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若琦
高血压突发脑出血是高血压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更好地诊治高血压性脑出血,2020年9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會联合多个学术组织发布了《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那么,相较于之前的《中国脑血管病诊治指南》,新指南有何改进呢?在此,笔者为大家一一解析。
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进展速度较快,快速诊断才能尽早地对患者进行施救。但以往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方式不一,也没有较快速的诊断方法。诊断缺乏金标准,确诊需行全面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各种继发性脑出血疾病。这导致患者在抢救上存在一定时间上的延误。对此,新指南提出,将头颅CT作为影像诊断的首选。对于重症患者,不推荐用MRI。
由于CTA、MRI、MRA、MRV及DSA可用于诊断或排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烟雾病及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等引发的继发性脑出血。因此,新指南还推荐,有条件的话可以做CTA检查,在排除继发性脑出血的同时,还能通过其显示的“斑点征”来预测未来血肿扩大的风险。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实施强化高血压防治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忽视对高血压的个体化防治。但每个患者对不同降压药治疗有不同疗效反应,标准化管理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新指南提出,收缩压>220毫米汞柱患者血压控制要个体化。
新指南指出,对于收缩压在150~220毫米汞柱且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证者,急性期降低收缩压至140毫米汞柱是安全的;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会增加颅外缺血风险。收缩压>220毫米汞柱者,连续静脉强化降压和持续血压监测是合理的;但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史长短、基础血压、颅内压情况及入院血压,个体化决定降压目标。收缩压在150~220毫米汞柱且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证者,围手术期收缩压降至120~140毫米汞柱可能安全。血压升高(>160毫米汞柱)有促进血肿扩大风险;强化降压(<140毫米汞柱)有可能降低血肿扩大发生率。
以往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没有颅内压评估和血糖监测的要求,这也让一部分高危患者成了漏网之鱼。因此,新指南建议,所有患者都应行颅内压的评估和判断,并及时对颅内高压进行处理。有条件还可以考虑对重度昏迷患者行有创颅内压监测。
甘露醇和高渗盐水等药物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种类、治疗剂量及给药次数。新指南建议对重症患者,特别是躁动者,应行镇静、镇痛治疗。无论有无糖尿病,均应监测患者血糖,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应控制患者发热,防止体温过高(>38.5摄氏度);癫痫发作者应用抗癫痫药物和治疗,对于血肿累及皮质区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患者进食前,应行吞咽功能评估和筛查,降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尽早使用间歇性空气压缩装置,预防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