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祝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出现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舆论时代,其个性化、海量化、交互化等特征成就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化、多元化、个性化,但也进一步放大了信息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生产、发布、传播及消费主体,但海量庞杂的信息难免良莠不齐,各类暴力、虚假、色情信息混杂其间,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特别是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极强的大学生群体。面对微舆论环境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对高校思政工作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教育实践探索,提高教学效果。
微舆论,是产生于微时代大背景之下,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为基础并在一定受众范围内所产生的一种全新舆论模式。在高校中,大学生可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对社会热点现象、现实焦点问题发表具有一致性、在一定受众范围内传播且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意见。而便捷的交流方式、基于强关系的交流圈及高学历、年轻化的用户特征,使微平台成为社会舆论滋生与发展的一方沃土,并以此催生了微舆论,成为活跃大学生思维、开拓其视野、信息交互传播的重要手段。
一是参与度高,扩散性强。从《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18年底,国内手机网民数量达到8.17亿人,占网民总量的98.55 %。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微信、微博等微平台的主要人群,采用微平台参与微舆论的程度也是空前的。加上微信、微博等使用的便捷性、受众基础的广泛性,为微舆论的生成与活跃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使微舆论轻松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扩散,达到病毒式传播之效[1]。二是无迹可寻,可控性弱。微舆论以微平台为载体,以微信为例,其平台私密性较佳,若非好友很难看到他人发表的言论信息,而要进入他人的微信舆论场中十分困难,这导致微信内容、传播范围难以监控,也导致微舆论无迹可寻、可控性弱。三是观点泛滥,视听混淆。微平台具有信息发布自由化、即时化等特点,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传播或评论某一事件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媒体王”。在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个体间地位独立平等,这使得每个大学生均可参与其中,并自由发表言论观点,使各类观点泛滥,多元价值观充斥,如此海量而正、负交织的信息极易混淆视听。四是易被煽动,出现一边倒。大学生群体具有天然的敏锐洞察力与表现欲,热衷于针对热点新闻发表观点和意见,但微舆论中难免存在不怀好意的个体,试图放大某些事件,鼓动不明就里的网友转发,而大学生群体极易因“愤青精神”或“好奇心”而受到利用,不自觉地传播虚假、不良言论[2]。
微舆论环境打破了大众交流时间及空间的隔阂,使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机制、个体心理、自我实现等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也使主流价值观地位遭受严重冲击。在微舆论强大的渗透力与扩散力下,大学生成为首当其冲的受众群体,加上信息甄别判断能力有限,极易受反动势力或别有用心者的利用和思想侵蚀,使之发布不良信息、炒作突发事件、大肆宣扬政府过失、引发民众攻击政府,成为随波逐流的拥护者,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对主流媒体宣教不再被动接受,逐步脱离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使主流意识形态权威遭致削弱。
在微舆论环境下,敌我意识形态的斗争空间、斗争范围逐步拓展,微博、微信等微平台成为我国与西方等各类敌对势力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平台、主阵地,还有部分敌对势力甚至借助微平台大肆宣扬和开展反对社会主义或颠覆社会主义的非法活动,隐秘宣传西方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过分神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恶意抹黑、曲解、攻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味否定中国发展成就,散布拜金主义、极端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言论及不良思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导致意识形态斗争难度持续增大[3]。
自媒体的出现及逐步扩大极大地挑战了传统思政课堂模式。就实质而言,微舆论与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传输差异不大,都是通过信息输入转变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培养科学的价值体系。但从内容层面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具有积极影响,而微舆论环境下的信息或为积极正面的,或为消极负面的。由于多数大学生个体素质在网民中属于偏高的群体,因而更易受消极负面信息的影响,加上不少大学生无法科学判断信息的潜在价值,因而不少人误将微舆论信息获取方式等同于思政课堂信息获取模式,认为二者可相互替代,这导致微舆论对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不少大学生开始质疑传统思政课堂教育有效性,也不再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微舆论为高校师生思政教育与学习提供了诸多平台,但应注意的是,微舆论也成为传播虚假、错误、片面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具备强大的微舆论分析把控能力,能够不断监督、净化校园微舆论环境,积极发挥微舆论育人功效,打造主流文化阵地,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政素质,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但当前多数师生对于微舆论缺乏足够的分析辨识能力,无法对其进行理性分析,这也成为新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全新难题[4]。
