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喵 王峥
从小我就对馒头没有好感,嫌它口感粗糙,没什么滋味。妈妈却非常爱吃,路过包子店不买上三五个馒头不罢休。所以当她直接买回一大袋面粉,准备自己做馒头时,我也无动于衷。
她让我在一边看着,如何把一大堆面粉加上水变成一块面团……我心不在焉,甚至有些嫌弃地看着她做馒头。这年头,生活条件都变好了,包子饺子不香吗?馒头不就一个味儿吗,淡淡的,没见有多好吃。
妈妈一边和面,一边给我讲起了故事。和面的手速重复不变,但一字一句飘进我的大脑,让我有些发怔。
多年以前,有一个16岁的小姑娘,家里没钱让她读高中,便给了她一点儿钱,让她自己去闯荡。对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妹而言,向往的城市就是省会。可是在火车上,打个盹儿的工夫,钱就被偷了个精光。如此老套的剧情,确确实实发生在她身上。
她在车站里像无头苍蝇一样徘徊,还没开始城市生活呢,钱就全没了。小姑娘哭得伤心,车站旁包子铺的老板看见了,于心不忍,说了声:“小姑娘,过来一下。”并给了她两个馒头,“拿着吧。”
她羞红了脸,慢吞吞地接过馒头,刚开始小口小口地吃,后来实在耐不住饥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泪水混着馒头咽下,是苦涩的味道。
她就这么低着头吃,在包子铺门口,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末了,她哽咽着说了声谢谢,用脏脏的袖子擦擦眼泪,转身离去……
从那天起,她就再也忘不掉那两个馒头。小小两个馒头,却刻骨铭心。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姑娘又吃过很多馒头,同样是淡而无味的馒头却吃出了万般滋味,都是生活的味道。她一个人打拼,学了面点,做过油条,卖过包子,人生的百般艰难都尝了,直到今天。
那个小姑娘,就是我妈妈。
再后来,车站拆了,包子铺也拆了。二十多年过去,这些本该忘了,但妈妈红着眼眶告诉我:“我没忘,我永远记着那两个馒头的味道。”那包含了身处异乡的小姑娘的羞愧、委屈,以及一個普通包子铺老板的怜悯、善良。
拳头大的馒头里,原来有着这样刻骨铭心的故事。我这才明白,一个小小馒头的淡淡滋味,在舌尖与时间之下也能酝酿出别样的酸甜苦辣。
(责任编辑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