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玲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性格色彩学”主要由乐嘉老师创建,他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红色、黄色、蓝色以及绿色四种[1]。从总体上说,红色是积极外向的代表,在群体中充当着快乐的带动者,是最佳的组织者,在学生团队中处于领军人物。黄色性格是目标明确、责任感强的领导者,具有较强的智慧能力,能够在学生团队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华。蓝色是忠诚、温和的代表,是团队中有力的指挥者。而绿色性格的同学较为友善、宽容,容易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和平的使者,也是学生群体中忠诚的拥护者。 运用性格色彩学,在个性化管理的基础上,与学生有效的沟通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与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学做人、学做事、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不同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会遇到不同的疑难困惑。沟通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还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2]。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色彩与实际情况;按照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适合的性格沟通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3]。
个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特别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的沟通技巧、知识和经验会显现出个人的性格类型。性格色彩把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并且每种性格色彩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行为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百分百的属于某一种类型,但是通过测试能够准确地让你发现真正的自我,知道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每个性格色彩的优势与过当,改掉缺点,拓展自身性格缺少的力量,尽量做到四色平衡。
红色属于活泼型的,介于感性和外向的象限之间,以想法为导向,表现为外向、多言、乐观。在情感方面:容易予人好感,具有幽默感,能够自如地控制听众,情绪化及感情外露,热情洋溢,善于表达,是演讲和舞台表演的高手。在竞选班委或者老师上课时,总是第一个举手上台的学生,就是属于红色性格的人。对待工作:喜欢寻求新事务,主动积极,充满干劲和积极性,才思敏捷,做事富有创造性,多姿多彩,能够鼓舞其他同学参与班级各项活动,在学生团队中处于领军人物。对待朋友:做错事情会很快道歉,喜欢赞扬、热爱别人,平时喜欢即兴的活动,在日常学习生活容易受到同学的喜欢和欢迎。红色本性的局限就是情绪波动较大,做事粗心大意随意性强,容易虎头蛇尾,缺乏自控能力与原则性。有时候一味追求成为焦点,以至于忽略基本的礼貌,
力量型是黄色性格学生的特点,介于理想和外向的象限之间,表现为外向、乐观、是一个行动派的人,看重结果。黄色性格的学生喜欢并善于交际,兴趣广泛,自信不情绪化,活力四射,敢于接受挑战并渴望成功。在学习工作方面会设定目标,抓住问题的本质并寻求实际的解决方法,行动快捷,善于管理,即使失败也越挫越勇。黄色性格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耐心,容易与其他同学争辩,习惯别人按照他的想法行动,控制欲强。
蓝色性格的学生追求完美,介于理性和内向的象限之间,习惯以事实为导向,表现为内向、善于思考,有时候会有点悲观。在情感方面:蓝色性格的学生善于思考,精于分析;做事情严肃认真,有目标,坚守原则,责任心强;易敏感,是个理想主义。在对待工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强调制度、程序、规范、细节和流程,是团队中有力的指挥者,善于发现问题并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蓝色性格的作为朋友忠诚可靠,关心朋友和他人。进入蓝色性格学生的宿舍,你会发现他能把宿舍保持的井井有条。对于蓝色性格的学生,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容易被负面的评价中伤,且原则性强,不太主动与人沟通,做事经常过度计划而导致行动缓慢。
绿色性格特点是追求稳定和平,他们比较内向、悲观,遇到任何事情习惯当一名旁观者。绿色性格的同学和蔼可亲、随和善于接纳他人的想法、不易生气或者被激怒,含蓄,有自制力,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能够与他人和谐融洽地开展工作,善于接纳他人意见,是最佳的倾听者,容易相处,也是最不喜怒形于色的颜色。绿色性格最大的缺点就是拒接改变,不思进取。害怕被人拒绝或者失败,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做事没有主见,缺乏激情,缺乏目标,缺乏自觉性,宁愿做旁观者,懒于参加任何活动。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上,容易忽略个性以及新时代教育管理的需求。学生的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管理模式偏向于行政化,辅导员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运用性格色彩学,因色识人,对不同色彩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沟通和管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部分学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客观存在的情况,在提升学生自信心教育上,通过了解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将性格色彩融入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不同性格色彩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以达到提升大学生自信心教育的目的。
