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高排
红高粱,山东高密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因为闻名遐迩的电影《红高粱》而成为当地人的精神符号。
它秉领天地精华、粗枝大叶、抗旱抗涝、自立自强;它热情奔放、敢作敢为、周身洋溢着阳刚与血性、浑身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它懂得感恩、性格纯朴、品质高洁、对人们一往情深、对手足团结一心,虽身单力薄,却凝聚起磅礴之力,锻造出铜墙铁壁。
在高密采访的3天里,记者深深感到,高密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党委书记单政达就是齐鲁大地上一棵彤红的高梁,他以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怀组建起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温暖着这里的人们,改变着这里的观念,影响着这里的一切。
记者乘高铁从北京赶赴高密,一出火车站就见到了单政达。简单寒暄后,他热情地背起记者的行李走向停车场。火车站停车场异常拥挤,没走几步,一辆捡废品的三轮车卡在两个隔离礅之间,进不得退不出。后面是汽车喇叭声一片,焦急的人们翘首期待着尽快逃离喧嚣。单政达放下行李,大步走过去,和拾荒人喊着一二三的号子用力猛推。三轮车终于通过了隔离墩,但车上的废旧纸壳和矿泉水瓶子却哗啦啦撒落一地,单政达又急忙和拾荒人一起蹲下捡拾瓶子。
几分钟后,三轮车蹬走了,单政达一双满是污垢的手张在记者面前,苦笑着,不好意思再提起行李。
打开后备箱,记者再次被眼前的情景惊呆:这里居然有个纳物箱,里面散放着方便面、榨菜、火腿肠,面包,还有一个暖瓶!简直就是个杂货铺,单政达一边往里推箱子安顿行李,一边抱歉地说:“刚刚出差回来,还没来得及收拾。”原来,单政达出门在外,以上物品是标配。没有客人的时候,他连白开水都是喝自带的。这些标配还有一个用处,就是碰见乞讨时,他自然而然地从后备箱拿出一份,悄悄地放到人家面前。
想起单政达帮助别人一掷千金,而对自己居然这样抠,很是不解。
“人要懂得感恩。”单政达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一元钱的学费,母亲得省吃俭用筹措半年。到了深秋,同学们都换上长裤子了,单政达却还穿着短裤上学。四年级的时候,母亲给他买了一双44码的鞋子,担心他长得快,费鞋,实际上,艰涩的日子使他的个头再也没有长,脚也一直穿42码的鞋。在单政达幼小的心灵中,有好多好心人悄悄地帮衬他们,送衣送粮,让他们一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挺了过来。做个好人,回报乡人,成为他执着的心愿。
提起志愿者协会,单政达的话多了起来:“从最初几个人的星星之火,到现在的5万之众,也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不说别的,这样一个民间组织,能够成立党委的,在全国还是首家。我能做到的,就是回报,用自己最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组织,回报群众。”
记者望着路边已经彤红一片的高梁,心想,红高粱对于种植它的人们,总是感恩不尽,倾情奉献,毫不保留:果实既可为粮食,又可做酒,还可入药;躯干既可榨糖,也可做家具、盖房子,它用毫不保留的牺牲,回报养育自己的人们。
是的,单政达就是这样一棵红高粱,燃烧自己,幸福他人。
记者走进了焕然一新的高密市志愿者协会。这是高密5万名会员的家。这里清晰地记录着单政达和他的伙伴们走过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之路。
单政达带领志愿者无偿献血
默默地徘徊在一个个展厅里,感受着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在内心沸腾。记者看到,协会信息室内的会员档案袋,已经塞满了整整5个大铁皮柜。随着协会的发展,已有党委、关工委、团委、妇委会、党校等12个对口职能科部室,卫生、环保、教育、企业等60余个分会,五老、青年、巾帼、雏鹰等300余支大队中队,9处中国梦社区志愿服务站,4处留守儿童之家,600余处实名志愿服务点。单政达还推出了很多志愿服务鼓励机制,他协调上级党组织从优秀志愿者中推优入党,几年来,经组织考核,已有9名积分达到五星级的优秀志愿者发展成为中共党员,17名积分为四星级的志愿者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这里像一个磁场,吸引着社会各届人士。想加入志愿者协会,必须有两名两年以上老志愿者介绍方可。
