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虽好使,滥用就成灾

2020-01-25 16:05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刷脸成灾厕纸

郑智维

近日,东莞一处“星级公厕”在网上火了,原因是使用“人脸识别”取厕纸设备,引起市民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当地城管部门回应:已协调终止使用前述设备,改用常规方式向市民免费提供纸巾。

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项典型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却遭到公众的质疑和抵制,最终被叫停。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刷脸”虽好使,但滥用就成灾。

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

毋庸置疑,和其他身份识别手段相比,人脸识别有其明显的优势。

例如,识别方式便捷,用户不需要携带任何证件或进行其他操作;可满足多人连续进行人脸图像信息识别;对人脸的采集不需要被采集者配合也不用工作人员干预,节约大量人力、时间成本。

因优势明显,人脸识别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治安、金融、机场、铁路、地铁、边防口岸等诸多领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生物信息的获取、采集门槛越来越低,人脸识别技术已呈现出滥用的苗头。

除了本文开头提及应用于取厕纸设备外,“人脸识别”还被用作出入小区的门禁、乘坐电梯等,甚至还有“人脸识别”智能垃圾桶,连扔垃圾也要“刷脸”。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因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带来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多。

若人脸信息保护不当,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媒体报道,广西南宁数十位业主卖房时疑似遭遇诈骗。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法中介利用“刷臉”办理了过户手续。

揭露人脸识别危害的报道并非孤例,此前还有,“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

在此背景下,出于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心,人脸识别滥用已然成为公众普遍的担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接受笔者采访时就谈到,生物信息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换等特征,一旦泄露就会终生失效,会给个人安全、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因担心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窃取个人信息,济南一名男子戴着头盔看房;因不满人脸识别的入园方式,浙大法学博士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

无论是戴上头盔,还是拿起法律武器,都折射出个体对人脸识别滥用的无奈。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提出“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那么,取个厕纸,扔个垃圾,这些场景真的都有必要使用人脸识别吗?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社会治理,还是国家安全方面,人脸识别技术都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如若不能将个人隐私信息的采集和应用边界厘清,公众对“刷脸”的顾虑就难以消除。任由其滥用,“刷脸”技术恐怕也会成灾。

猜你喜欢
刷脸成灾厕纸
木石也可成灾
纽约举行厕纸婚纱大赛 件件做工了得
沙棘木蠹蛾成灾原因及控制措施
印度给牛“刷脸”防宰杀
秦巴山区浅表层滑坡成灾规律研究
借我抄抄 等
环保请从厕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