与学生交流沟通是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事情。合理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运用性格色彩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问题,亦可帮助不同颜色的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以及其他同学是何种性格,让他们可以迅速进入自我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与人相处遇到问题,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升抗挫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干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学生干部的性格特点,因“色”施教,帮助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势,提出学生干部不同的培养策略、沟通方式,促使不同性格的学生干部在集体活动中有效发挥个人优势,从而解决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遇到因性格问题而的难题,最终实现培养出素质高、水平高、层次高的学生干部队伍的目标[4]。
把性格色彩学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辅导员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和沟通,分析不同性格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性与他们进行沟通和教育,提升他们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促进学生生活、学习的双重发展,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校园氛围[5]。
红色性格的学生需要足够的关注。在日常与红色性格的学生沟通过程中,要理解他们说话不会三思。他们喜欢控制场面,控制话语权的特点,他们看中个人荣誉,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享受被重视的感觉。因此,要让红色性格的学生实在起来。老师在平常与他们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给与他们足够的主动权,让红色性格的学生表达他们的情感,并提供引人注目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并不时检查和调整他们的努力方向。红色性格的学生表面上乐观向上,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潜在的自信心并不足,需要外界持续的关注进行支持。赞美对于红色性格的学生是最好的办法,在其身上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对待红色性格的学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天性,同时,可以通过制定清晰的规范和制度来提升学生的专注力。
对于黄色性格的学生,压制不如引导,让黄色性格的学生缓和起来。黄色性格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目标规划明确,做事严谨正式并看中过程,在快乐中实现自我。因此要给黄色性格的学生尽可能提供机会。对于黄色性格的学生,他们的领导力强,具有较强独立意识,但是不注意细节,因此需要被授予艰巨的任务,才能最好地体现他们的能力。与他们交流要直截了当,并给他们需要的信息,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在与黄色性格的学生沟通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让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和表扬。黄色性格要以目标为导向,发掘他们完成任务的能力,通过承认他们的想法来肯定他们的力量和威信。特别是黄色性格的班干部,在班级事务方面,可以试着让其做主,让他感觉到自己对环境拥有掌控能力,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而不是命令。黄色性格的学生酷爱竞争,可以利用比赛来激励他们做事或者学习。
蓝色性格的学生善于思考,平时接触过程中会发现他们比较沉默寡言,不容易与陌生人打成一片。对于蓝色性格的学生,鼓励和赞美比批评更能让其快乐起来。当他们收到被鼓励的信号后,信心大增,会变得更乐意参与班级活动。蓝色性格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细腻深刻,但是苛刻、缺乏变通。他们的需求是要求有计划性和精确性的任务。要唤醒这类学生需要老师在和学生沟通时要以细节为导向,尽量保持严谨正式,并且要有耐心。蓝色性格的学生追求完美,凡事要求做到最好,这是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但是也容易使他们钻牛角尖,因此要提醒他们效率与结果一样重要。蓝色性格的学生最需要疏导与辅助,所以在日常沟通管理过程中,要明白他们追求完美、需要肯定。老师在充分鼓励他们的基础上,适当地与其共同制订计划,帮其理清思路,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清主次,在有限的时间内灵活变通,不过分纠结细节。
绿色性格的学生比较随意,与世无争。对于班级、系部、学院各项活动兴趣不大,最看中和谐,不喜欢挑战,在和平中实现自我。在日常管理中,要让这类学生振奋起来。比如在竞选班委的时候,绿色性格的学生绝对不会第一个上台,缺乏竞争意识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所以在与这类学生沟通的时候,不要急于说教,而是要表现出真诚,利用热情和同理心走进这类学生的内心,提高他们的参与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做决定,教会他们敢争第一。绿色性格的学生最大的优势是耐心,但是他们追求和平,所以对于这类学生要帮助他们订立目标并争取回报,调动他们的热情,迫使他们做决定,多鼓励他们担起责任、多推动他们前进。
不同性格色彩的学生有其优势与过当,在日常的管理沟通过程中,让红色性格的学生统筹实在起来,让黄色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缓和起来,让蓝色的学生乐观起来,让绿色的学生行动起来。通过对性格色彩学的了解,与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洞察他人,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色彩,制定个性化沟通管理方法,发挥不同性格学生自身的优势以及发展潜力;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利用不同性格色彩的学生的特点,按性格色彩的优势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不同性格色彩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减少宿舍矛盾和心理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