高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谭晖告诉记者,单政达组织志愿者开展的活动,涉猎宽泛,多不枚举。爱国教育、社区建设、抗震救灾、无偿献血、植绿护绿、圆梦大学;春运、创城、扶贫、助学、双拥、助残、看望老党员、保护母亲河;服务各类国内、国际体育赛事与大型会议……这支队伍已看望省内外贫困学童8000余人,帮助特困、残疾家庭400余户,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帮助243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全市各分會、中队每月志愿服务活动总计达10000小时以上。打造的“2小时课堂”“影像工程”“金凤凰工程”“雷锋少年军校”“雷锋益站”“雷锋车队”“影光闪耀”等18个志愿服务品牌已在红高粱大地上开花结果。
单政达创造的辉煌,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关注。中组部、民政部、司法部、团中央、中国社协等领导亲临协会调研指导,志愿服务得到了省市有关单位的褒奖。时至今日,单政达的工作还在无限延伸。志愿者协会依托雷锋生前老连长虞仁昌创建了全国首个“雷锋妈妈连”,雷锋妈妈们每天坚持在学校门口为孩子安全保驾护航;成立了全国首批“雷锋驿站”,让市民走到哪儿都能看到雷锋的影子;由《雷锋》杂志命名的“雷锋书屋”,让全市的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工地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注册建设的全国首个民间雷锋纪念馆,让雷锋精神在红高粱大地上生根发芽;成立的山东省首个“私家车互助救援大队”,为市民开车上路解除了后顾之忧;成立的山东省首家“雷锋少年军校”,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已有10年历史的“雷锋车队”,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打造的山东省首批“中国梦社区志愿服务站”,为社区居民实现三代互动、共享天伦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许正是无私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也许正是默默无闻、倾其所有的品格,使高粱成为胶东以至山东群众喜爱的粮食;也许正是这份比海深、比山高的情谊,让单政达成为高密人的光荣和骄傲。
单政达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记者。采访中,总有一种东西如海浪般不停地在记者心头撞击:单政达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记者走进了单政达的家。当这个能毫无遮掩地透视出一个人生命信息的私人世界呈现在面前时,记者品味到这里深含不显的内蕴。
无疑,单政达的家,温馨得令人羡慕。在这个家中,最壮观的风景是单政达获得的荣誉,这些荣誉,除了一个由山东慈善总会和文明办联合颁发的“山东优秀慈善义工”,其他的都是集体荣誉。据高密市文明办主任王勇讲,每年评奖都少不了单政达的份,但他都说,荣誉是大家的,他只是创办了这样一个平台。于是四处“活动”,把个人奖改为集体奖。另一侧,林林总总地摆放着各种社会活动的合影照片。但仔细观察,无论如何找不到单政达的影子。共青团市委书记周发家说,因为每次活动,他都在前面组织,一旦停下来,又拿起相机给大家拍照,而自己永远游离在镜头之外。单政达真正出现在镜头里的,是他无比珍惜的机会——与全国学雷锋标兵的一张张合影,既有雷锋战友虞仁昌、乔安山、冷宽的,也有全国知名的学雷锋先进人物陈光标、孙茂芳……
在这个家中,最为多姿多彩的是单政达的办公室兼书房。雷锋在这间屋子里占据着主人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各种照片、资料、图书还是雕塑,应有尽有。就是在这间屋子,单政达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一步步走来,越走越坚实,越走越有力。每个灯火通明的深夜,他的乖儿子悄悄地走进来,偷偷地拔掉电源,就想让单政达早点睡觉。
单政达的家人告诉记者,除了公益活动,单政达没有其他爱好。到现在,他没打过一次扑克,没下过一次象棋。他的衣服,翻来复去就这么两件,全部是5年前买的,家里每次来客人,他都要挖空心思地换身像样的。他患有过敏性皮肤病,浑身经常挠得又红又肿,但他舍不得买48块一支的药膏,坚持用7块钱一支的,他说,只要能止痒就行,省下些钱,给穷人家的孩子买个书包。他有时也去外地参观学习,但从来都是连夜返回,一天也不耽误……
离开单政达的家,恰巧碰到他楼下新搬来的邻居。邻居说:“他买的是二手房,多加了2万块钱才拿到手。”见记者一脸惊奇,邻居讲道:“单会长这个人走到哪里就把雷锋带到哪里,他说学雷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他没有更大的能耐,就从身边楼道、身边小区开始,一丁一点地影响别人。你看俺们这个小区,一进门就是习近平的话‘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每个路灯上,每个楼道里,都是‘弘扬雷锋精神,德报子孙后代的标语,在这样的小区生活,心里舒坦啊。当时相中这个房子,就因为和‘雷锋住一个楼道,加多少钱都行……”
