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猴瓜属隶属于葫芦科冬瓜族,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地区和马达加斯加。 该属植物常具有掌状叶,长短不等的二裂卷须,聚药雄蕊,单生雌花,被短柔毛或具小乳突的花冠等。 悦猴瓜属中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两类物种, 但在东非大陆已知的5 种悦猴瓜属植物全部为雌雄异株,而本次在肯尼亚埃尔贡山发现的悦猴瓜属植物新种却为雌雄同株。
中-非联合调查小组在肯尼亚埃尔贡山进行调查时,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学科组的魏能等人发现2 群悦猴瓜属植物,它们生长于一个气候湿润的陡峭悬崖边。 通过观察发现该植物雌雄同株,因而与东非地区已知的悦猴瓜属植物雌雄异株的特征不同,引起了调查小组的注意。经过与该属植物已有标本进行对比发现,该植物在形态上与P. cienkowskii和P. vogelii 最为相似,但其子房更长。
为确定该植物的系统位置, 研究人员用4 个悦猴瓜属和2 个葫芦属植物分别作为内群和外群,构建了基于核基因ITS 和5 个叶绿体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树。 从该树可以看出,悦猴瓜属的单系性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但属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晰。
尽管如此,目前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仍然支持新采集的植物为本属的一个新种,因其在肯尼亚的埃尔贡山被发现,故将其命名为埃尔贡悦猴瓜。
埃尔贡悦猴瓜是一种草质藤本植物,长1~3 米;单叶掌状裂,基部心形;卷须不等二裂;雌雄同株,雄花序和雌花腋生,雄花序生长在雌花的上部;子房卵形,密被长柔毛。 埃尔贡悦猴瓜在形态上与Peponium cienkowskii 和P. vogelii 相似,除了上文提到的雌雄异株和子房更长之外,它的苞片大小、花冠片形状、柱头形状等也与其它两种有些许不同。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 上。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报)