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发展对策刍议

2020-01-19 23:35李少阳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色互联网+思政

何 尊,李少阳,黄 维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辽宁 大连124221)

红色基因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核心命题,在坚守红色元素不变质、不变色的前提下,研究其如何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优化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育人效果,这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月在兰州军区机关考察时首次提出“红色基因”概念[1]。“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凝结的伟大精神成果。可具体解读为对革命理想的信仰精神,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忘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与国家建设过程中,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与不朽精神的高度凝练。

互联网由于具有满足大学生群体学习发展、社交娱乐需求的功能,现正在不断挑战传统课堂,成为大学生信息与思想输入的主渠道之一。互联网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以及信息中隐含的价值导向内容,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定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点也逐渐为高等院校所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逐步通过建设网络新媒体等形式,探索红色基因教育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开展。

“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近来逐渐为高等院校所热议,两者的融合不仅意味着高校将红色基因教育内容搬上互联网平台,更意味着红色基因教育在场域、信息传递模式、教育手段与效果评估上的深刻变革。

首先,“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模式致力于实现互联网与红色基因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托大学生常用的互联网媒介如QQ空间、微信订阅号、知乎、bilibili弹幕视频网、百度贴吧等,建立互联网教育宣传根据地,竞争网络话语权,传播红色基因教育思想信息。

其次,由于红色基因教育是一种道德品质教育的高位示范,在新的平台和模式下,应始终坚守其“红色”内核。应以激活红色思想资源、发扬革命精神为手段,向大学生传递吃苦耐劳、敢于奉献、不怕牺牲、热爱祖国、廉洁自律等红色思想核心。

再次,“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模式将尝试调整高校师生间的传统教育权力与话语结构。“互联网+”的介入,将不可避免地调整学校内师生间传统的权力关系,以宣传、沟通、思辨去调整和替代命令、要求、成绩的传统教育手段,弱化了特定价值的不可争议性[2]。

总的说来,互联网技术手段与红色基因教育内容既存在矛盾冲突的部分,也有耦合共生的特点。两者的相互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等院校需要细致研判其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与潜在优势,从而扬长避短,探索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一般模式与具体方案。

二、高校“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基本问题与潜在优势

(一)红色基因教育的思想教育属性与互联网泛娱乐属性的内在张力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呈现了显著的泛娱乐化倾向,这不仅意味着以短视频、手游、社交为代表的娱乐平台的流行,更意味着互联网本身的传播方式与语言体系逐步呈现泛娱乐化的特点。互联网论坛中的讨论留言以“讲段子”“玩梗”的形式呈现,短视频着重洗脑式传播等,这代表了互联网对于流行信息的一种筛选机制:某一种信息需要以娱乐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否则在互联网上就难以流行。

而鉴于红色基因教育发源于中国革命年代的基因传承,是党性教育与革命意志品质的传承教育,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内,红色基因教育也是一种高度严肃的,硬核的思想政治教育,它要求当代大学生延续红色基因传承,即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理想信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从红色基因教育的内容或目标的角度观察,红色基因教育因其政治属性与教育属性所呈现出来的高度严肃性,与互联网呈现出来的泛娱乐性是存在内在张力的。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红色基因教育是否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对红色基因教育加以互联网外衣是否会影响其教育内容的原味表达,红色基因教育内容又是否能为互联网的娱乐化信息筛选机制所容纳或排斥,都是“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命题:如何克服学生对于红色基因教育的抵触心理

当今时代大学生心理独立自主又灵活多变,加之成长过程中部分学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手段相对落后,大学生对于所经历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刻板印象。在接受高校开展的红色基因教育过程中,容易忽略红色基因教育内涵的优秀元素,直接将其判定为需要强制完成的任务、学校教师所灌输的特定思想观念等,产生抵触心理。

另一方面,由于红色基因教育的内容多源于我国革命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与精神凝聚,其所展现的各项优秀品质均代表了人性所能达到的高点,因此直接将红色基因教育内容,革命先烈事迹用以进行大学生教育,其较高的道德示范也会对另一部分学生产生距离感。