鉴于微舆论的扩散性强、无迹可寻、可控性弱等特点,高校思政工作要确保大学生坚守主流价值观,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微舆论信息处理与反馈机制,注重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校园微舆论的积极健康发展。一方面,高校要加快完善微舆论监督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微舆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具体而言,高校要安排专门的微舆论管理人员,广纳意见,将流传于校园内的各种微舆论信息进行及时筛选和过滤,建立微舆论危机应急预警机制,对事实真相要及时发布并答疑解惑,控制负面舆情发展,对造谣者要严肃处理,秉持惩教结合的原则对其进行合理追责或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应送至司法机关加以严肃处理;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快建立微舆论反馈机制,定期将重大热点事件、敏感话题等公布于校园微信官方公众号、微博及贴吧平台等,给出专业、科学、合理的解答和分析,避免思想行为不端者煽动负面情绪,对全校师生进行科学的价值导向,将思政教育渗入微平台领域,并积极采集大学生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科学分析和评价热点事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
为抢占微平台育人高地,高校要注重做强硬件,推进校园网建设,借助微信、微博等微平台信息渠道,全面布设思政教育网络,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掌握舆情话语权,实现全渠道、全覆盖、全员全网的无缝对接。一方面,高校要以校园网建设为切入口,全面推进思政教育网络阵地,通过在校园网开设博客、发布教学内容、畅谈教学体会、开设网络心理咨询,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如国内某高校致力于将“天外天”校园门户网站打造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该网站集学习、生活、科研、新闻、娱乐于一体,起初为吸引大学生关注借助在线音乐、共享软件、电影等手段聚拢人气,随后逐步整合学习信息、生活资讯、热点讨论等信息,树立校园网的公信力,继而将党课、团课等思政内容搬到网上,真正确立了校园网的权威,以丰富的内容与活泼的形式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高校要主动掌握舆情动态及话语权,通过高校自媒体平台等引导学生开展热点话题讨论、分析时事形势、传播正能量,使学生时刻坚守主流价值观,找到科学的方向,同时要着力构建主流微平台阵地,如自媒体公众号、大学生网络精神家园、交互平台等,全面贯通校园网与新媒体平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网络,不断净化微舆论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6]。
微舆论传播具有独特的规律性,通常会经历生长期、潜伏期、爆发期、消解期、衰退期等五个阶段。由于微博、微信等微平台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壁垒,且较少受政治的控制,因而被广大学生视为一种私人化社交平台,因而更易成为舆情的生长爆发之地。高校要规避微舆论的不良影响,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关键是要把握好微舆论的发展规律,做到疏堵结合,通过防治结合防患于未然。一方面,高校要时刻监测大学生思想动态,在舆情生长期就能够洞察全局、未雨绸缪、科学引导,在舆情潜伏期就要做到有的放矢、设置议程,以客观、科学地分析替代一味删帖可能引发的质疑,实现疏堵结合;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舆论引导的时机与方式,主动关注学生舆情状态,抢占舆论传播的制高点,积极设置议程并参与到大学生讨论中,发布有深度、有理有据的精准分析,切忌简单粗暴地删除敏感网帖等方式以控制网络,否则将会激发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同时要注重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常态管理,而非淹一处堵一处[7]。
微舆论环境下,高校要做好思政工作,除了自身主动发力以外,还应鼓励多方参与,吸引社会关注,汇聚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大学生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规范网络言行,构建民主、平等、透明的校园“微舆论”环境。一方面,高校作为思政工作的主阵地,要定期分析学生的微舆论观点及立场,定期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座谈会、论坛等,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网络道德与学习态度,使微舆论成为师生思政交流的新空间、学习的新课堂。同时,要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不仅包括思政教育工作者,还涉及院系辅导员、学生管理员、党政部门宣传工作者等,通过专业培训使之不仅掌握思政教育理论,还掌握微舆论的基本特征,能够直接参与并指导微舆论相关事件讨论与处理过程;另一方面,作为塑造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后备军,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和谐氛围会影响其网络道德及行为表现,家长及成员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明晰其思想动向,积极培养并塑造其良好的性格,主动配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克服不理智、情绪化的舆论影响;此外,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高校思政工作,引导意见领袖构建良性舆论圈子,以圈子氛围影响并感化学生。同时要充分激活思政教育的内在价值,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鼓励大学生独立思考,使之掌握思政教育的真谛,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8]。
微舆论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大众化趋势逐步打破了传统话语权由少数人掌握的壁垒,源自各方、各势力及各种内容的信息纷繁交错,充斥于大学生日常学业与生活中,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此形势之下,高校面临着“如何看待和利用微舆论”的重大课题,为了避免大学生受到思想侵蚀,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的价值,紧跟时代潮流,依循社会发展规律与大学生认知特点,审时度势地调整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将大学生从海量微舆论信息中释放出来,使之正视挑战、主动出击,逐步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