默默地听着、看着,记者再次想起了红高粱的可贵品质:不怕旱、不怕涝、不怕盐碱、不怕土地瘠薄、不怕气候恶劣、不怕虫灾、不怕管理粗放……是的,单政达就是这样一棵品性高洁、操守高尚的红高粱。
这处位于高密市母亲河——胶河岸畔的1000余平方米的独立小院,记录了单政达发起的高密市志愿者协会,一点一滴成长的足迹。
1991年,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单政达毅然辞职下海经商,凭着红高梁一样的吃苦耐劳品格,单政达挣钱了,他又想起了童年那些给予了自己无私帮助的人们。在开饭店时,他仍旧起早贪黑赶集采购,不同的是,他从早市带回几袋蔫了吧唧的野菜和已经发臭的小鱼虾。厨师们不明白,单总为什么每天把大爷大娘根本卖不出去的野菜和小死鱼买回来再喂猫狗。单政达严肃地说,谁家没有老人,他们这么大年纪了,为了生活还得去挖野菜、捞小鱼卖,他们不是在做生意,而是为了吃饱饭。咱们节约一点,就全有了。
那时候,高密要饭的穷人很多。到了晚上,总有几个乞丐在他家楼下避风寒。单政达悄悄走出来,送上热水和馒头。一次,他看到一个乞丐冻得发抖,把家里一条传了几代的军黄色大衣拿出来,跑着给他送去。母亲见了,也一溜小跑着撵出来。单政达跑得快,到了乞丐身边就给他盖在身上。气得母亲在身后直喊:“把那个毛领子撕下来,那是我的……”那是母亲用家里死去的兔子皮做的领子,老人家一直舍不得穿,没想到,儿子大方地给了乞丐。
几年的商海打拼,单政达积攒了一些积蓄,又添置了新房新车,操劳过度的单政达在家人的劝说下,将酒店承包给了别人。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雷锋、诚信这些词语几乎没人提了,单政达再次徹夜难眠。他做出一个谁都不敢相信的决定——收回年租金12万元的营业楼,改做“志愿者之家”。
家人们急了,朋友们惊了,都说单政达犯病了,可是单政达心里比谁都明白,他说:“钱是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的,够吃够喝的就行了,过去那么艰苦都挺过来了。现在什么都有了,做人要像高粱,挺直腰杆,要是能牺牲我这点利益换来高密人向善向美,也值了。”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没有志愿服务活动专车,单政达花13万买来专用大面包车;没有办公设施,单政达掏钱买来10台电脑和办公桌椅装备了十几个办公室;没有器材,单政达又出资10余万元买来高档照相机、摄像机、数码放映机等等。自2008年开始,加上每月的办公经费和扶贫助学款项,单政达个人投资已远超140万元。
随着对雷锋文化的认知,单政达摸索出了很多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思路,并开始从单一型服务迅速向多元化迈进。他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网站,开辟了“志愿服务月冠军”、“志愿服务积分榜”等诸多实用型板块;成立了“志愿者微基金”,只要是志愿者有困难,他一定会出手帮助,目前,还有100余万元资金正在帮助多个志愿者创业中。
回眸这个小院,单政达的眼神中充满留恋。这里,曾经是志愿者的家。在这里,他们一起做好事,干公益;一起包饺子,炖大鱼;一起给年轻志愿者过生日,组织相亲会……如今,随着新会址搬迁,这里已经渐显荒凉。
记者:您没有正式工作,夫人带孩子也没上班,一家四口全靠以前的积蓄,通过几天采访,我感觉您经济也不宽裕。
单政达:的确有些捉襟见肘。
记者:这个院落可以再租出去,用它养家。
单政达:确实很抢手,我一搬家,就有人来招租,可是我没舍得。我想,学雷锋做志愿者,再苦再穷也要坚持下去。这个地方位置好,我早就想好了,办一个民间注册的雷锋纪念馆,为社会干更有意义的事儿。等我老了,甚至离开人世了,它仍然在,雷锋精神仍然在。
记者望着单政达严肃认真的表情,突然想起红高粱的另一个谦逊品格:越成熟越低下硕果累累的头,但身板,依旧挺拔硬朗,牢牢地站立在自己的土地上。是的,单政达就是这样一棵红高粱。
高密市委书记范福生告诉记者,现在,高密市志愿服务工作朝着制度化、常态化方向不断发展,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也成为创新社会治理、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一环。这些成绩的取得,会长单政达功不可没。
几天的采访,单政达“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手机铃声不绝于耳。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忙碌?
