三、舞蹈编导专业区域性民族民间舞
教学方式设想
教材的完善最终体现在教学的实施中,如何能够提高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创编能力,真正体现出课堂训练的价值,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教学实践方法设置。如部分综合类大学民间舞实践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设民族民间舞素材课,以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的综合课为主;第二阶段开展民族民间舞动态发展与研究,以所处区域民族民间舞为主。笔者将其概括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学习层次,“苏尼羊皮鼓舞教学组合”主要用于高年级舞蹈编导专业的学习。因此,笔者尝试根据授课对象及教材的特点,就具体教学方式提出初步设想。
首先,通过组合培养学生全面了解组合风格与分析动作特点的能力,高年级优先选择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民间舞教材(单元课),并选择一个组合通过讲解背景知识、组合训练进行初步技术训练,观看相关原生态舞蹈视频、教授艺人风格短句进行情感体验,继而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舞蹈动态的发展,以培养学生把握风格特点,提炼、发展民族民间舞动作的能力。如通过“苏尼羊皮鼓舞教学组合”培养学生该类型民间舞动律提炼、动作元素发展及动势规律连接的能力。
其次,高年级学习阶段应注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理论课与民族民间舞专业课的同步性,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之博大精深难凭短短十几节课讲清楚。因此,笔者设想是否可以对其深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具有“介绍性”,并根据实践课授课内容,对相应实践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如实践课组合为苏尼羊皮鼓舞,对应理论课着重学习凉山彝族毕摩文化、苏尼文化。
最后,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系统学习,在学期末由相关专业教师带领高年级舞编专业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田野调研活动,调研地点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符合,使学生深入民间舞发生地去用心感受、共情体验、细心观察、真实记录。回校后以分组作业的形式完成民间舞蹈片段的编创。
四、结语
随着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民族民间舞蹈课程针对不同人才培养方向所梳理出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应根据实际需要再分类细化。舞蹈编导专业更是集表演、教学、编创为一体的复合性专业,笔者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避免“只学内容,不懂方法”。高年级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宏观规律,使学生在遇到没有“学”过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时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民族民间舞作品创编时避免动作贫瘠和教材“套用”。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間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赵铁春.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工作与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4]周萍,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高云鹏.西南民族大学凉山彝族舞蹈教材建设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7.
[6]胡泊.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中国民间舞课教材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