因而“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所面对的仍然是思政工作的传统命题:如何去克服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这一命题在这一模式下将变得更为突出。由于红色基因教育的内容是明确而稳定的,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是信息传播形式和教育手段变化的可能性。因而,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在不影响红色基因教育内容纯正性的前提下,实现与教育对象拉近距离,真正以红色基因影响其世界观的建构。

(三)共青团中央提供了“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参考范式

共青团中央的红色基因教育工作陆续在bilibili、知乎、抖音等青少年关注的互联网平台开展,其以青年群体所关注、喜好的“接地气”方式开展。以“B站”共青团中央发布的视频为例,包括讨论国家政治体制问题的“我和我的国家引擎”;宣传同年龄段代表性优秀人物的“出彩90后”;理论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家政治问题的“青年公开课”等。

其在宣传手段上,选择了年轻人所接受的网络流行语言体系与音视频传播手法,通过紧跟青年人的网络流行语言体系对红色基因教育进行包装。将讲“段子”,制作表情包,MV简介等宣传手法活用。更建立起青年群体易于认同的现实及虚拟偶像,如在B站内协助构建张召忠(局座)这一带有军事政治意义的红色偶像,宣传其爱国强军的革命理想。并通过“那兔”等带有中国的动漫形象,以歌曲、动画等方式,进行红色基因教育,并在这些具有红色属性的偶像符号下,聚集青年群体的认同[3]。

而在宣传逻辑思路上,注重与青年群体的个人兴趣、发展需要等实际需求结合寻找共鸣点,如2020年3月发布的一段视频“[高燃混剪]火箭军”,即从青年群体关注的军事武器兴趣点出发,顺利导引到参军入伍,延续革命传承等红色基因教育范畴内。这些均为高校“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参考的范式。

(四)疫情助推的在线教育普及,为“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2020年伊始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各高校延迟开学,并纷纷启动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却反而助推了在线教育在全国的推行。各高校除开展在线授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这为“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推广提供了发展机遇。

疫情助推了互联网教育手段在全国范围的普及。疫情助推了企业对互联网教育平台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各类互联网教育奠定了更好的技术基础。而高校师生因教育需要进行互联网软件操作,也熟悉了腾讯会议、钉钉等一批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方法。

另一方面,为高校学生群体培育了接受在线教育的学习习惯: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全国性普及,使互联网作为教育工具的这一概念逐步深入人心。随着各高校在bilibili、斗鱼等娱乐性互联网平台上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将改变某一互联网平台对应特定功能的认识,逐渐接受各类通信平台、社交平台、视频娱乐平台功能的官方化及教育化的变革。

此外,学习强国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聚合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为“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引领作用:学习强国自2019年初上线以来,随着高校各级党委的推广工作,已经在学生中有较好的活跃度,成为信息获取与思想学习的便捷平台。不仅如此,它还带动了各级党团组织的线上教育平台开发,如辽宁省共青团的“辽宁青年大学习”微信平台等,这都为红色基因教育的互联网开展做好了铺垫。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教育技术的普及,高校“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逐渐获得了一系列传播参考范式、技术积淀、学生使用习惯与心理上的准备,以下将对于其发展对策进行思考。

三、“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各高校应学习共青团中央的“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范式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指出:“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

共青团中央打造的网红“小团团”,学习借鉴互联网时代下新的传播模式,综合运用音乐图文、短视频、动画MV、政治脱口秀等传播手段,主动介入青年群体学习与娱乐相融合的互联网语境之中。摆脱传统思政教育以“说教”乃至“批评”为主,致力于让“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好看。从青年群体的知识发展等内在需求出发,导引至中国现当代发展成就、中国革命奋斗历程与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等红色基因教育内容的关注上。

