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春
在5‰的盐度下,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4个品种耐盐水稻今年亩产量均达450公斤以上,实现了耐盐水稻盐度突破且取得高产!近日,从东营市盐碱地上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不已。直接参与这项科研实验的中国科学院传统与发育生物研究所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林博士开心不已,他感叹:“科技,正在这里的盐碱地上创造奇迹!”
奇跡的诞生,源于东营市近年来积极搭建平台,创设环境,努力促使农业科技创新要素不断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土地上集聚。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山东省有1590万亩,淡水资源极度缺乏和大量微咸水无法使用,致使有近500万亩盐碱地未有效利用。目前黄河三角洲可耕盐碱地有200多万亩,实现直接利用微咸水灌溉,将为最大限度地改良利用盐碱地、增加盐碱地产出提供硬核支撑。
“一头联系科研院所,一头服务企业和农户,我们努力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让科技真正造福黄河三角洲。”东营市科技局马向明科长介绍,近年来东营市通过建设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效支撑盐碱地农业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东营市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高校院所的有效对接,先后启动建设了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黄河三角洲研究中心、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和中科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海岸农业联合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功能。目前东营市省级以上农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已达20家。搭起平台,像王建林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才会进驻。近年来,东营市已累计引进农业高层次科技人才140余名,其中院士6名、博士33名,为东营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随着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的到来,东营市盐碱地改良技术不断突破,盐碱地利用之路越走越宽。马向明以2013年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为例介绍,“渤海粮仓”工程不仅培育出了重盐碱地改良增效、花卉苗木栽培、重盐碱地水稻种植、盐碱地粮食作物生产加工、耐盐作物等农业科技园区和5家龙头企业,还促进了相关成果的转化和人才队伍的培养,7个高校院所70余名专家学者依托13个创新平台开展自主研发,开发应用了水稻“盘育机插”、小麦“宽幅播种”等40多项技术。此外,“滨海盐碱地淡水渔业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研发和推广了菜—渔、稻—蟹(虾)、蟹—鳜—水生植物等综合种养模式,制定水产养殖技术规程5个,示范推广面积3.47万亩,新增产值3575万元。仅“渤海粮仓”工程一项就为东营市改造12万亩盐碱荒地,基本达到了中产田的产出水平,30万亩中低产田逐渐改造为中高产田,增加了耕地面积,提升了农业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科技加持下,昔日黄河三角洲大片大片令人望而退却的盐碱地,正成为拥有无限可能的希望和梦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