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中学”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析
——以校园垃圾分类为载体

2020-01-19 21:13姚素月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垃圾中学

姚素月

(泉州经贸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一、“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理念,认为人掌握得最扎实、最牢固的知识其实都是关于如何“做”、怎么“做”的知识,人本能对活动有兴趣、感兴趣。“从做中学”就是“从体验中学”“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在实际活动中,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便需要去搜集相关资料,确定问题所在,并提出各种假设,解决问题验证假设,这种过程可以丰富自己的经验,在实践经验中获得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牢固知识和技能[1]。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主要包括:第一步,创设情境。活动过程应有真实的情景,有一个能实现“做”的情境。第二步,明确问题。在情景中要有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刺激思维的课题,即有一个可“做”的内容。第三步,提出假设。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出解决疑难的假定,有一个实现“做”的必要支撑。第四步,解决问题。评估各种假设的结果,从中选择最合适、最有利、最可能解决问题的假设,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有一个“做”的过程。第五步,检验假设。验证假设是否成功解决问题,有一个“做”的结果的检验[2]。“五步教学法”表面上是一个“做”的过程,但在“做”的过程中却是对“学”的积累、提升和蜕变。

二、“从做中学”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必要性

(一) 契合高校学生干部人生发展阶段

大学生处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人生关键发展阶段,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阶段,“从做中学”理念倡导要求学生干部亲自了解、接触事物,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感知事物,然后根据所获取的感性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最后动手解决问题,正好契合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征程。高校学生干部如果能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有利于他们获得“怎么做”的知识,这将会是大学生有利的转折期。

(二) 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提供新视角

“从做中学”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展现,还注重对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整合能力,使学生干部的智力、探索力、创造力不受限制地自由发展,培养学生干部在变化的环境下独立学习、发展能力。改变培养学生干部只是简单注入知识和方法,而是诱导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使学生干部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为高校培养学生干部提供新视角,有助于学生干部培养观念的更新和改变。

(三) 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观念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使命,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人就是要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从做中学”理念实质上是强调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探索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做中学,通过“做”,形成“思”,最终实现“学”,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为高校人才培提供新观念。

(四) 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

社会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数量上的竞争,而更大程度是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程度的竞争。“从做中学”理念重视人的兴趣和需要,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动手实践能力,重视人的探索性,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重视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合作、反思等方式实现“从做中学”,从新时代所提倡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来看,其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生活中处处在学习,学习在生活中“随时随处”进行。

三、“从做中学”引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以垃圾分类为例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垃圾分类管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源地,作为培养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阵地,理应成为国家实施、推进垃圾分类的重要切入阵地。 相关数据表明,现阶段高校垃圾分类现状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全面、不够深入,对垃圾分类缺乏行动意识和实际执行力,高校垃圾分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重视和落实。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一支特殊的、重要的队伍,是高校实施垃圾分类一个重要的切入群体,以学生干部为点,由点到面从而带动当代高校大学生实施垃圾分类。

(一) 学校层面重视学生干部在垃圾分类的作用

学校要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认可并且重视学生干部在这个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可以取得的成效。首先,由校团委牵头组织组建一支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干部队伍,负责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和沟通工作,使学生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可以有领导、有组织、更规范。其次,其他部门需配合校团委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总体规划、安排,把垃圾分类活动,变成既有组织纪律性又有部门配合的活动。最后,学校要投入必要的资金,不遗余力地支持学生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活动。

(二)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垃圾分类活动内容

合理开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垃圾分类活动内容是落实“从做中学”理念的基础。主要依据学校垃圾分类目标要对学生干部活动内容框架有个整体规划和设计,有利于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有利于践行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分类获得好的成效。

(三) 精准定位学生干部角色

首先,学生干部是校园垃圾分类活动的骨干力量,要通过体验和学习,增强学生干部自我认同感,让学生干部首先成为校园垃圾分类的“小老师”,带动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其次,要将学生干部的动机、需求置于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干部积极、主动开展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 加强垃圾分类活动有效方法的指导

加强垃圾分类活动有效方法的指导,可从学生干部垃圾分类活动的目标确定、实施方式方法,辅助的资料设备,活动的开展,团队合作方式,活动成果展示方式,原始资料的积累保存,学生自我评估、反思等方面入手,加强“从做中学”过程的指导,围绕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界定问题,如果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搜寻与加工处理资料,如何撰写活动总结,如何加强表达与交流,如何开展调查、访谈、实验等方面问题进行基本方法的研究和指导。

(五) 恰当评价学生干部垃圾分类活动

根据“从做中学”的内涵,恰当的评价垃圾分类活动应该包括目标指标、条件指标、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四位一体。目标指标是对学生干部垃圾分类活动规划的评价,主要围绕垃圾分类活动内容的范围、深度等,明确目标和质量要求,进而确定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条件指标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校层面是否在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学生干部在校园垃圾分类活动中是否充分利用、使用、运用了这些条件。过程评价主要指学生干部在垃圾分类活动中是怎么开展的,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等问题。效果评价是学生干部校园垃圾分类活动的总结性评价,主要对从学校、对社会、对学生自身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等几个维度来评价。

(六)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从做中学”不意味着让学生“做”就可以,而是必须教师合理引导下“做”与“思”的过程。换言之,“从做中学”是把纯粹、机械的“教”的过程融合到学生“做”的情境中,是让学生干部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给学生自由的选择权利和主动探索权利,让学生干部可以自由地探索、发挥和创造,做到实践中解决问题,最后实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要明确地知道让学生干部进行垃圾分类活动的目的、目标,知道学生可能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知道这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知道可能要怎么解决,才能密切注意学生干部在问题界定、提出假设、活动操作、成果展示、经验总结等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优势、不足等问题,将学生干部纳入到“做”有所“思”,“做”有所“学”“学”有所“得”的过程中来,帮助他们梳理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为下一个“活动”积累知识和经验。

四、结语

每一项伟大的创新,伟大的成就,都来源于大胆的幻想,积极的探索,努力的实践,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新世界,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能及时获取得新知识、新本领,为自己争取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从做中学”引领学生干部愿意“动”起来,充分“动”起来,在生活、学习中用眼观察、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用口沟通,以实际行动感知新知识、习得新本领,同时反过来服务于学习、生活、工作。以“从做中学”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是一个值得努力思考和努力践行的课题,也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垃圾中学
垃圾去哪了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在多解中学创新
倒垃圾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