高校的红色基因教育工作,应学习共青团中央互联网教育范式。摆脱对网络信息的复制粘贴,尝试挖掘学校及地区的红色基因教育特色,与学生日常生活找寻共鸣点。在革命历史纪念日等有重要政治历史意义的时事热点上,推出表达学校声音的原创性高质量教育作品。把握学生动态的思想特征,不断调整红色基因教育的方式,以主动点击量和深入阅读质量,即学生教育发展意义为最终的评估标准,从而探索出适应高校学生特点、学生愿意主动阅读,能够最终实现教育意义的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模式。

(二)在严格坚守红色基因教育的精神内核的基础上,适度拓展红色基因教育的外延

红色基因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凝结的伟大精神成果,红色基因可以进一步精确为革命理想的信仰精神、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忘我情怀[4]。结合95后、00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互联网的娱乐化传播模式,“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应在严格坚守红色基因教育精神内核的基础上,适度拓展红色基因教育的外延,从而克服青年对红色基因教育的抵触心理。将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马克思主义框架内的有益思考等等[5]这些不偏离德育教育总体导向,有利于青年正能量发展的元素,纳入红色基因教育的范畴。如通过青年人易于接受的诸如疫情抗击、传统文化、体育精神、电子竞技、科技军事等文化符号有效传播,使互联网平台上的红色基因教育不局限于革命历史的重诉。让红色基因所包含的爱国、拼搏、奉献等精神,通过与青年群体生活贴近的事件、人物与符号体现出来,易于青年人接触、模仿与学习。

(三)调研和培育高校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习惯,精准投放红色基因教育信息

根据在学生群体中的调查,可以将高校学生常用的互联网社区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QQ空间、微信朋友圈、各高校青年论坛等。它属于高校思政工作系统可以主动参与主动控制的互联网平台,通过辅导员和学生的转发,就可以使学校制作的红色基因教育作品呈现在这一平台上。第二类是知乎、微博、B站等。这一类是以共青团中央以及各级共青团能进驻进行红色基因教育宣传的互联网平台。第三类则是百度贴吧、各类游戏、动漫、流行文化等多元互联网平台,部分境外网站等。因其数量众多,内部管理隐蔽复杂,有的存在负面信息,这些是红色基因教育所无法延伸的,乃至于是对立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平台却又是学生关注时间最长的,极易影响青年学生世界观的建构。

因此,高校应该基于这三类平台进行分别应对。首先巩固好第一类院校可控的互联网平台,客观评估红色基因教育作品的阅读效果,提升作品实际的影响力与教育意义,稳固红色教育主阵地。对第二类、第三类平台,应将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作为把控的关键,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第三类平台向第二类、第一类平台转移。可以利用辅导员和优秀学生的影响辐射能力,利用思政课堂、级队会等场域,引导学生关注有利于其自身品性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红色基因教育信息及其平台。建议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上逐渐培养自己的优质阅读习惯,尽可能使用知乎等平台,关注职业发展、学科前沿、工作世界、政经历史等优质话题。

(四)“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的开展还应依托于线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

“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技术领域的延伸,其实施效果很大部分囿于现实教育过程中,包括高校思政教育的总体开展情况,辅导员个人教育能力、学生对学校整体的认同程度等。高校首先要优化思政教育课堂、举办有针对性的红色基因教育讲座、级队会、主题班会等,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其次,高校在网络空间内实施的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性也依赖于师生的“联结”:藉由线下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学生相信学校整体教育导向的正确性,从而相信辅导员在网络媒体推送的各类信息,进而才有可能关注学校的“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工作,并进行深入阅读与思考。孔子曾云“亲其师,信其道”,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具体帮助、引导及人格魅力会使学生对教师以及整体思政工作产生信任感,从而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现实“联结”。因此,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在现实中与学生建立密切的“联结”。

“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命题,是技术与教育思想的深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度理解红色基因教育内核和互联网传播的规则,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征,使教育内容、技术手段、受教育主体三者达成同频共振,探索出效果良好的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红色互联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