周六一大早,记者被单政达的电话吵醒。他要和志愿者们去看望一位尿毒症患者付国。
在原延安五老谢觉哉夫人、老红军王定国奶奶家中
付国的事,发生在今年8月1日,那天下午5点,高密突降暴雨,电话突然响了:“是志愿者协会吗?我是王吴乡柿子园村付国的家属,现在在中医院,我上午骑着三轮车拉着付国化疗,现在回不了家了……”
求助电话就是命令。正在协会值班的雷锋车队党支部书记孙旭东和副秘书长李艳丽,立即向单政达作了汇报。单会长指示,马上行动,帮助付国!冒着大雨驱车赶到中医院,志愿者们将付国抱上车,送到50里外的柿子园村。尽管全身都湿透了,大家却个个笑靥如花……
记者见到41岁的付国时,他已经搬到了离中医院不到一公里的新家。这位骨瘦如柴的男人,说起自己的经历眼睛里闪着泪花。2014年外出打工从房顶摔下,导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瘫;2015年又患上尿毒症,14岁的大女儿只好辍学打工养家……对于这个祸不单行的家庭来说,单政达和他的志愿者协会,无疑是一股清新的春风。隔三差五,他们把米面油送到家中;遇到恶劣天气,一个电话就请来了志愿者。单政达还不放心,他和南关分会会长张聿明商量,帮助付国一家在中医院附近租下一处房子,安排了小女儿就近上学,摄影分会会长任宪山还把家中一套崭新的沙发拉来,让一家人过上正常的生活。临走时,摄影分会党支部书记王海涛又将1000元钱塞到付国妻子麦玲手中。
麦玲接受记者采访时几次哽咽。她说:“从小到大,还真没有这样感动过,我没有什么钱报答这些好人,但是我已经给单会长说好了,我也要当志愿者。我现在就住在一所小学旁边,我要每天下午孩子放学的时候穿上红马甲,帮助维持秩序,做点好事。”
晚上,本以为累了整整一天该休息了。谁知8点多,单政达又来了通知,要帮盲人马拉松运动员严伟陪跑。
与单政达匆匆赶到高密体育场,那里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人,他們都是严伟的陪跑志愿者。很远,单政达高声询问:“听出我是谁了吗?”严伟高扬起手臂,兴奋地说:“单会长!”
严伟2岁时因病致盲。当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时就喜欢疯跑,但经常会撞到树上,或被绊倒,摔得伤痕累累——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变得内向,不愿和人交流。不爱运动的他一度长成近90公斤的大胖子,甚至患上气喘。
但是马拉松坚持、挑战、胜利的精神,时时激励着严伟,让他决定去探索更好的自己。单政达了解到严伟的想法后,立即把任务交给旗下的私家车互助救援大队,在大队长荆世波的带领下,每周六晚上陪跑,风雨无阻。
记者向单会长表达了陪跑想法后,牵起严伟手中的绳子。身体强健的严伟,像一个机器人,机械有力地向前冲刺,而担负陪跑的记者反倒落在其后。严伟的马拉松成绩是3小时56分,一般情况下,陪跑者跑两圈已经难以为继。严伟边跑边说,他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条导盲犬,那时候,我也要当一名志愿者,帮助更多的人。听得出,他乐观自信。
跑了一圈,记者难以适应严伟的速度,只好换上新的志愿者。离开体育场的时候,志愿者陪跑的身影在夜幕中依旧清晰……
独木难成林。记者想,漫山遍野的红高梁,相互簇拥,相互扶持,共与蓝天试比高,共抵风沙战灾害,形成一面铜墙铁壁。单政达,靠着乐善好施、开放包容的品质,赢得了这个城市四面八方的信赖和支持,他的志愿者队伍,也像雨后春笋,蓬蓬勃勃,葳蕤成荫。
离开高密之际,单政达要带记者去一个地方——高密市烈士陵园。被浓荫包围的静谧的陵园里,255座高大的墓碑耸立其中。在这片三次被占领、三次被解放的土地上,高密2047人的英勇牺牲换来了难得的和平。单政达默默地给英雄献上鲜花,悄然抹去墓碑上的尘土。他说,他从小就经常到这里来,英雄们的故事,耳熟能详,英雄们的血脉,就这样传承下来。
回望高入云端的烈士纪念碑,记者找到了答案——一个城市,总有一张最亮丽的名片,总有一处最美丽的风景。单政达和他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民族复兴凝聚起一股磅礴力量,使这里生机盎然,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